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县2012年财政预算安排的报告
——在南县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
南县财政局局长 彭应明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会议报告全县2012年财政预算安排情况,请予审议。
一、财政预算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湘北明珠、生态南县”总体目标,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依法组织收入,不断壮大财政实力;大力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统筹兼顾、有保有压,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有效保障各项支出需要;着力创新预算管理机制,强化预算基础管理,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大力推进预算管理改革,不断健全政府预算体系;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进一步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质量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财政预算的总体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和《湖南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按照市、县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统筹兼顾、有保有压、总量平衡、突出重点的原则。
三、预算编制的基本方法
(一)县直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实行部门预算
部门预算编制继续遵循零基预算、细化预算和收支平衡的原则,加强部门预算“基础数据精细化、基本支出标准化、项目编制科学化、监督监管透明化”的建设,科学有效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部门预算单位的所有非税收入(含门面收入、捐赠收入、行政性收费、罚没款收入、其他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遵循以收定支、统筹安排的原则。人员工资按实计算;各类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按政府确定缴费基数和比例计算;公用经费分类核定;先人员经费,后公用经费,再专项经费;先单位自有资金和非税收入及上级补助资金,后预算内资金安排。
2012年对县直82家行政事业单位实行部门预算管理(县民政局、房产局、粮食局、供销社、广播电视台、总工会、城投公司按照基数加增长的办法编制预算)。在职副科级人员津补贴达到14000元,提标部分由财政全额安排;未纳入津补贴改革范畴的人员中,退休人员按每人7488元安排,在职按每人5500元安排;纪委、政法委和公、检、法部门公用经费按每人25000元安排,司法局公用经费按每人22000元安排,其他单位公用经费按每人2400元安排;交通费和招待费均按上年预算标准安排;专项经费根据单位工作需要,结合县级财力,按照有保有压、有去有留的原则予以核定。
(二)教育和卫生系统实行综合预算
1、教育系统。人员工资按标准足额安排。义务教育阶段在职教师绩效工资按人平14000元安排,离退休人员按比例标准安排,由财政直接打卡发放;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按人平14000元安排,由教育局实行打卡发放。中心学校公用经费按校均60000元安排。
2、卫生系统。卫生系统中县直医院及乡镇中心卫生院人员工资按每人4000元、血防医院按每人13000元安排;县级卫生专项预算安排135万元(人民医院60万元,妇幼保健院50万元,爱卫办13万元,卫生管理年经费10万元,红十字会经费2万元)。卫生系统绩效工资改革支出660万元(人平14000元/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支出800万元。
(三)乡镇部门单位实行分类安排
乡镇政府机关和财政所人员工资按实计算:在职副科级人员津补贴达到14000元,提标部分由县财政安排,离退休人员津补贴由财政全额安排;公用经费按每人2400元安排;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和津补贴按标准全额安排,由县财政打卡发放,公用经费按每人1200元安排到乡镇;离休干部经费按每人5000元安排。林业站、农业综合服务站、经济发展办、水利站、计生站、文体卫站、村镇建设站在职在编人员按每人23000元安排;全额拨款编制人员中离岗退养人员按每人18000元安排;计生站合同职工经费按每人16000元安排(上述安排包括工资、除养老保险之外的各类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津补贴和公用经费在内),全额编制退休人员按人均9360元安排,自收自支编制退休人员按人均4680元安排;县财政对乡镇原自收自支分流人员人均补助2400元;水机站机电岗位经费按人员实际工资额和人均5000元补助经费。社区工作经费除南洲镇三个老社区按每个社区6万元安排外,其他按每个社区4万元安排。村级运转经费按村平4万元安排。
四、财政预算的具体安排
2012年,全县一般预算财政总收入为49500万元,比上年实现数41200万元增加8300万元,增长20.1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9686万元、上划中央15273万元、上划省级4541万元。分征收部门任务为:国税局16700万元,比上年实现数13744万元增长21.5%,其中增值税15550万元、消费税400万元、企业所得税750万元;地税局26000万元,比上年实现数20321万元增长27.95%,其中营业税11695万元、企业所得税1600万元、个人所得税3000万元、资源税15万元、土地使用税390万元、城市建设维护税1300万元、印花税300万元、土地增值税3000万元、房产税500万元、车船税200万元、教育费附加收入1300万元、契税1500万元、耕地占用税1200万元;财政局6800万元,比上年实现数7135万元下降4.7%,其中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1500万元、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3484万元、罚没收入800万元、排污费收入42万元、其他收入974万元。
2012年,全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9686万元,转移性收入88584万元,动用上年净结余98万元,一般预算收入合计118368万元。2012年全县一般预算支出115568万元,转移性支出2800万元(专项上解支出),支出合计118368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支平衡(详见附表一)。
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加26861万元(同比数为上年预算数,下同),主要增减因素是: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加640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同比增加20505万元(含专项转移支付增加19661万元),净结余减少48万元(详见附表二)。
一般预算支出同比增加26861万元。主要增支项目有:新农合、新农保、“一事一议”、农业保险、“两会一部”兑付等项目县级配套1340万元;公务员津补贴和教师及公共卫生系统绩效工资提标1200万元;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1360万元;政策性增人及离退休费和医保缴费基数提高1514万元;义务兵优待金236万元;税收征收经费150万元;重点工程1000万元;县级预备费200万元;上级专项指标支出19661万元;专项上解200万元 (详见附表三)。
