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评】勿做官场“两面人”

来源:南县纪委监委 作者:郭亮 发布时间:2021-08-03  点击数:

“杨礼文是不折不扣的‘两面人’,他善于伪装自己,一边搞权钱交易,一边把‘公生明,廉生威’挂在嘴边。”四川省攀枝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党组书记、主任杨礼文三观不正,被金钱拨动权杖,严重违纪违法,最终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盐边县人民法院以受贿罪、贪污罪判处杨礼文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万元,对其违法所得予以没收,上缴国库。(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7月21日)

杨礼文曾在攀枝花市纪委监委《忏悔实录Ⅱ》的回执单中写过这样一段话:“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要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慎言慎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披上“清廉”的外衣,他俨然一副清官模样。另一面,他却唯利是图,贪污受贿,欺上瞒下,把个人有关事项当成“隐私”,拒不上报,甚至沦为黑恶势力“保护伞”。

荀子说过:“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良者为相,国家就会沿着正常的轨道运转,人民之福;而奸者为相,江山社稷之灾,人民群众之劫。唐代宰相李林甫,一面是手中大权在握、口中讲着重用人才的甜言蜜语,另一面是堵塞人才正常晋升的渠道、腹内藏剑,致使唐朝许多杰出人才得不到重用,引来“安史之乱”。北宋宰相蔡京则投机取巧,没有一定的政治立场,先后阿谀奉承当政的王安石、司马光等人,唯利是图,坏事做尽,致使北宋朝政一步步走下坡路,遭受“靖康之耻”。

官场“两面人”善于伪装、喜欢表演,表里不一、欺上瞒下,台上一套、台下一套,人前是人、人后是鬼。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雷霆万钧之势“打老虎”、“拍苍蝇”,让不少官场“两面人”现出原形。有穿着朴素、骑着折叠自行车上下班的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有穿着塑料凉鞋、系着表面开裂皮带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原副市长毛绍烈;有自我标榜廉洁、拒不帮助解决亲戚任何实际困难、“六亲不认”的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原院长张德友……他们“演技”然终究骗不过组织和人民的慧眼,贪腐原形毕露。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这种口是心非的‘两面人’,对党和人民事业危害很大,必须及时把他们辨别出来,清除出去。”官场“两面人”违背党员义务,损害党的团结和统一,损害党和人民利益。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五十一条规定:对党不忠诚不老实,表里不一,阳奉阴违,欺上瞒下,搞两面派,做两面人,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表面上勤勤恳恳、废寝忘食,背后却骄奢淫逸、贪污腐化;表面上信仰马列、高举党章旗帜,背后却迷信“大师”、跪拜鬼神;表面上任人唯贤、五湖四海,背后却任人唯亲、用人小圈子;表面上遵守规矩、标榜忠诚,背后却是阳奉阴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些“两面人”的根本问题所在是理想信念出现了动摇和滑坡。

党员干部一定要以杨礼文等典型案例为镜鉴,勿做官场“两面人”,始终对党忠诚老实,表里如一,光明磊落。首先要拧紧思想的“总开关”。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敬畏纪法、敬畏人民;其次要加强党性修养。勿以恶小而为之,树立底线意识,严格规范个人行为,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荡荡做实;最后要公正用权,明确“公”与“私”的界线,不为人情所缚,不被歪邪所惑媚,不因私欲所惑,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才是行稳致远的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