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发展和改革局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南县发展和改革局(以下简称“县发改局”)是南县人民政府组成工作部门,正科级,加挂南县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牌子。主要职责是: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研究全县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大问题,提出优化所有制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建议,促进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公平竞争和共同发展,组织拟订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协调有关专项改革方案;提出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规划重大项目和生产力布局中;指导、协调、监督、管理本县的招投标工作等。县发改局共设立办公室、人事股(党建工作办公室)、财务股、法规股(行政审批改革股)、综合计划股(农业农村经济股)、基建项目股(招投标监管股)、社会发展股(就业收分配和消费股)、长江经济带和洞庭湖发展股(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股)、价格管理股(价格成本调查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股、粮食调控与物资储备股、粮食和物资监督检查股、粮食产业发展股、评估督导股寺14个职能股室;县价格认证中心、县粮食和物资储备站(县军粮供应站)、县粮食执法大队、县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站、县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等5个二级机构。
1.人员及公务用车情况。2021年南县发展和改革局共有编制人数57人(协议离岗5人),退休人数70人,无公务用车。
2.部门决算情况。2021年南县发展和改革局决算总收入为1432.3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1420.09万元(年初预算安排1161.21万元,年中追加258.88万元),其他收入12.24万元。年度决算总支出2263.81元,其中基本支出893.59万元,项目支出1370.22万元。年初结转结余856.04万元,年末结转结余24.56万元。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共性目标完成情况。
(1)预决算公开情况。南县发展和改革局2021年度预决算情况均按要求在“南县人民政府”公开,其数据与财务账务数据总额一致。
(2)绩效管理开展情况。在编制部门预算时,我局编制了绩效目标,并随同部门预算一并申报。根据县财政局的要求开展了整体支出绩效自评。
(3)“三公” 经费控制情况。加强了“三公”经费预决算编制:公务接待费支出预算为11.66万元,支出决算为10.04万元,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厉行节约要求,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开支,全年实际支出比预算有所节约。
2、个性目标分析。
2021年,我局圆满完成了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
三、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通过对南县发展和改革局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全面了解、分析该部门预算执行及公开、“三公”经费管理、相关政策制度执行、资产管理及部门工作绩效等情况,督促部门、单位进一步规范资金管理围绕绩效目标开展工作,加强财务管理,强化支出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二)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和《南县财政局关于做好2021年度预算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南财绩函【2022】6号)要求,按照下列步骤开展评价。
(1)核实数据。对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进行核实;(2)查阅资料。查阅2021年度预算安排、预算追加、资金管理、经费支出、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等相关文件资料和财务凭证;(3)归纳汇总。根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汇总,形成评价结论,撰写评价报告。
四、绩效评价结果及主要绩效
根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绩效检查情况,2021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总分值100分,实得96分,(详见附件2: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计分表),主要绩效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指标推进有力,服务南县经济发展。
1.抓重点项目建设,增强南县经济发展实力。2021年全县105个县级重点项目,1-12月,预计完成投资101.6亿元,实现了年度计划实施重点项目建设100个以上,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的目标任务。重大产业项目优势逐步凸显。各重点项目中,全县确定工业、商贸物流、农业产业等重点产业项目52个,全年完成投资54亿元,占年度52.9亿元投资计划的102.1%。
2.抓立项争资,增强南县经济发展活力。圆满完成并超越年初制定的38亿元的立项争资目标任务。
3.抓固定资产投资,增强南县发展基础。1-12月,全县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预计年底增速约10%-12%。
(二)综合协调推进有谱,服务南县民生幸福。
1.抓“十四五”规划编制,增强南县经济发展后劲。提交印发《南县“十四五”规划纲要》的资料,完成了《关于南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2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编制工作。
2.抓生态经济,让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相协调。谋划包装了多项生态环境治理项目。
3.抓营商环境,让南县成为投资兴业的乐土。制定了《南县2021年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考评细则》,深入园区、企业开展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调研,形成了《南县优化营商环境情况调研报告》。
4.抓易地搬迁完善,推进与乡村振兴衔接。完成“十三五”期间全县易地搬迁任务1560户5081人,分14个安置区,集中安置住房1193套,分散安置住房367套。
5.抓价格管控,让市民安居乐业。强化收费的日常监管,加强成本调查和监审工作,让各类收费和价格趋于规范,全年全县价格管理井然有序。
(三)粮食工作推进有方,服务南县粮食稳定。
1.助推粮油产业项目发展。做好“南县稻虾米”品牌“四进四投”宣传推广工作。组织金之香、溢香园两家公司积极申报并成功获批2021年度“粮油千亿产业工程”。
2.全力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贯彻粮食生产安全责任制,推进全县粮食生产。
