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县2010年财政决算和2011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在南县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
南县财政局局长 彭应明
(2011年7月14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本次会议报告全县2010年财政决算和2011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2010年财政决算情况
2010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依法监督下,财税部门通过强化收入征管,依法理财治税,深化财政改革,规范制度运行,出色完成了各项收支任务。我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2245万元,占预算27832万元的115.86%,占市政府调整任务32200万元的100.14%,较上年增收7395万元,增长29.76%。其中,地方预算收入18561万元,占预算的115.53%,较上年增收4862万元,增长35.49%;上划中央级收入10960万元,占预算的107.92%,较上年增收1911万元,增长21.12%;上划省级收入2724万元,占预算的114.45%,较上年增收622万元,增长29.55%。地方预算收入中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为:增值税完成2064万元,占预算的71.87%,同比增长30.86%;营业税完成4864万元,占预算的98.92%,同比增长22.43%;地方税完成2893万元,占预算的129.32%,同比增长25.08%;耕地占用税完成308万元,占预算的61.6%,同比下降41.11%;契税完成1508万元,占预算的251.33%,同比增长79.31%;非税收入完成6924万元,占预算的140.16%,同比增长23%。
各征收部门完成情况为:国税局完成12103万元,占预算12332万元的98.14%,占市政府调整任务13600万元的88.99%,同比增长25.56%;地税局完成13950万元(含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占预算10000万元的139.5%,占市政府调整任务13200万元的105.68%,同比增长37.33%;财政局完成6192万元(不含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占预算5000万元的125.81%,占市政府调整任务5400万元的114.67%,同比增长22.54%。
2010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支出149944万元。其中,县本级支出145651万元,比预算增加81409万元;上解支出2578万元,比预算减少422万元(一般预算支出因科目调整转基金预算支出1715万元)。县本级具体支出项目情况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5580万元,比预算增加6124万元;国防支出161万元,比预算增加97万元;公共安全支出5772万元,比预算增加1459万元;教育支出35514万元,比预算增加12299万元;科学技术支出298万元,比预算增加142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687万元,比预算增加1133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141万元,比预算增加16352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7737万元,比预算增加14453万元;环境保护支出1846万元,比预算增加1609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999万元,比预算增加456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20239万元,比预算增加12490万元;交通运输支出3548万元,比预算增加2449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2350万元,比预算增加285万元;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2738万元,比预算增加2573万元;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285万元,比预算增加285万元;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1136万元,比预算减少161万元;住房保障支出5670万元,比预算增加5560万元;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支出172万元,比预算减少116万元;预备费实际动用761万元,未超过预算800万元的指标;债务付息支出100万元,未超过预算100万元的指标;其他支出6678万元,比预算增加4720万元。在此补充说明两点:一是预备费支出已按拨款单位性质列入其对应科目;二是决算数绝大部分支出项目大于预算数,其原因是决算支出中包含上级追加和上年结转支出数。
2010年,全县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8561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120736万元,加转贷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债券收入2600万元,加上年结转30943万元,减当年本级支出145651万元,减调出资金1715万元(因科目变动,从一般预算支出转到基金预算支出),减上解支出2578万元,年终滚存结余22896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22750万元),净结余146万元,实现了当年财政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具体财政决算情况见附表)。
