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南县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度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发布时间:2025-03-28 10:50 信息来源:县委编办 作者: 浏览量:
字体:

中共南县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度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为了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按照《南县财政局关于做好2024年度预算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南财函〔2025〕25号)等文件精神要求,我办认真组织开展了2024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部门(单位)基本情况

  中共南县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为中共南县县委委机构编制委员会的办事机构,为县委正科级工作机关,内设3个科室,核定行政编制7名,截至2024年底实有在编人员7名,退休人员2名。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2024年我办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100.57万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00.57万元。

  1.基本支出情况

  2024年我办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收入100.57万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100.57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70.07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25.95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0.19万元、其他资本性支出4.36万元(办公椅、电脑、打印机等购置费)。

  2.项目支出情况

  2024年我办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收入21万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21万元,其中:商品和服务支出20.22万元,主要是机构改革调研差旅费、行政事业单位中文域名注册管理费用、湖南省机构编制综合管理平台运行维护等支出蛔时拘灾С�0.78万元,主要用于办公设备更新。

  3.“三公”经费情况

  三公经费控制情况:本单位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原则,严控公务接待、公务用车标准,严格执行压减一般行政性支出的规定,经费开支手续齐全,管理规范,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24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为1.38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0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1.38万元。

  4.一般商品服务支出压减情况

  通过认真落实“过紧日子”思想,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严控支出标准,严格财务审核,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2024年我办一般商品服务支出87.1万元,同比上年减少23.95万元,降幅21.57%,超额完成了一般性支出压减5%的目标。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2024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委编办的精心指导下,我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相关部署要求,聚焦年度重点工作,突出结果导向,各项工作取得新的突破。一是坚持统筹协调,圆满完成党政机构改革;二是根据上级议事协调机构优化调整方案及有关具体问题的政策口径要求,对议事协调机构进行全面清理,保留议事协调机构21个,精简率90%以上;三是坚持稳妥有序,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撤销的执法机构职责承接,完成综合行政执法队伍首次核编,推进执法队伍人员划转工作;四是坚持盘好用活,加强重点领域机构编制保障;五是坚持挖潜增效,提升机构编制使用效益。六是坚持从严管理,强化机构编制监督检查。认真落实《湖南省机构编制纳入省委巡视专项检查工作规程(试行)》,按照县委统一部署开展省委巡视整改问题“回头看”。结合机构改革落实情况总结评估和督查,印发《关于开展乱挂机构牌子专项清理和严控机构加挂牌子的通知》文件,全覆盖开展乱挂机构牌子专项清理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因部分工作是年中或年末根据省市相关要求开展,未纳入年初预算,另外还有部分不可预见经费的追加,无法纳入预算,导致预算执行存在偏差。

  五、下一步改进措施和建议请求

  进一步加强预算编制管理,不断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严谨性和可控性。近年来,我办工作任务不断加重、责任压力日益加大,除自身日常工作职责外,还需承担各类专项改革任务、编制乡镇履职事项清单、中心工作等多项任务,建议市县政局在经费方面给予我办适当支持。

  2024年中共南县县委编办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指标计分表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自评分

指标解释

指标说明

投 入

(20分)

目标
设定

(5分)

绩效目标合理性

(2分)

2

部门所设立的整体绩效目标依据是否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整体绩效目标与部门履职、年度工作任务的相符性情况。

①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计1分;②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计0.5分;③是否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计0.5分。

绩效指标明确性

(3分)

3

部门依据整体绩效目标所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①将部门整体的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计1分;②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计0.5分。③与部门年度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计0.5分;④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计1分。

预算
配置

(15分)

在职人员控制率

(5分)

5

部门本年度实际在职人员数与编制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人员成本的控制程度。

在职人员控制率=(在职人员数/编制数)×100%小于或等于1计5分,否则按比例计分。在职人员数:部门实际在职人数,以财政部确定的部门决算编制口径为准。编制数:机构编制部门核定批复的部门的人员编制数。

“三公

经费”

变动率

(5分)

4

部门本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与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控制重点行政成本的努力程度。

“三公经费”变动率=[(本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100%。下降的计5分,增加的按比例扣减。“三公经费”:年度预算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招待费。

重点支出安排率

(5分)

5

部门本年度预算安排的重点项目支出与部门项目总支出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履行主要职责或完成重点任务的保障程度。

重点支出安排率=(重点项目支出/项目总支出)×100%。实际得分=支出安排率*5分。重点项目支出:部门年度预算安排的,与本部门履职和发展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社会和经济影响、党委政府关心或社会比较关注的项目支出总额。项目总支出:部门年度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总额。

过  程(30分)

预算
执行

(20分)

预算

完成率

(4分)

4

部门本年度预算完成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完成程度。

预算完成率=(预算完成数/预算数)×100%。完成年初预算计4分,未完成年初预算按比例扣减,预算完成数:部门本年度实际完成的预算数。预算数:财政部门批复的本年度部门预算数。

