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3-08-15

关于南县2013年财政决算和2014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4-09-03 09:26 信息来源:南县人民政府 作者: 浏览量:
字体:

关于南县2013年财政决算和

2014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在南县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

南县财政局长 彭应明

(2014年8月20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本次会议报告全县2013年财政决算和2014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2013年财政决算情况

201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下,财税部门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克服经济增长放缓、政策性减收等多重不利影响,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夯实财源基础,优化支出结构,深化财政改革,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54045万元,占预算55100万元的98.1%,同比增收4919万元,增长10%。其中,地方预算收入34046万元,占预算的104.6%,同比增收4046万元,增长13.5%;上划中央级收入15536万元,占预算的87%,同比增收379万元,增长3.9%;上划省级收入4463万元,占预算的97%,同比增收494万元,增长12.5%。

地方预算收入中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为:增值税完成2589万元,占预算的81.8%,同比下降10.2%;营改增增值税264万元;营业税完成7475万元,占预算的91.4%,同比增长5.4%;所得税完成2382万元,占预算的143.2%,同比增长58.5%;耕地占用税完成1376万元,占预算的126.8%,同比增长37.9%;契税完成1455万元,占预算的89.6%,同比下降2.5%;其他税收完成7821万元,占预算的111.6%,同比增长16.3%;非税收入完成10684万元,占预算的124.6%,同比增长14.8%。

各征收部门完成情况为:国税局完成16840万元,占预算20000万元的84.2%,同比增长1.3%;地税局完成27207万元,占预算26500万元的102.7%,同比增长13.9%;财政局完成9998万元,占预算8600万元的116.3%,同比增长16.2%。

2013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支出230882万元。其中,县本级支出226856万元,比预算增加76520万元;上解支出2206万元,比预算减少694万元;偿债还本支出1820万元。县本级具体支出项目情况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6220万元,比预算增加11828万元;国防支出233万元,比预算增加123万元;公共安全支出7564万元,比预算增加2443万元;教育支出54884万元,比预算增加23883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234万元,比预算增加88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482万元,比预算增加134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8178万元,比预算增加7175万元;医疗卫生支出27767万元,比预算增加5880万元;节能环保支出573万元,比预算增加178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433万元,比预算减少2777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40026万元,比预算增加16385万元;交通运输支出2164万元,比预算增加887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2486万元,比预算增加1767万元;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4408万元,比预算增加3582万元;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134万元,比预算增加32万元;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1604万元,比预算增加456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2569万元,比预算增加12390万元;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支出1260万元,比预算增加1025万元;预备费实际动用1392万元,未超过预算1500万元的指标;债务付息支出349万元,比预算增加249万元;其他支出288万元,比预算减少4462万元。在此说明两点:一是预备费支出和其他支出年初预算数在实际拨付时分别按拨款单位和资金用途列入其对应支出科目;二是绝大部分支出项目决算数大于预算数,其原因是决算支出中包括上级追加和上年结转支出数。

2013年,全县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4046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188604万元,加转贷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债券收入4100万元,加上年结转26426万元,减当年本级支出226856万元,减上解支出2206万元,减债务还本支出1820万元,年终滚存结余22294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22255万元),净结余39万元,当年财政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

2013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6434万元,占预算2856万元的225.3%,同比增长33.5%,上级补助收入15065万元,上年结转4650万元,本级支出完成15514万元(含上级补助资金支出及上年结转支出),同比增长20.8%,上解支出111万元,全年基金结余10524万元。

二、2014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今年来,财税部门和税收代征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迎难而上,在积极培植财源税源的同时,全力组织财税收入入库,财税收入总量同比基本持平,总体运行平稳,各项支出得到有效保障。

(一)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1-6月,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29458万元,占年初预算60000万元的49.1%,占市目标任务59450万元的49.6%,同比增收327万元,增长1.1%。其中:上划中央级收入7106万元,占年初预算的40.2%,同比减收1078万元,下降13.2%;上划省级收入1933万元,占年初预算的37.3%,同比减收154万元,下降7.4%。地方预算收入完成20419万元,占年初预算的55%,同比增收1559万元,增长8.3%。