2010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2572万元,占预算1676万元的153.46%,同比增长51.65%,上级补助收入10987万元,上年结转5025万元,调入资金1715万元(因科目变动,从一般预算支出转入);本级支出完成16167万元(含上级补助资金支出及上年结转支出),同比增长205.75%,上解支出42万元,全年基金结余4090万元。
二、2011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1年,县财税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县委 “保运转、保民生、促增长、求突破”的工作思路,努力克服企业效益下滑和政策性减收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积极组织收入,实现了逆势上扬,促进了南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一)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1-6月,全县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21575万元,占年初预算40300万元的53.54%,同比增收6759万元,增长45.62%。其中:上划中央级收入6245万元,占年初预算的47.98%,同比增收1861万元,增长42.46%;上划省级收入1681万元,占年初预算的42.03%,同比增收887万元,增长111.79%;地方预算收入完成13649万元,占年初预算的58.62%,同比增收4009万元,增长41.59%。
分征收部门统计:国税部门完成6783万元,占年初预算的46.78%,同比增收2158万元,增长46.68%;地税部门完成10403万元,占年初预算的50.01%,同比增收4612万元,增长79.64%;财政部门完成4389万元,占年初预算的87.78%,同比减收12万元,下降0.27%。
地方预算收入分项目统计:地方税收收入完成8772万元,占年初预算的50.61%,同比增收3819万元,增长77.1%;非税收入完成4877万元,占年初预算的81.97%,同比增收190万元,增长4.05%。
1-6月,全县一般预算支出累计完成77323万元,同比增支28094万元,增长57.07%。
(二)财政运行的主要特点
1、财政收入稳步增长。1-6月,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县域经济运行情况良好,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均有较快增长。县财政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同税务等执收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强化了对重点项目、重点税源的收入监管,确保了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1-6月,全县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在顺利实现“双过半”的同时分别同比增长45.62%和41.59%,均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实现了我县财政收入的稳步跨越。
2、收入质量明显改善。今年上半年税收收入实现16708万元,比上年同期的10131万元增收6577万元,同比增长64.92%。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由上年同期的68.37%提升到今年的77.44 %,提高了9.07个百分点。
3、重点企业税收贡献加大。1-6月,克明面业、德盛纺织、拓普竹麻和南洲酒业四家重点税源企业共完成税收3174万元,同比增长51.86%。其中:德盛纺织完成1230万元,同比增收717万元,增长139.77%;拓普竹麻完成266万元,同比增收12万元,增长4.7%;南洲酒业完成411万元,同比增收96万元,增长30.47%。
4、财政支出重点突出。上半年,财政部门通过科学编制财政支出预算,优化支出结构,优先安排各项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性支出,努力使新增财力进一步向农村、基层和社会事业倾斜。上半年财政支出突出了五个重点:一是突出了财政供养人员工资、津补贴和绩效工资的及时发放和单位正常运转资金的需要。拨付工资性支出及单位公用经费等合计12910万元,占总支出的16.7%。二是确保了公检法部门经费保障。拨付公检法部门支出3105万元,同比增长28.2%。三是突出了社会弱势群体生活保障。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达14203万元,同比增支7241万元,增长104.01%。其中:财政对社会保障基金补助支出5554万元,行政事业离退休费支出3500万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692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1620万元。四是突出了医疗卫生经费保障。医疗卫生保障经费安排达13857万元,同比增支9078万元,增长189.96%,其中医疗卫生系统人员绩效工资改革安排资金600万元。五是加大了“三农”支持力度。拨付各类惠农补贴资金10473.52万元,确保了国家惠农补贴政策的有效落实;拨付农林水事务支出累计达10291万元,同比增支1813万元,增长21.38%。
(三)财政运行的主要问题
1、各征收部门入库进度不均衡。上半年,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超过序时进度3.53和8.62个百分点,地税部门和财政部门入库进度分别超序时进度0.01和37.78个百分点,但国税部门落后序时进度3.22个百分点。
2、财政收入突击入库现象明显。4-6月,财政收入分别完成12628万元、14815万元、21575万元,占年度预算任务的31.34%、36.76%、53.54%,环比增长25.2%、17.47%、45.44%。但6月份一个月的入库量比四、五两个月入库总量还多2035万元,财政收入突击入库现象明显,难以达到均衡入库的征管要求。