预算

调整率

(2分)

2

部门本年度预算调整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的调整程度。

预算调整率=(预算调整数/预算数)×100%。未调整的计2分,调整了的除特殊原因外按比例扣减。预算调整数:部门在本年度内涉及预算的追加、追减或结构调整的资金总和(因落实国家政策、发生不可抗力、上级部门或同级党委政府临时交办而产生的调整除外)。

支付

进度率

(2分)

2

部门实际支付进度与既定支付进度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和均衡性程度。

支付进度率=(实际支付进度/既定支付进度)×100%。完成年终进度的计1分,按季度完成预算进度的计1分。实际支付进度:部门在某一时点的支出预算执行总数与年度支出预算数的比率。既定支付进度:由部门在申报部门整体绩效目标时,参照序时支付进度、前三年支付进度、同级部门平均支付进度水平等确定的,在某一时点应达到的支付进度(比率)。

结转结余控制率

(4分)

2

部门本年度结转结余总额与上年结转结余总额增减比例,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存量资金的实际控制程度。

结转结余控制率=(本年结转结余总额-上年结转结余总额)/上年结转结余总额×100%。低于15%的计4分,每超过5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结转结余总额:部门本年度的结转资金与结余资金之和(以决算数为准)。

公用经费控制率

(2分)

2

部门本年度实际支出的公用经费总额与预算安排的公用经费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机构运转成本的实际控制程度。

公用经费控制率=(实际支出公用经费总额/预算安排公用经费总额)×100%。为100%的计2分,每超过1个百分点扣0.1分,扣完为止。

“三公经费”控制率(2分)

2

部门本年度“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与预算安排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三公经费”的实际控制程度。

“三公经费”控制率=(“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数)×100%。为100%的计2分,每超过1个百分点扣0.5分,扣完为止。

政府采购执行率

(4分)

4

部门本年度实际政府采购金额与年初政府采购预算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采购执行率=(实际政府采购金额/政府采购预算数)×100%,为100%的计2分,每低于1个百分点扣0.5分,扣完为止;政府采购预算:采购机关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行政任务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政府采购计划。

预算

管理

(5分)

管理制度健全性

(2分)

2

部门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况。

已制定或具有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计1分;相关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计0.5分;相关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计0.5分。

资金使用合规性

(1分)

1

部门使用预算资金是否符合相关的预算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①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计0.2分;②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计0.2分;③项目的重大开支经过评估论证计0.2分;④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计0.2分;⑤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计0.2分。

预决算信息公开性

(1分)

1

部门是否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公开相关预决算信息,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决算管理的公开透明情况。

①按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计0.5分;②按规定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计0.5分。预决算信息是指与部门预算、执行、决算、监督、绩效等管理相关的信息。

基础信息完善性

(1分)

1

部门基础信息是否完善,用以反映和考核基础信息对预算管理工作的支撑情况。

①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真实计0.4分;②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完整计0.3分;③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准确计0.3分。

资产
管理

(5分)

管理制度健全性

(2分)

2

部门为加强资产管理、规范资产管理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资产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社会发展的保障情况。

①制定或具有资产管理制度计1分;②相关资金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计0.5分;③相关资产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计0.5分。

资产管理安全性

(2分)

2

部门的资产是否保存完整、使用合规、配置合理、处置规范、收入及时足额上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资产安全运行情况。

①资产保存完整计0.4分;②资产配置合理计0.4分;③资产处置规范计0.4分;④资产账务管理合规、帐实相符计0.4分;⑤资产有偿使用及处置收入及时足额上缴计0.4分。

固定资产利用率

(1分)

1

部门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与所有固定资产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程度。

固定资产利用率=(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所有固定资产总额)×100%。利用率为100%的计1分,每降1个百分点扣0.1分,扣完为止。

产  出(30分)

职责
履行

实际

完成率

(8分)

7

部门履行职责而实际完成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工作任务目标的实现程度。

实际完成率得分=完成市委、市政府绩效考核得分或上级主管部门考核指标得分/指标分值*8分

完成

及时率

(4分)

4

部门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完成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完成及时率=(及时完成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1-4季度各得1分

质量

达标率

(8分)

8

达到质量标准(绩效标准值)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质量达标率=(质量达标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实际得分=达标率*8分

重点工作办结率

(10分)

9

部门年度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与交办或下达数的比率,用以反映部门对重点工作的办理落实程度。

重点工作办结率=(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交办或下达数)×100%。实际得分=办结率*10分

效  果(20分)

履职
效益

(20分)

经济效益

(5分)

4

部门履行职责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按经济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5分);按社会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5分);按生态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5分)

社会效益

(5分)

5

部门履行职责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生态效益

(5分)

4

部门履行职责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5分)

5

社会公众或部门的服务对象对部门履职效果的满意程度。

按收集到的服务对象的满意率计算得分(5分)

总 分

9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