分征收部门统计:国税部门完成7554万元,占年初预算20000万元的37.8%,占市目标任务19450万元的38.8%,同比减收1462万元,下降16.2%;地税部门完成12794万元,占年初预算和市目标任务30300万元的42.2%,同比增收721万元,增长6%;财政部门完成9110万元,占年初预算和市目标任务9700万元的93.9%,同比增收1068万元,增长13.3%。

地方预算收入分项目统计:本级税收收入完成10955万元,占年初预算的41.1%,同比增收491万元,增长4.7%;非税收入完成9464万元,占年初预算的90.4%,同比增收1068万元,增长12.7%。

1-6月,全县一般预算支出累计完成123983万元,同比增支17385万元,增长16.3%。

(二)财政运行的主要特点

1、完善预算保目标。围绕县人大十六届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批准的财政预算目标,按照“保障人员经费、保障法定支出、保障民生支出、控制运行经费、合理促进发展”的总基调,在认真研究经济形势的前提下,遵循“实事求是,积极而为,量力而行,确保平衡”的预算原则,进一步完善和细化预算编制,年初预算到位率逐步提高。6月末公共财政支出12.4亿元,占年初预算的74.47%,占指标数的54.33%。

2、和谐征收保财力。注重财政收入增长与县域经济增长相协调。上半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12%,地方预算收入增长8.27%。其中与工业增加值和商业增加值直接相关的增值税减收1020万元,下降13.22%,为企业减负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

3、克难求进保调度。强化主动协调,积极争取上级各种补助和项目资金支持,缓解县级预算支出与国库调度压力,维持县乡机构正常运转,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上半年共争取省厅调度资金12亿元,确保了基本支出和民生支出的需求,保障了县级其他相关部门和项目的临时资金周转。

4、优化结构保重点。1-6月,全县重点民生支出累计完成8.1亿元,同比增长8.26%,占财政总支出的65.6%。优先保障了县级劳动就业和再就业转移支付与专项补助,大力支持创业,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继续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足额安排新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及各类社保基金和民政优抚、城乡低保等专项资金。

5、强化监管保效能。一是财政监督的转型发展,财政财务检查和督查全面跟进,严肃财经纪律;二是充分发挥政府采购、财政投资评审的“过滤器”作用,财政资金效益稳步提升;三是随着乡镇账户清理和支付系统上线,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实现了县乡全覆盖,财政“多个龙头进水,一个龙头出水”的局面得以巩固;四是公务卡结算工作稳步推进,明确预算单位公务卡结算必须达到公用经费的80%,公务消费透明度进一步提高。1-6月,全县预算单位完成公务卡刷卡消费1507笔560万元。五是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步入正轨,相关评价结果将为以后项目资金安排提供重要参考。

(三)财政运行的主要问题

一是收入增幅明显放缓。今年6月收入增幅仅1.12%,创近年半年度增幅新低,较上年同期回落了19.66个百分点,即使与年初预算11%的增幅相比也远远滞后。

二是收入结构不优。1-6月,税收收入同比减收741万元,下降3.57%;税收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67.87%,较上年同期回落3个百分点,相比上级规定的80%的考核红线差12个百分点。从税种看,主体税种全部下降。增值税(全口径,下同)完成6692万元,同比下降13.23%;营业税(含营改增346万元)完成4263万元,同比下降6.41%;所得税完成3568万元,同比下降8.16%。从税源企业看,68家重点税源企业整体下降17.43%,净减1947万元。四家重点骨干企业中,除克明面业和拓普竹麻分别增收175万元和327万元外,南洲酒业和德盛纺织分别减收84万元、1103万元,下降65.66%和72.62%。

三是收入缺乏税源支撑。受宏观经济影响,我县纺织、房地产两大支柱产业上半年普遍不景气。纺织企业由于农发行贷款停止和出口受阻,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与销售;城区房地产业税收维持低位徘徊,难以对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后,服务行业尤其是高端餐饮业营业额锐减,导致应纳税下降。招商引资历经多年,但效益尚不明显,引进企业在短期内难以支撑税收增长。

四是资金调度压力增大。按照预算安排,全年本级财力仅增加4600万元,真是杯水车薪,资金供求矛盾日益显现。津补贴和绩效工资第三步提标需8300万元;保障性住房建设、民生资金配套需3000万元;往来款项的持续增长等都大大增加了财政资金调度压力。

