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索引号 4309210010/2022-1689351 文号 南政办发〔2022〕23号 统一登记号 NXDR—2022—01017
签署日期 2022-10-26 发文日期 2022-11-14 信息时效期 2027-10-26
所属机构 南县政府办 公开范围 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 政府网站
公开责任部门 南县司法局
索引号 4309210010/2022-1689351
文号 南政办发〔2022〕23号
统一登记号 NXDR—2022—01017
签署日期 2022-10-26
发文日期 2022-11-14
信息时效期 2027-10-26
所属机构 南县政府办
公开范围 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 政府网站
公开责任部门 南县司法局

NXDR202201017

 

 

 

 

 

 

南政办发〔202223

 

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南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

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及中央、省、市属驻南各单位:

《南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1026

 

南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

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

 

为推动新时期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全面提高我县公民科学素质和科普服务能力,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湖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益阳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和《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精神,结合南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将科普工作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落实“三高四新”战略,着力建设“五个益阳”,紧紧围绕“工业强、农业优、三产活、项目兴、生态好”十五字方针和“一县一海一基地”战略目标,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为主线,以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为重点,着力打造社会化协同、智慧化传播、均衡化发展的科学素质建设生态,加速推进全民科学素质高质量发展,大力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奋力谱写南县高质量跨越发展新篇章。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建立会、从严治会、服务兴会、创新强会、开放活会,自觉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科协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着力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引领,不断完善新时代科协系统的党建工作格局。

2.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工业强、农业优、三产活、项目兴、生态好”的十五字方针和“一县一海一基地”的战略目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立足促进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实施“科创中国”“科普中国”“智慧中国”南县行动,推动科技经济融合发展,为建设现代化新南县贡献力量。

3.坚持服务科技工作者。把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作为科协工作的根本职责。履行好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助力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积极回应科技工作者诉求,维护科技工作者合法利益,努力把科协建设成为“科技工作者之家”。

4.坚持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推进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加强科协组织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不断破除制约发展的机制障碍。创新科协系统党建、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科学普及和决策咨询等体制机制,做好结合文章,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5.坚持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全面加强基层科协组织建设,充分激发基层科协组织活力。带动各类学会以及乡镇、村(社区)、企业(园区)科协等在科学普及、学术交流、科技服务、平台搭建、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三)工作目标

2025年,实现四大目标:一是我县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全县公民科学素质发展协调性、均衡性明显增强;二是全面完成《南县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实施方案》确定的各项任务和工作指标,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三是加强统筹推进,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创新型南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四是科普供给侧改革成效明显,科普工作载体创新升级,科普的组织力、传播力、精准度、实效性大幅提升。社会化大科普格局更加健全,大众化科学传播体系基本形成。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提高。

二、提升行动

重点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理性思维,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科学生活方式,提高劳动、生产、创新创造的技能,在“十四五”时期实施五项提升行动。

(一)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

1.任务:

1)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激发青少年科学梦想,树立科学志向。

2)建立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融合发展机制,着力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实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计划,为实施“工业强、农业优、三产活、项目兴、生态好”十五字方针和“一县一海一基地”战略目标夯实人才基础。

4)提供更多科学教育的资源和途径,重点提升农村青少年科学素质水平。

2.措施:

1)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加强宣传和推介南县籍院士,增强南县人的自豪感,达到“让南县人自豪,令县外人羡慕”的目的。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邀请院士专家、青年科学家等走进学校开展访谈讲座,充分发挥学校实验室、图书室和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科普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将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落实《湖南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增强家长科学教育意识,掌握科学教育方法。推动学校、社会、家庭协同育人,激励青少年树立投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远大志向,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提升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水平。实施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扩大普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加强学龄前儿童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龄前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推动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全面落实科学课程标准,在中小学开齐开足科学课程。引导变革教学方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开放式教学,保护学生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和想象力,鼓励青少年走进自然,激发和保护青少年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把自然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将科技实践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引导有创新潜质的学生个性化发展。推进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深度融合,推行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学习。

3)实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计划。大力开展各类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为热爱科学的中小学生搭建学习、交流和展示平台。实施英才计划,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全国中学生学科竞赛等活动,探索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贯通式培养模式。

4)推动建立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有效衔接机制。支持中小学校每学期到科技馆、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场所开展科学课程教学及各类学习实践活动,建立常态化机制。开展“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组织科学家、工程师、医疗卫生人员、心理咨询师等科技工作者进校园,开展科学教育和心理健康、生理卫生、职业卫生和自我保护等安全健康教育活动。广泛开展科技节、科学营、科学阅读、科技小论文(发明、制作)等科学教育活动。

5)实施农村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加强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推进优质科技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设计开发适合农村青少年的科学教育活动和资源,满足青少年个性化需求;依托农村中小学科技活动室、儿童之家等设施组织开展各类课外科技活动。