3.依法依规开展粮食安全检查,确保口粮安全。开展粮食安全监督、溯源检查共24次,共出动80余人次,含盖全县12个乡镇,共20余家企业。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有待加强。虽然开展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绩效目标编制不规范。目标设立不够明确、细化、量化,使用定性指标较多,数量指标较少,部门整体支出自评质量也不高。二是绩效管理理念有待进一步增强。虽然预算单位对绩效的理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长期以来形成的“重安排,轻监督;重使用,轻绩效”的思想短期内还存在,认为只要资金使用合法合规就行,忽视了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
六、建议
(一)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一是规范绩效目标编制,科学选定绩效指标,尽量使用定量指标,合理确定指标标准,扎实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二按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公开单位预算、决算信息。
(二)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制定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流程和实施细则,增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将内部控制制度嵌入到预算绩效管理全过程,加强风险管理,优化指标体系,促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发展。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附件1
2021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指标计分表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自评分 |
指标解释 |
指标说明 |
投 入(20分) |
目标设定 (5分) |
绩效目标合理性(2分) |
2 |
部门所设立的整体绩效目标依据是否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整体绩效目标与部门履职、年度工作任务的相符性情况。 |
①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计1分;②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计0.5分;③是否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计0.5分。 |
绩效指标明确性(3分) |
3 |
部门依据整体绩效目标所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
①将部门整体的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计1分;②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计0.5分。③与部门年度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计0.5分;④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计1分。 |
||
预算配置 (15分) |
在职人员控制率(5分) |
5 |
部门本年度实际在职人员数与编制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人员成本的控制程度。 |
在职人员控制率=(在职人员数/编制数)×100%小于或等于1计5分,否则按比例计分。在职人员数:部门实际在职人数,以财政部确定的部门决算编制口径为准。编制数:机构编制部门核定批复的部门的人员编制数。 |
|
“三公经费”变动率(5分) |
4 |
部门本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与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控制重点行政成本的努力程度。 |
“三公经费”变动率=[(本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100%。下降的计5分,增加的按比例扣减。“三公经费”:年度预算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招待费。 |
||
重点支出安排率(5分) |
5 |
部门本年度预算安排的重点项目支出与部门项目总支出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履行主要职责或完成重点任务的保障程度。 |
重点支出安排率=(重点项目支出/项目总支出)×100%。实际得分=支出安排率*5分。重点项目支出:部门年度预算安排的,与本部门履职和发展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社会和经济影响、党委政府关心或社会比较关注的项目支出总额。项目总支出:部门年度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总额。 |
||
过 程(30分) |
预算执行 (20分) |
预算完成率 (4分) |
4 |
部门本年度预算完成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完成程度。 |
预算完成率=(预算完成数/预算数)×100%。完成年初预算计4分,未完成年初预算按比例扣减,预算完成数:部门本年度实际完成的预算数。预算数:财政部门批复的本年度部门预算数。 |
预算调整率 (2分) |
2 |
部门本年度预算调整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的调整程度。 |
预算调整率=(预算调整数/预算数)×100%。未调整的计2分,调整了的除特殊原因外按比例扣减。预算调整数:部门在本年度内涉及预算的追加、追减或结构调整的资金总和(因落实国家政策、发生不可抗力、上级部门或同级党委政府临时交办而产生的调整除外)。 |
||
支付进度率 (2分) |
2 |
部门实际支付进度与既定支付进度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和均衡性程度。 |
支付进度率=(实际支付进度/既定支付进度)×100%。完成年终进度的计1分,按季度完成预算进度的计1分。实际支付进度:部门在某一时点的支出预算执行总数与年度支出预算数的比率。既定支付进度:由部门在申报部门整体绩效目标时,参照序时支付进度、前三年支付进度、同级部门平均支付进度水平等确定的,在某一时点应达到的支付进度(比率)。 |
||
结转结余控制率(4分) |
3 |
部门本年度结转结余总额与上年结转结余总额增减比例,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存量资金的实际控制程度。 |
结转结余控制率=(本年结转结余总额-上年结转结余总额)/上年结转结余总额×100%。低于15%的计4分,每超过5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结转结余总额:部门本年度的结转资金与结余资金之和(以决算数为准)。 |
||
公用经费控制率(2分) |
2 |
部门本年度实际支出的公用经费总额与预算安排的公用经费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机构运转成本的实际控制程度。 |
公用经费控制率=(实际支出公用经费总额/预算安排公用经费总额)×100%。为100%的计2分,每超过1个百分点扣0.1分,扣完为止。 |
||
“三公经费”控制率(2分) |
1 |