2012年,全县基金收入预算为1847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1200万元,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收入110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200万元,育林基金收入74万元,散装水泥专项基金收入2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188万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55万元。全县基金支出预算为1847万元,其中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388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74万元,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支出110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出200万元,散装水泥专项基金支出20万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出55万元,财政基金预算收支平衡(详见附表四)。
五、需要说明的两个事项
(一)关于专项转移支付列入预算收支的说明。为解决预算编制与决算实际支出相差过大的问题,进一步提高预算的完整性,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根据《财政部关于提前通知转移支付指标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预〔2010〕409号)精神,从2011年起,我县结合财政厅有关文件及南县实际情况,今年对可列入当年预算收支的上级专项转移支付35971万元纳入了预算编制。
(二)关于预算内重点工程支出安排的说明。2012年,预算内安排重点工程建设资金2000万元,主要用于“一馆三中心”、工业园区和相关中央投资项目地方配套。
六、严格预算约束,确保完成2012年预算目标
1、以促进增收为目标,全力抓好财税征管。一是抓好税收征管。严格按照“均衡入库,持续增长,优化结构”的组织收入工作要求,将年度任务分解到各征收单位并与单位签订责任状,做到单位收入任务与下拨经费挂钩,年度完成总任务与奖励挂钩。严格落实税控联管责任和措施,重点对建安耗材、酒类、电器、通讯器材、家私、药品与医疗器械和交通运输、中介机构、驾培、砂石等行业、“三私房”税收、企业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和行政事业单位税收等项目进行清查,力争“颗粒归仓”。二是抓好非税入库。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将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精神,妥善做好预算外收入清理入库工作。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收缴方式和操作程序,实现非税收入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三是抓好预算监管。积极开展预算执行情况绩效分析和县级财力分析,及时发现新问题,研究对策,确保预算收入任务圆满完成。
2、以服务发展为重点,致力推动经济跨越发展。一要用足、用好财政政策,全面落实税收减免或提高相关税收起征点、查处不合理收费、对税收贡献较大的企业实行奖励、为企业融资进行担保等扶持措施,大力支持克明面业、德盛纺织等现有财源项目,不断提高现有企业生财能力和税收贡献率。二要大力招商引资,特别是加大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税率高的“三高”项目的引进力度,努力培育后续财源。三要紧抓各级加大投入扩大内需的机遇,加强政策研究,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服务乡镇、部门筛选上报优势项目,积极争取上级对我县资金、政策和项目支持,更好地助推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
3、以改善民生为主线,全力保障民生事业发展。一是加大“三农”投入。继续抓好各项惠农补贴发放工作,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完善农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鼓励金融业服务“三农”;规范操作,确保将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这件好事做实。二是加大教育事业投入。认真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对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教育危旧房维修改造资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和卫生系统人员绩效工资予以重点保障,推动我县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三是加大卫生事业投入。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和完善乡镇卫生院实行基本药物零差价工作。全力支持新农合补助提标,确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资金到位,逐步解决群众“就医难”问题。四是加大社保事业投入。全力支持新农保改革的纵深推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城乡低保政策,确保五保户、抚恤对象等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大力支持廉租房、公租房、安置房建设,加快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4、以体制创新为动力,努力提高科学理财水平。一是深化部门预算改革。严格执行“一个部门、一本预算”,不断完善部门预算的各项规定和管理办法,完善公用支出定额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机制,逐步将财政资金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是继续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进一步改进采购方法方式,扩大采购面,尤其要加强对工程类项目招投标采购资金的监管,真正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导向功能。三是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农业两税”债务的清理化解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农村综合改革成效。四是认真做好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工作。总结公务员津补贴和义务教师、医疗卫生人员绩效工资改革经验,扎实调研,确保改革顺利实施。五是扎实推进公务卡试点和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公务卡试点要在上年度8个试点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扩面;强化对财政投入工程项目的预算评审、跟踪问效和决算审计,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五)以监督检查为手段,着力规范财政收支行为。一是加强源头监管。加强对财政资金拨付、使用、管理等各环节监督,严格执行财政内控制度,从源头上保障财政资金安全。二是加强重点监督。突出惠农补贴等涉农资金检查,确保各类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三是加强会计监管。认真执行会计法规和会计制度,通过监督检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规范财政收支行为,杜绝或减少违规使用专项资金行为。四是加强其他专项检查。重点推进“小金库”专项治理、国有资产清查、财政票据使用、预算执行绩效考评及信息公开等,确保财政规范有序运行。
主任、各位副主任、委员,新一年的财政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努力完成全年财政任务,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附件:1、南县2012年财政一般预算收支简表
2、南县2012年财政收入预算主要增减项目表
3、南县2012年财政支出预算主要增加项目表
4、南县2012年财政基金预算收支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