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洲廉评丨“官场能人”更要“官场贤能”

来源:南县纪委监委 作者:张 婷 郭亮 发布时间:2021-01-13  点击数:

“王丽是能人腐败的典型。从青海银行刚开始筹建时资产规模只有10个亿,到她离开的时候资产规模达到了1000多个亿,部分指标在全国商业银行中名列前茅……”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深度报道了青海银行原董事长、行长王丽的“奢侈品”人生,业务能力被金融界顶尖人物都钦佩的王丽,在纸醉金迷和个人成就的虚幻中无法自拔。王丽已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能人腐败”一词曾是中央巡视反腐热词。“能人腐败”是指能力较强的人存在腐败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典型案件当中,“能人腐败”问题并不鲜见,江苏省委原常委、南京市委原书记杨卫泽,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广州白云农工商联合公司原总经理张新华等曾经的“政治明星”成了“能人腐败”的代表,令人叹息。某种程度上而言,能人腐败往往比一般的腐败案件性质更恶劣,危害更大。

“官场能人”大多精明强干,作风果敢,政绩突出。倘若不能保持谦虚谨慎、慎微慎行,易骄傲自满、私心膨胀。一旦涉及贪腐,一俊遮百丑,在政绩光环的掩护下,其“过”也要打了折扣,贪腐滋生和发展的空间极可能随之变得更加宽松软,影响面往往更广,危害程度往往更重。好比司马光所云:“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

“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能人腐败”问题的根子,笔者认为,首先是在能人本身,他们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政治定力,居功自傲、恃权傲物,私欲膨胀、漠视法纪,最终倒在贪污腐败的泥潭里;再者是在监管的缺失和制度的漏洞上,“权力”和“能力”若没有受到严格约束,甚至存在监管盲区和空档,也难怪贪腐随之而来。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相比于“官场能人”,“官场贤能”是党和国家之栋梁,是人民群众真正之需。“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官场能人”自身应坚定政治信仰,始终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敬畏功绩、敬畏权力、敬畏组织、敬畏人民,清廉自律、务实作为。同时,要重视对“官场能人”的监督管理,不能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失之于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强化监督、管理和教育,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从根源上整治“能人腐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