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老一辈革命家和先进模范人物好家风故事集》一书在全国发行。该书选取毛泽东等三十多位老一辈革命家和马永顺等二十多位先进模范人物的家风故事,对于广大干部群众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优良家风,做家庭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具有重要教育意义。(新华社 8月21日)
何谓“家风”,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和风尚。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礼记·大学》中提到,“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对个人而言,好家风是指引人朝正确方向发展的明灯;对社会而言,好家风是凝聚和传播文明风尚的浸润剂;对国家而言,是各项事业兴旺发达的源泉。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更是毛泽东、马永顺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先进模范人物历经一生的生动践行。朝代更替,时代变换,斗转星移,清正廉洁的优良家风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世世代代发光发亮,璀璨不熄。被称为“篇篇药石,言言龟鉴”的北齐颜之推代表作《颜氏家训》、清康熙年间许汝霖告老还乡后立下的《德星堂家订》等等,无一不凝练着廉洁家风的精华,夯实着后世人们的思想根基。
如今,在一刻不松的反腐高压态势下,官场生态日趋清朗,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深明管好自己、管好身边人的重要性。“官本位”封建意识、“封妻荫子”特权思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丑陋规则等早被大众看清本质且所摒弃;“一人不廉,全家不圆”,如果搞“全家腐”结果必定“全家覆”等训诫已被广大党员干部及其身边人深刻领会。清正廉洁的家庭氛围起着正向激励作用,通过好家风带动好政风,以好政风促进好民风,社会崇德向善、廉洁向前。
固然,有光的地方就会有阴暗,我们不否认有吹枕边“歪风”的、有“夫妻店”“父子兵”齐上阵的、有搞“家族式”腐败的……整治这些家风败坏的问题,也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的重点聚焦内容之一,永不停歇。
家不治,难理政;风不正,则气必邪。习近平曾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把好家庭“廉洁门”、常吹家庭“廉政风”,在“不想腐”的源头夯实“堤坝”、织密“防护网”,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廉洁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