3、财税入库对非税收入的依赖性仍然存在。上半年,非税收入入库超序时进度31.97个百分点,占总收入比重达22.56%,相对全年14.76%的比重而言明显过大,收入结构没有转向以税收特别是工业税收为主,财税收入的增长对非税收入的依赖性仍然存在。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1-6月,为实现“双过半”目标,我县在收入征管方面采取了一些非常规措施,对完成全年预算收入任务形成了较大压力。下半年,各征收部门要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突出“培植财源保后劲、强化征管保入库、优化支出保民生、深化改革促发展”的“三保一促”工作要求,努力攻坚克难,不断提高我县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一)持之以恒,培植财源保后劲。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从整合资金、政策入手,不断完善我县还权活乡激励机制,调动各级培育财源积极性。一是打造好招商引资平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积极扶持优势产业发展,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二是做好立项争资文章,组织相关部门重点争取以食品工业小区建设、竹产品开发、纺织业升级改造为主的产业项目在南县落户,通过项目促进企业发展,增强企业创税能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三是加大政策研究,结合南县实际,认真研究中央及省、市的政策导向,加大政策性资金争取力度,尽最大可能争取政策性资金,努力增加地方可用财力。四是加快重点工程项目资金的拨付进度,及时将上级项目投资落实到位,促使拟建工程尽早安排、尽快动工,尽早形成税收,拓展税收来源。
(二)多措并举,强化征管保入库。进一步强化征管,力争财税入库“颗粒归仓”。一是抓好重点企业税收征收。充分利用财税部门联网资源平台,抓好白酒、纺织、电力、食品、商业等重点行业,克明面业、南洲酒业、拓普竹麻、德盛纺织、汇源纺织、兆丰纺织、顺祥水产和邮电、金融、保险、烟草等重点企业的税收监控管理,准确把握税源现状和变化趋势。扎实推行“纳税评估”和“户籍式管理”征管模式,明确专人负责,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原则,防止收“人情税”、“关系税”,确保年初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二是抓好重点工程及房地产项目税收征收。继续做好已完工房地产项目税费清收清理工作,完善工程项目税收“协控联管”和房地产税收“以证控税”等征管措施,确保建安及房地产税收稳中有增。三是抓好原材料市场和建材市场生产经营两项税收清理。通过广泛宣传、精心部署、细化责任、从严处罚等手段落实税收协控联管工作措施,抓好原材料市场和建材市场生产经营两项税收清理,争取在挖潜上有所突破。四是抓好零星税收征管。分片、分户落实具体领导和责任人,集中开展对城区餐饮、住宿、娱乐和交通运输等服务行业和农村零星税收的清理检查以及房地产市场“黑开发”现象专项督查,积极探索和完善“房地产发票办证”制度,把季节性、流动性和隐蔽性的应纳税收都抓上来,防止新欠税的发生,做到“抓大不放小”,最大限度地弥补税源总量的不足。五是强化各项非税收入管理。在规范收费行为的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单位征收的积极性,确保各项非税收入应收尽收,缓解财政支出压力。
(三)统筹兼顾,优化支出保民生。按照“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有保有压、有促有控”的原则,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确保农民养老保险、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资金足额到位,积极推动医疗体制改革,实行药品零差率;继续做好各项惠农补贴发放工作,确保财政补贴及时足额到位;进一步完善农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鼓励金融业服务“三农”。提高重点支出保障能力,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工资、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教育危旧房维修改造资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和卫生系统人员绩效工资以及公务员津补贴到位;确保民政对象特别是五保户和抚恤对象等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全力确保德昌公园、兴盛立交桥、“三个中心”(政务中心、会议中心、政府后勤中心)等重点工程建设所需。
(四)与时俱进,深化改革促发展。在扎实推进部门预算、政府采购、乡财县管、村账乡(镇)代管等改革纵深发展的同时,积极贯彻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努力调优财政收入结构,增加地方可用财力;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从源头上加强财政资金监管,提高财政资金调控能力;进一步完善财政投资评审和公务卡消费改革,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营造“透明消费”环境。力争在财政改革中实现财政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由于今年面临着较多减收增支因素的影响,我县下半年的财政形势仍将比较严峻,圆满完成今年全县的预算任务还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和压力,还需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确保圆满完成全年财政预算和各项财政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