6)实施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工程。将科学精神纳入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融入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将科学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内容,加强新科技知识和技能培训。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加大对农村和边远地区科学教师培养力度,依托“国培计划”“省培计划”,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方式,加大对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的培训力度。

3.责任分工:由县教育局、团县委、县科协牵头,县委宣传部、县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县民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妇联、县气象局等单位参加。

(二)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以提升科技文化素质为重点,提高农民文明生活、科学生产、科学经营能力,培养一支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产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1.任务:

1)树立相信科学、和谐理性的思想观念。重点围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绿色生产、防灾减灾、卫生健康、移风易俗等,深入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遏制各类陈规陋习,激发农民振兴乡村的内生动力。

2)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共建的农村科技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农村科技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

3)大力提高农村妇女科学素质。

2.措施:

1)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依托党员远教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等平台构建多种资源和市场有序参与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实施“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等,开展农民职业技能鉴定和技能等级认定、农村电商技能人才培训,举办面向农民的技能大赛、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等,至2025年,依托全国农业科教云、湘农科教云等在线学习平台,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农民教育培训,培育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实施湘女素质提升计划,帮助农村妇女参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2)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农村科普,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提升农村科普活力,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乡村振兴智力服务,探索科技小院、院(校)地共建等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模式;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服务乡村振兴,支持建设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示范户等,建立健全符合农业科技服务需求和特点的科技特派员服务体系;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通过建立示范基地、田间学校等方式开展科技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引导专业技术学(协)会等社会组织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技术、装备、设施导入小农户,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深入推进省科协科技助力乡村振兴项目实施,对接高校和科研院所智力资源,整合农村特色自然资源和产业资源,开展科普小镇建设和示范基地建设,促进农村科普志愿队伍建设,助力农业农村发展。

3)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引导社会科普资源向农村倾斜,各级学会建立学会服务站,开展精准科普服务;开展乡村振兴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计划,提升农村低收入人口职业技能,增强内生发展能力。加强科普服务能力建设,推进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行动,为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提供健康科普服务。

3.责任分工:由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牵头,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统战部、县教育局、县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县民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南县分局、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科协、县气象局等单位参加。

(三)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以提升技能素质为重点,提高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1.任务:

1)深化产业工人理想信念、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教育,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2)提高产业工人技术创新能力,培育高技能人才。

3)提高进城务工人员、新业态从业者职业技能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

2.措施:

1)开展理想信念和职业精神宣传教育,强化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积极参加“中国梦·劳动美”、“益阳工匠”评选,“最美职工”、巾帼建功、“健康达人”等活动。

2)实施技能中国创新行动。组织参加湖南省“十行状元、百优工匠”、“中国技能大赛”、“振兴杯”等劳动、技能竞赛和省、市青年岗位能手评选等主题活动,开展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开展“创新方法”培训,发现、培养高技能人才。组织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3)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中等职业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在职前教育和职业培训中进一步突出科学素质、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等相关内容,构建职业教育、就业培训、技能提升相统一的产业工人终身技能形成体系。大力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竞赛。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开展高技能领军人才、劳模工匠师徒“结对子”活动,传承技能、提升职业资格等级、提高职工整体素质。深入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求学圆梦行动等,增加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培训和就业机会。

4)发挥企业家提升产业工人科学素质的示范引领作用。弘扬企业家精神,提高企业家科学素质,引导企业家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和提升产业工人科学素质的推动者。鼓励企业积极培养使用创新型技能人才,在关键岗位、关键工序培养使用高技能人才。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职工培训制度,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安全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发挥学会、协会作用,引导、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职业能力水平评价。发挥“科创中国”平台作用,推进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学会服务站建设,探索建立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的双促进机制。

3.责任分工: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总工会牵头,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县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县农业农村局、团县委、县妇联、县科协、县气象局等单位参加。

(四)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以提升信息素养和健康素养为重点,提高老年人适应社会发展能力,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1.任务:

1)加强面向老年人的科普服务,促进老年人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

2)充分发掘利用老年科技人力资源,鼓励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发挥老年人在科学素质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2.措施:

1)实施智慧助老行动。聚焦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融入智慧社会的需求和困难,加强家庭、社区、社会协同,提升老年人信息素养。加强社区科普学校、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普及智能技术知识和技能,提升老年人信息获取、识别和使用能力,有效预防和应对网络谣言、电信诈骗。实施科技助老示范工程,重点推动适老化的康复辅具、智能穿戴设备等科技产品。

2)加强老年人健康科普服务。组织编写老年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手册,推动老年人健康科普进社区、进乡村、进机构、进家庭。开展健康大讲堂、老年健康宣传周等活动,推进保健食品“护老”行动。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类媒体,通过开设专栏和专题节目等形式,普及合理膳食、食品安全、心理健康、体育锻炼、合理用药、应急处置等知识,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充分利用社区、科普园地、党建园地等阵地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科普服务。

