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融媒体中心2024年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发布时间:2025-03-20 10:04 信息来源:南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 浏览量:
字体: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南县融媒体中心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做有态度、有温度、有能量的新闻,讲好南县故事、传播南县声音、展示南县形象。努力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南县融媒体中心对省级平台服务费的整合与共享平台资源,更好地加大了对南县主流媒体的传播功效,同时也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为了充分发挥上级资金的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南县融媒体中心充分利用专项文化资金,深入基层、问需于民。

  2024年县内预算拨款《农村电影公益放映项目》按照一村一月免费放映一场公益电影要求,全县按133个行政区域村和33个社区,共完成放映任务3024场。观影人次达到40万人左右。

  2024年南县融媒体中心三块显示屏及维护费运行,全年累计大约播放3000多条新闻及各类政策宣传,维持画面清晰、内容丰富、时效及时,推动融媒体事业发展、提高广告创收力度,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及时播放各类新闻、保持良好宣传效果,宣传多途径,民众多渠道加收新闻及政策宣传,使服务对象满意。

  项目的主要用途:

  1.人员交通支出;

  2.人员稿费支出;

  3.编辑、制作支出;

  4.运行及维护支出。

  (二)绩效目标设定及指标完成情况

  丰富全县人民的娱乐生活,使新闻报道工作影响力增强,增加群众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良好。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通过绩效评价全面分析该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和项目实施情况,进一步规范南县融媒体中心 2024年度各专项工作经费的使用,强化财政资金支出绩效理念,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项目资金

  南县融媒体中心2024年项目专项工作经费192万元,其中融媒体中心专项115万元,实际使用115万元;农村电影放映专项22万元,实际使用22万元;省级平台服务专项40万元,实际使用39.52万元;显示屏电费专项15万元,实际使用15万元;所有项目资金已按进度拨付到位,资金使用率99.75%。

  (三)项目组织情况分析

  为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管理,强化财政资金支出绩效理念,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南县融媒体中心成立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认真遵照执行《南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南政发〔2014〕7号文件;制定了资金管理制度,要求实行“明确职责、分类管理、科学设岗、以岗定薪、统筹兼顾、绩效考核”的指导思想,指定专人负责项目资金的支出审核与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四)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南县融媒体中心制定了《南县融媒体中心财务管理制度》《南县广播电视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等资金管理制度,要求实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项使用”的管理办法和建立集中管理专账,专人负责资金及管理经费的支出审核与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项目绩效情况

  南县融媒体中心2024年项目专项工作经费实际支出192万元,其中融媒体中心专项115万元,资金使用率100%;县级平台服务费专项40万元,资金使用率98.80%;县农村电影放映工作专项22万元,资金使用率100%;显示屏电费15万元,资金使用率100%。各项目均属于经常性、延续性项目,项目由南县融媒体中心实施,为了保证各项工作持续有效进行、新闻报道高质量播出,提升节目水平,为“洞庭明珠、生态南县”做出贡献的目标,以工作职能、制度规范、专项项目内容为基础,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各项目均有专人负责组织管理和实施,明确了分管负责人及时跟踪项目实施情况,并对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存在的问题

  (一)专项管理方面的问题

  专项立项依据充分,专项资金坚决实行“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项使用”的原则,在专项资金拨入时努力做到来源明确并单独核算,所有支出尽量纳入财政预算架构。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审批程序。

  (二)资金分配方面的问题

  南县融媒体中心资金分配合理,突出重点,公平公正;无散小差现象;资金分配和使用方向与资金管理办法相符。

  (三)资金拨付方面的问题

  南县融媒体中心各项专项资金拨付及时到位,无滞留、闲置等现象。

  (四)资金使用方面的问题

  南县融媒体中心各项专项资金使用合规,无截留、挪用等现象,资金使用产生效益通过各项目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基层宣传工作,保障了南县融媒体中心对内外新闻宣传工作的及时性,使南县融媒体中心更好地服务于党委政府工作,更好地服务群众生产生活,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后续工作计划

  不断提高对绩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及时做好各阶段的绩效管理工作并使之常态化,认真开展绩效自评工作,提高专项项目工作质量。

