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春节是怎样的呢?
是除夕洗完澡才可以穿的新衣服,是从长辈手里接过的压岁钱,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窝在火桶上说笑,是电视机里冯巩的“想念”和李谷一老师温柔的歌声,是零点时刻四处升腾的烟花……
我家有个特别的习惯,年三十零点过后,一家人要一起吃腊猪蹄火锅。
每年吃完年夜饭,休息一阵之后,爸爸就开始动手做腊猪蹄火锅。一整只腊猪蹄被快刀斩成小块,先用沸水烫一烫,去除杂质,再放进锅里炒一炒,裹上漂亮的糖色,加入香料调味品,最后放在炉子上炖煮几个小时。等到零点放完烟花之后,腊猪蹄也已炖得恰到好处。
随着火力的增减,腊猪蹄在酱色的汁液里翻滚,晶莹剔透的皮肉已是十分软烂,筷子轻轻一戳就可以扎进去,浓郁的香气在屋子里氤氲。和家人们围坐在一起,在热气中闲谈,分享着美味与故事,满满都是温馨。
腊猪蹄将欢乐祥和、热闹团圆的春节记忆烙印在我的味蕾上,成了我孩提时期过年的“期盼”。
年岁增长,春节记忆也在成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过年的元素也日新月异起来。采购年货从集市商场拓展到电商网购,烟花爆竹被电子鞭炮取代,红包可以在微信群里“抢”,新春祝福可以通过网络视频送……
从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到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一年一年,生活好比芝麻开花——节节高。
2020年的春节,留给了全中国人民别样的记忆。这是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春节,也是我最难忘的一个春节。
那年的除夕,我是在摸排湖北返乡人员信息中睡去的。没有大餐,没有欢聚,也没有爸爸的腊猪蹄火锅……
但这个春节,有无数默默无闻的抗疫英雄,有众志成城与“新冠病毒”顽强斗争的党和人民,有不断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喜讯……这个春节将“英雄的武汉”“英雄的中国”深植于我的记忆里。解封后,我回到家里,第一时间吃到了爸爸做的腊猪蹄火锅,吃出了“年味”,也吃出了责任与担当。
2021年的春节即将到来,同样受疫情影响,许多游子没有选择回家团聚,准备过一个极具时代意义的中国特色“春节”。与2020年不一样的是,大家有了更多的从容和自信,因为我们深知,春暖花开会有时,满园芬芳扑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