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县纪委监委认真贯彻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大决策部署,创新工作方法,聚焦监督针对性、长效性、精准性、实效性,打出“望闻问切”组合拳,将监督触角延伸到基层,有力护航乡村振兴。
一、“望”——提高站位,明确工作重点,突出乡村振兴监督“针对性”。按照“一县一清单”原则,制定本年度监督清单和“一领域一专题”治理清单,通过分解细化任务,列出9个主体责任单位和6个监督责任单位的工作任务,并将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倒逼切实履职。同时以清廉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全县12个乡镇结合地域特色,以构造“清廉细胞”为载体着力打造“一领域一示范”廉洁文化阵地,既以文化软实力“补钙壮骨”,又以治理硬措施“惩恶扬善”。
二、“闻”——倾听民声,推动建章立制,实现乡村振兴监督“长效性”。坚持问题整改和建章立制相结合,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健全完善财政补贴资金申报、审核、发放机制。如在今年3月的督查中,发现县教育局特别困难对象幼儿建档立卡识别不精准的问题,南县纪委监委迅速督促县教育局出台《南县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开展2022年春季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补助工作的通知》(南教办通〔2022〕13号),确保补助对象精准、补助监管到位。在今年5月督查应急报灾工作中,发现华阁镇华东村未按要求报送应急报灾一户一档资料,南县纪委监委对华阁镇3名村干部给予问责,并跟进督促主管部门县应急管理局出台《南县应急管理局救灾资金“一卡通”管理措施》,切实管好、用好补助资金,做到账账相符、账表相符、账实相符。截至目前,南县纪委监委共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健全相关制度11个,全力确保“好”制度不断完善,“硬”制度刚性执行。
三、“问”——访贫问苦,深入督导调研,强化乡村振兴监督“精准性”。6月,制定《2022年南县青年纪检监察干部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专项监督蹲点督导实施方案》,以“一月一主题”方式开展蹲点督导,并选派24名35岁以下的青年纪检监察干部,2人一组对口一个乡镇,实现全县12个乡镇全覆盖。在每月开展蹲点督导前,邀请县乡村振兴局业务骨干从资金使用项目建设和乡村振兴重点事项如何开展督查等方面对干部开展业务培训。截至目前,已组织培训6次。在每月蹲点督导后将梳理难点重点、列出问题清单、形成调研报告、建立工作台账,并将问题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限时予以整改。在开展干部乡镇蹲点督导以来,与群众面对面交谈,将监督延伸到群众“触手可及”的地方。围绕群众关心的安全生产、惠民政策落实等方面精准发力,对发现问题跟踪督办,紧盯问题整改,持续抓好民生监督领域。南县纪委监委共蹲点调研24个村,涉及脱贫户2097户5886人,防返贫监测对象151户354人,走访群众221户,接待群众423人次,召开座谈会53个,实地察看现场159处,收集乡村振兴领域的问题54个、群众意见建议28条,坚持把监督落实在一线,确保问题及时解决。
四、“切”——切中要害,开展专项整治,提升乡村振兴监督“实效性”。以惠民惠农“一卡通”、“四位”、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等专项整治为切入点大力提升监督实效,同时针对基层点多面广、监督力量薄弱等问题,整合监督力量,“室组地”同向一体发力,通过横向联合、交叉监督等方式,加强乡村振兴领域问题线索办理力度,不断推动监督下沉、落地见效。如,针对“南县好粮油”项目及专项资金监管缺位的问题线索,牵头调查南县发改局粮食产业发展股负责人、南县财政局经济建设股股长在审核指导实施验收“南县好粮油”项目及专项资金监管中的履职情况。党内严重警告1人,党内警告1人。同时向南县发改局、南县财政局发出监察建议书,要求上述单位再次对溢香园“南县好粮油”项目进行验收,对套取的专项资金予以追回,并对其他涉粮项目的组织实施、资金拨付等情况开展“回头看”,扎实做好“后半篇文章”,杜绝问题所在部门“一改了之”。截至目前,乡村振兴领域共发现问题线索34件,立案22人,党纪政务处分18人,组织处理12人,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2份。南县纪检监察组织做到了直面矛盾不回避,解决问题不敷衍,发现并推动问题的整改落实,真正做到了群众的“传声筒”,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