  (二)主要经验做法、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等

  一是加强绩效管理工作理论学习,提高绩效目标申报质量,做到绩效目标明确、各指标细化、量化准确,完善绩效指标体系,健全绩效管理工作机制

  二是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各项目实施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制度规定,确保项目建设资金专款专用,明确专项资金专账核算制度。要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保证资金支出合法合规性。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使各项目在立项、申报、批复及执行过程中均有据可查,有章可依;在专项资金使用上应对资金的申请、拨付,使用的范围、标准以及监督检查等有明确的规定,使制度和办法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始终。

  三是重视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控制解决问题,保证财政预算的执行质量。监督能杜绝暗箱操作或腐败行为,保证财政预算的编制效果,因而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以规范各有关预算执行部门的行为。


2024年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指标计分表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自评分

具体指标

评价标准

项目

决策

20分)

项目

目标

4分)

目标

内容

4分)

3

设立了项目绩效目标;目标明确;目标细化;目标量化

设有目标(1分)   

目标明确(1分)   

目标细化(1分)    

目标量化(1分)

决策

过程

8分)

决策

依据

4分)

4

有关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某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某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某一实际问题和需求

符合法律法规(1分)

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1分)

部门年度工作计划(1分)

针对某一实际问题和需求(1分)

决策

程序

4分)

4

项目符合申报条件;申报、批复程序符合相关管理办法;项目调整履行了相应手续

符合申报条件(2分)

项目申报、批复程序符合管理办法(1分)

项目调整履行了相应手续(1分)

资金

分配

8分)

分配

办法

3分)

3

根据需要制定的相关资金管理办法;管理办法中有明确资金分配办法;资金分配因素全面、合理

有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1分)

办法健全、规范(1分)

因素全面合理(1分)

分配

结果

5分)

5

资金分配符合相关管理办法;分配结果公平合理

符合分配办法(2分)

分配公平合理(3分)

项目

管理 25分)

资金

到位

5分)

到位率

3分)

3

实际到位/计划到位*100%

根据项目资金的实际到位率计算得分

到位

时效

2分)

2

资金及时到位;若未及时到位,是否影响项目进度

到位及时(2分)

不及时但未影响项目进度 1分)

不及时并影响项目进度(0.5分)

资金

管理

10分)

资金

使用

7分)

7

支出依据合规,无虚列项目支出情况;无截留挤占挪用情况;无超标准开支情况;无超预算情况

虚列套取扣4-7分

依据不合规扣2分

截留、挤占、挪用扣3-6分

超标准开支扣2-5分

超预算扣2-5分

财务

管理

3分)

3

资金管理、费用支出等制度健全;制度执行严格;会计核算规范

财务制度健全(1分)

严格执行制度(1分)

会计核算规范(1分)

组织

实施

10分)

组织

机构

1分)

1

机构健全、分工明确

机构健全、分工明确  1分)

项目

实施

3分)

3

项目按计划开工;按计划进度开展;按计划完工

按计划开工(1分)  按计划开展(1分)   按计划完工(1分)

管理

制度

6分)

5

项目管理制度健全;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健全(2分)

制度执行严格(4分)

 

 

 

项目

绩效

55分)

 

 

项目

产出

15分)

产出

数量

5分)

5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数量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数量率计算得分(5分)

产出

质量

4分)

4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质量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质量率计算得分(4分)

产出

时效

3分)

3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时效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时效率计算得分(3分)

产出

成本

3分)

3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成本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成本率计算得分(3分)

 

项目

效果

40分)

经济

效益

8分)

6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

对照绩效目标,按经济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8分)

社会

效益

8分)

7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所产生的社会效益

对照绩效目标,按社会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8分)

环境

效益

8分)

7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对环境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对照绩效目标,按对环境所产生的实际影响程度计算得分(8分)

可持续影响

8分)

6

项目产出能持续运用;项目运行所依赖的政策制度能持续执行

项目产出能持续运用(4分)

所依赖的政策制度能持续执行(4分)

服务

对象满意度

8分)

7

项目预期服务对象对项目实施的满意程度

按收集到的项目服务对象的满意率计算得分(8分)

 

 

 

9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