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南县纪委监委 > 综合要闻

南县:专项监督让“更好的日子”可触碰

来源:南县纪委监委 作者:杨子江 发布时间:2022-12-16  点击数:

走进湖南省益阳市南县的乡村,阡陌纵横、黄绿交错的稻田一眼望不到边,从空中俯瞰整齐划一、平整成块的高标准农田,犹如一块块“大地眼影盘”……目之所及,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尽收眼底。

随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推进,大量惠民政策、项目资金向乡村倾斜。为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南县纪委监委把强化乡村振兴领域专项监督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落脚点,不断夯实基层监督基础,督促职能部门履职尽责。


中鱼口镇艳洲村高标准农田 杨子江摄)

监督擦亮幸福底色

“告别危房住进安全新居,政府很暖心,让我对过上更好的日子充满了信心!”近日,南洲镇青鱼村危房改造户卢女士对进行回访的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说道。

据悉,南县今年共有384户农村危房改造户。为拉紧农村危房改造“纪律弦”,县纪委监委驻县住建局纪检监察组进行了全程监督。事前制定承诺,组织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签订《承诺书》并开展廉政谈话,压实责任;事中公开信息,督促县住建局对危改对象资格实行村、镇、县三级审查、三级公示,推动政策阳光执行;事后跟踪回访,不定期对危房改造户进行电话回访、现场走访,确保危房改造户“居有所安、心有所栖”。

“要致富,先修路,路修好了,村里的休闲旅游业也发展起来了。”南洲镇南洲村党总支部书记卢光平表示,这条“四好农村路”是农产品的运输通道,更是一条旅游观光大道。

原来,为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县纪委监委驻县交通运输局纪检监察组督促县交通运输局压实监管责任,对“四好农村路”建设的资金拨付、安全生产、工程质量等重点环节开展监督。随着“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全县166个村(社区)全部通了至少一条宽4.5米以上的水泥路,入选2021年交通运输部“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公示名单。

释放干事创业动能

“村里以前要挂二十几块牌子,挂牌之后还要整理台账,耗费时间。如今,摘掉了不必要的牌子,我们能抽出更多时间为群众办实事。”12月2日,明山头镇大木桥村党总支书记余建国向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说起了近年来“摘牌减负”的感受。

为让广大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谋发展,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工作中去,县纪委监委通过实地督导、明察暗访、与村民交谈、整改“回头看”等方式开展“摘牌减负”专项监督,大力纠正随意增加村级组织负担的行为。截至目前,全县共清理规范标识标牌3000余块。

“村(社区)作为基层组织,既要以村民的利益为根本考量,又要时刻根据上级指令来调整注意力分配,导致为民服务时间‘缩水’。”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表示,南县强化源头管控,由县委组织部联合民政部门,制定《村(社区)规范建设VIS视觉识别手册》《南县村民服务中心规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对功能室设置、标识牌、制度牌匾、公示(告知)牌等挂牌提出清理规范要求。各县直部门单位、乡镇确因工作职能和服务群众需要,新增挂牌或设置标识的,须严格执行挂牌申报审批制,由拟挂牌单位向镇党委申报,并附相关政策文件依据,经县、市职能部门审批同意,报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备案后方可挂牌。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县纪委监委驻县委组织部纪检监察组对照《南县加快人才发展实施意见》文件要求,紧盯乡村人才引进、人才培养、资金申报等关键节点,从小处入手、实处着力,对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持续压实责任。

“人才服务站了解到我们增建稻谷烘干加工厂面临资金困难后,便帮忙联系乡贤赵密升,解决了70万元厂房建设资金。”浪拔湖镇陈家岭村党总支书记张卫国说,厂房建好后,陈家岭村每年集体经济收入可达21.2万元。据了解,南县各乡村振兴人才服务站今年共开展各类交流对接活动67次,招引人才274人,对接引进项目88个,预计引入项目资金2400余万元。

整治群众身边腐败

“加强基层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回应群众期盼,大力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是民心所向。”武圣宫镇纪委负责人介绍,镇纪委紧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在开展专项督查中发现白蚌口村、沿河堤村、龙头嘴村的村集体土地(鱼池)长期以低于市场租金发包,导致村集体资源严重流失,镇纪委督促三个村将集体土地收回,重新确认合理租金,与租户订立合同,规范发包。此外,镇纪委举一反三督促各职能部门压紧压实责任,全面深入清查村集体“三资”,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字准,使“糊涂账”变成“明白账”。

中鱼口镇纪委在督查村集体“三资”时发现菱角湖村村委委员曹某收取800亩集体水面承包款50万元后,将该笔款项存在其个人银行账户长达半年。最终,曹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镇纪委已追回此款项并存入村集体账户。

“村级小微权力出现问题,直接侵害村民切身利益,破坏党群干群关系,必须严肃处理。”中鱼口镇纪委负责人说道。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是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县纪委监委成立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监督工作专班,在全县范围内持续开展专项整治。今年以来,县纪委监委在村集体“三资”领域党纪政务处分11人,清退违纪违规资金391.76万元,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