五是财政改革力度仍需加大。尽管直接支付在财政资金支出中的比重较上年有大幅提升,但与“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的改革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财政预算绩效评价管理才起步,暂不能为财政资金安排提供有效参考。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1-6月,为实现“双过半”目标,我县在收入征管方面采取了一些非常规措施,对完成全年预算收入任务形成了较大压力。下半年,各征收部门将突出“三保一促”,努力攻坚克难,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以赴,培植财源保后劲。一是落实《中共南县县委 南县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规模工业企业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暂行)》,积极扶持规模工业企业和优势产业发展。二是做好立项争资和招商引资文章,组织相关部门继续重点争取以经开区建设、纺织业升级改造为主的产业项目和铜锣湾、和一为主的第三产业集团在南县落户,通过大做项目、做大项目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三是结合南县实际,认真研究中央及省、市的政策导向,尽最大可能争取财力性转移支付,努力增加地方政府调控能力。四是加快重点工程项目资金的拨付进度,及时将上级项目投资落实到位,促使拟建工程尽早安排、尽快动工,尽早形成税收,拓展税收来源。五是继续完善《南县财政性资金存放金融机构评价暂行办法》,激励金融机构主动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严格落实中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和小额担保贷款,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发挥县城投公司、水务投、交通投和园区投等融资平台功能,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

(二)多措并举,强化征管保入库。一是完善机制。积极与上级部门衔接,力争城镇土地使用税调级工作尽早批复实施,实现税收增长;按照“管户”向“管事”转型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税源专业化管理水平,优化各项税收征管流程,强化各级税源管理责任,做到户数清、税源明、数据真、申报实、核定准、入库足。二是突出重点。充分利用财税部门联网资源平台,抓好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税收监管,准确把握税源现状和变化趋势。明确专人负责,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原则,防止收“人情税”、“关系税”,力争全年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三是落实措施。加强发票监管,强化以票控税,严厉打击发票违法行为。加大对私房菜馆和“农家乐”的税收征管,防止税收流失。此外,继续做好已完工房地产项目税费清收清理工作,完善工程项目税收“协控联管”和房地产税收“以证控税”等征管措施,力争建安及房地产税收稳中有增。四是强化稽查。继续深入开展房地产、建筑耗材、建筑安装、民营医院、金融行业的税收稽查,突出大案要案查办,促进稽查由“收入型”向“执法型”、“普查型”向“打击型”转变,发挥“查外监内”作用。五是争取非税超收。为确保全年任务完成,鼓励非税部门依法依规超收,弥补税收不足。

(三)统筹兼顾,优化支出保民生。切实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加快支出进度。出台接待费、差旅费、培训费管理办法,严格控制“三公”经费,严查“吃空饷”人员,压缩一般性支出。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确保农民养老保险、新农合等资金足额到位,继续实行药品零差率、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全面完善惠农补贴发放工作,确保财政补贴及时足额到位;进一步健全农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鼓励金融业服务“三农”。提高重点支出保障能力,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工资、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合格学校建设及危旧房维修改造、公务员津补贴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卫生系统人员、其他事业单位人员绩效工资到位;加大民政对象特别是五保户、孤儿、城乡低保户和抚恤对象等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力度;全力确保“双畅三创”和“八大民生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所需。

(四)与时俱进,深化改革促发展。深刻领会中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精神,逐步启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扎实推进财政管理“三项改革”。一是着力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夯实乡镇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制度,及时完善和处理改革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改革纵深推进。二是进一步加大公务卡制度改革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公务消费氛围,严格执行《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从源头上遏制腐败。落实公务消费200元以上刷卡报账的规定,不断提高公务消费透明度,确保年度1200万元的目标顺利实现。三是扎实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继续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强化“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从预算约束上实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此外,要稳步开展“营改增”改革扩面工作,做好征管衔接和财力测算,确保工作顺利推进;继续在扩面增效上下功夫,推动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再上台阶。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我县下半年的财政形势异常严峻,圆满完成今年预算任务压力很大,还需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但是,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依法行政,科学理财,从“抓收入、严支出、重民生、促稳定”入手,努力探寻我县财政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机制和增收的有效途径,就能圆满完成今年财税工作任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