3)实施银龄科普行动。大力发展老科协、老年协会等组织,充分发挥老专家在咨询、智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大力开展“银龄行动”。组建老专家科普报告团,发挥老科技专家在社区、农村、青少年科普中的作用。发展壮大老年志愿者队伍,鼓励支持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科学普及等志愿工作。

3.责任分工:由县民政局、县卫生健康局牵头,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县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科协等单位参加。

(五)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对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的认识,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树立科学执政理念,增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本领,更好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1.任务:

1)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切实找准将新发展理念转化为实践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提高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科学履职水平,强化对科学素质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2)提高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科学素质,提升科学执政水平和科学治理能力。

2.措施:

1)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干部的特点,多渠道分类别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提升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推动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意识和能力,在理论学习、教育培训和工作实践中贯彻落实“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重要论述,自觉推进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共同发展;定期举办干部专题研修班,持续推动领导干部知识更新,牢固树立科学执政理念。

2)加强科学素质教育培训。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公务员培训规定》,加强前沿科技知识和全球科技发展趋势学习,突出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培养,增强把握科学发展规律的能力,形成科技课程体系。利用学习强国、益阳市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红星网、红星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开展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实施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行动计划,完善基层干部系统化经常化实战化教育培训机制。

3)在公职人员录用中落实科学素质要求。不断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在公职人员录用考试和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任职考察、年度考核中,强化科学素质有关要求并有效落实。

3.责任分工:由县委组织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县委宣传部、县委统战部、县委党校、县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县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南县分局、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科协、县气象局等单位参加。

三、重点工程

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效能,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手段多样、供给优质、机制有效的科学素质建设体系,在“十四五”时期重点实施4项工程。

(一)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

建立完善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主体科普责任意识,充分发挥科技设施科普功能,提升科技工作者科普能力。

1.任务:

1)建立完善科技资源科普转化机制。

2)进一步拓展科技设施科普功能。

3)深化科技工作者的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

2.措施:

1)建立完善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鼓励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承担单位和人员,结合科研任务加强科普工作。推动在相关科技奖项评定中列入科普工作指标。推动将科普工作实绩作为科技人员职称评聘条件。推动将科普工作纳入相关科技创新基地考核。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有效的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在科技研发项目、研发设施考核中增加科普任务、增设考核指标;加强科技成果市场供给侧改革,鼓励企业根据公众科普需求导向发展多层次、多维度科普业态,激发科创企业研发科普产品的活力,探索“产业+科普”模式。

2)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专项行动。支持和指导科研机构、企业等利用科技资源开展科普工作,开发科普资源,加强与传媒、专业科普组织合作,及时普及重大科技成果。充分利用相关行业资源,推动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建设科普场所(含企业生产线、专题展示馆),面向社会开放;鼓励开发科普课程等,促进科研设施设备、科研成果、科研人员等科技资源转化为科普设施、科普产品、科普人才等科普资源。

3)强化科技工作者社会责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依托科技馆、图书馆、学校等,打造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积极参加省、市“最美系列人物”评选、青年科技创新人才评选表彰和优秀自然科学学术论文评审,展示科技界优秀典型、生动实践和成就经验,激发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深入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活动,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守社会责任,自立自强,建功立业,成为践行科学家精神的表率。通过宣传教育、能力培训、榜样示范等增强科技人员科普能力,针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主动、及时、准确发声。

3.责任分工:由县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县教育局牵头,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南县分局、县科协等单位参加。

(二)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

提升优质科普内容资源创作和传播能力,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建设即时、泛在、精准的信息化全媒体传播网络,服务数字社会建设。

1.任务:

1)繁荣科普文艺创作和展教品研发。

2)促进科普产业发展。

3)提升全媒体科学传播能力。

4)构建智慧化科普传播体系。

2.措施:

1)实施繁荣科普文艺创作和产品研发资助计划。支持优秀科普原创作品。支持面向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等重大题材开展科普创作。大力开发动漫、短视频、游戏等多种形式科普作品。支持科普产品研发与创新,打造高端优质科普内容,丰富科普智能化传播方式。推动科普创作和展教品研发示范团队建设,扶持科普创作和展教品研发人才成长,培养科普创作研发领军人物。

2)实施全媒体科学传播能力提升计划。推动主流媒体和公共宣传载体增加科学传播内容、增设科普专栏。推动公共交通、户外电子屏、楼宇电视、广播村村通、图书、报刊、音像、各类宣传栏等传统媒介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县融媒体中心结合实际推出科普栏目节目。加强媒体从业人员科学传播能力培训,增强科学传播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3)实施智慧科普建设工程。强化科普信息落地应用,实现“科普中国”、“科普湖南”嵌入党群服务网络平台、县融媒体中心与科普e站相联通,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平台,完善科普资源共享交换机制;推动与智慧城市等深度融合。