部门本年度“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与预算安排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三公经费”的实际控制程度。 |
“三公经费”控制率=(“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数)×100%。为100%的计2分,每超过1个百分点扣0.5分,扣完为止。 |
||
政府采购执行率(4分) |
4 |
部门本年度实际政府采购金额与年初政府采购预算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情况。 |
政府采购执行率=(实际政府采购金额/政府采购预算数)×100%,为100%的计2分,每低于1个百分点扣0.5分,扣完为止;政府采购预算:采购机关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行政任务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政府采购计划。 |
||
预算管理(5分) |
管理制度健全性(2分) |
2 |
部门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况。 |
已制定或具有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计1分;相关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计0.5分;相关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计0.5分。 |
|
资金使用合规性(1分) |
1 |
部门使用预算资金是否符合相关的预算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
①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计0.2分;②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计0.2分;③项目的重大开支经过评估论证计0.2分;④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计0.2分;⑤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计0.2分。 |
||
预决算信息公开性(1分) |
1 |
部门是否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公开相关预决算信息,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决算管理的公开透明情况。 |
①按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计0.5分;②按规定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计0.5分。预决算信息是指与部门预算、执行、决算、监督、绩效等管理相关的信息。 |
||
基础信息完善性(1分) |
1 |
部门基础信息是否完善,用以反映和考核基础信息对预算管理工作的支撑情况。 |
①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真实计0.4分;②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完整计0.3分;③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准确计0.3分。 |
||
资产 管理 (5分) |
管理制度健全性(2分) |
2 |
部门为加强资产管理、规范资产管理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资产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社会发展的保障情况。 |
①制定或具有资产管理制度计1分;②相关资金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计0.5分;③相关资产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计0.5分。 |
|
资产管理安全性(2分) |
2 |
部门的资产是否保存完整、使用合规、配置合理、处置规范、收入及时足额上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资产安全运行情况。 |
①资产保存完整计0.4分;②资产配置合理计0.4分;③资产处置规范计0.4分;④资产账务管理合规、帐实相符计0.4分;⑤资产有偿使用及处置收入及时足额上缴计0.4分。 |
||
固定资产利用率(1分) |
1 |
部门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与所有固定资产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程度。 |
固定资产利用率=(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所有固定资产总额)×100%。利用率为100%的计1分,每降1个百分点扣0.1分,扣完为止。 |
||
产 出(30分) |
职责 履行 |
实际完成率 (8分) |
8 |
部门履行职责而实际完成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工作任务目标的实现程度。 |
实际完成率得分=完成市委市政府绩效考核得分或上级主管部门考核指标得分/指标分值*8分 |
完成及时率 (4分) |
4 |
部门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完成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
完成及时率=(及时完成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1-4季度各得1分 |
||
质量达标率 (8分) |
8 |
达到质量标准(绩效标准值)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质量达标率=(质量达标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实际得分=达标率*8分 |
||
重点工作办结率(10分) |
10 |
部门年度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与交办或下达数的比率,用以反映部门对重点工作的办理落实程度。 |
重点工作办结率=(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交办或下达数)×100%。实际得分=办结率*10分 |
||
效 果(20分) |
履职效益 (20分) |
经济效益 (5分) |
5 |
部门履行职责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
按经济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5分);按社会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5分);按生态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5分) |
社会效益 (5分) |
5 |
部门履行职责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
|||
生态效益 (5分) |
5 |
部门履行职责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
|||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5分) |
5 |
社会公众或部门的服务对象对部门履职效果的满意程度。 |
按收集到的服务对象的满意率计算得分(5分) |
||
总分 |
9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