3.责任分工:由县委宣传部、县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牵头,县委组织部、县发展和改革局、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自然资源局、县融媒体中心、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南县分局、县科协等单位参加。

(三)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政府引导、多渠道投入的机制,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服务均衡化、广覆盖。

1.任务:

1)加大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政府引导、多元兴办、多渠道投入的建设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和合理布局。

2)增强科普基础设施科普服务能力。

3)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

2.措施:

1)加强对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与宏观指导。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公益性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经费投入,完善社会资金投入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

2)创新现代科技场馆体系。推动科技馆与文化(图书)馆等融合共享,构建服务科学文化素质提升的现代科技馆体系。挖掘本地科技资源,宣传南县籍院士、科学家,打造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打造公共安全健康教育基地和科学教育资源汇集平台,提升科技场馆服务功能;统筹安排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县级中学科技馆建设,探索多元主体参与的运行机制和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能力。

3)大力加强科普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浪拔湖科普小镇的作用,开展各类科普基地创建活动,鼓励和支持建立科普、研学、自然教育等基地,提高科普服务能力,支持创建生态、农林业、自然资源等各类各级科普(教育)基地。推进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设施开展科普活动,拓展科普服务功能。引导和促进公园、车站、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强化科普服务功能。

3.责任分工:由县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县科协、县发展和改革局牵头,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南县分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县卫生健康局、县林业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气象局等单位参加。

(四)基础科普能力提升工程

建立健全应急科普协调联动机制,显著提升基层科普工作能力,基本建成平战结合应急科普体系。

1.任务:

1)建立健全平战结合应急科普协调联动机制。

2)提升常态化应急科普工作能力。

2.措施:

1)建立应急科普宣教协同机制。建立应急科普部门协同机制,坚持日常宣教与应急宣传相统一,纳入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整体规划和协调机制。统筹建设数字防灾减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施应急科普智慧宣教系统和应急管理全媒体传播工程,完善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安全应急文化宣教平台,支持打造一批应急科普精品,储备和传播优质应急科普内容资源,有效开展传染病防治、防灾减灾、应急避险等主题科普宣教活动。建立应急科普专家队伍,提升应急管理人员和媒体人员的应急科普能力。突发事件状态下,各级各部门密切协作,统筹力量直达基层开展应急科普,及时做好政策解读、知识普及和舆情引导等工作。

2)健全基层科普服务体系。以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等为阵地,以志愿服务为重要手段的基层科普服务体系。动员学校、医院、企业和社会组织等组建科技科普志愿服务队,发挥全县科技志愿者作用,打造科技志愿服务品牌;加强科普信息员队伍建设,提升科普传播能力。鼓励建立跨区域科普合作和共享机制,开展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全域科普行动。

3)实施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深入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持续支持建设社区科普e站和校园科普e站。积极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加强科普设施建设,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社区图书馆等平台拓展科普服务功能。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双创活动周、防灾减灾日、《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增进公众对科技发展的了解和支持。

4)加强专职科普队伍建设。大力发展科普场馆、科普基地、新媒体科普等领域科普人才队伍。

3.责任分工:由县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卫生健康局牵头,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南县分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县科协、县气象局等单位参加。

四、组织实施

(一)组织保障

县人民政府负责领导《南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纲要》)实施工作,将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目标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加强对《纲要》实施的督促检查。各部门充分履行工作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确保《纲要》有关任务落实。县科协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做好沟通联络工作,会同各有关方面共同推进科学素质建设。

(二)机制保障

1.完善检查评估机制。县人民政府对县直部门、各乡镇实施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各相关部门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加强公民科学素质监测评估、科学素质建设能力监测评估。

2.完善表彰奖励机制。“十四五”末,对在科学素质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激励。

(三)条件保障

1.完善政策措施。参照国家、省、市要求,完善我县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政策措施,落实有关鼓励科普事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制定科普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办法,开展科学传播职称评定工作,将科普人才列入人才奖励和资助计划。鼓励联合开展科学素质“专项提升行动”,鼓励开展科学素质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2.保障经费投入。县人民政府安排经费保障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并列入财政预算;各有关部门统筹考虑和落实科普经费。根据财力情况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需要,逐年提高科普经费投入水平,支持科普事业发展。大力提倡个人、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采取设立科普基金、资助科普项目等方式为科学素质建设投入资金。

(四)进度安排

2021-2022年,制定《纲要》并启动实施,做好国家、省、市有关政策和方案的宣传工作;2023-2024年,配合省、市纲要办开展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和科普统计工作;2025年,对落实《纲要》及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