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湘办发〔2019〕10号)和《南县财政局关于做好2021年度预算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具体情况,南县市监局党组对此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部署,并以财务股牵头组织开展预算资金绩效自评工作,现将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部门组织机构及人员情况
南县市监局局机关现设有办公室、法规股、行政审批改革股、计量股、财务股、人事股等21个股室;5个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即县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县市场监督信息中心、县非公经济发展指导中心、县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县投诉举报处置指挥中心;并下设13个市场监督管理所。全局现有在职人员 224人,离退休人员 134人。
(二)部门整体支出概况
2021年收入总计4136.14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3902.38万元,其他收入233.76万元,上年结转496.96万元。
全年总支出4168.9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428.61万元;项目支出740.29万元。
财政年初预算经费3468.01万元,预算完成率为100%。
收支平衡结余情况:收入4136.14万元,支出4168.9万元,上年结转496.96万元,本年结余464.2万元。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情况
2021年,县市场监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上级市场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大战大考中经受考验、履职尽责,严抓班子、严管队伍、严格履职、严守底线,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放管服”落细落实
着力落实“一件事一次办”“证照联办”“三集中三到位”“注销便利化”改革任务,推进市场主体从准入到退出的全流程便利化,不断优化审批服务,实现了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大幅压减了经营者办事时限。今年共办理市场主体开业登记2381户;办理企业变更、换照登记611户、注销登记442户;办理个体户变更、换照登记837户,注销登记1422户;办理股权出质登记10件;办理食品经营许可业务966件,小餐饮经营许可业务292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许可业务33件,药品经营许可业务27件,二类医疗器械备案业务33件,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业务5件,特种设备使用登记业务33件。同时为真正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从9月3日起,我局对2021年新开办企业(含专业合作社)免费提供首套印章服务。截止2021年11月,共计为139户企业(含专业合作社)免费提供了首套印章。强化信用约束及联合惩戒,并严格落实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公示、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管理制度,积极推进涉企信息归集,确保了我县市场主体守法经营。
二是推进质量品质提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
1、持续抓好标准化工作。紧盯国家稻虾生态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积极与省标准化协会对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加快进行南县稻虾生态产业的相关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管理标准的制定。指导县内2家企业积极申报省级服务标准化项目,已完成1项市级服务标准化项目验收。稳步推进我县品牌和知识产权战略发展。
2、稳步推进我县品牌和知识产权战略发展。依托县域资源优势,结合“品牌兴县”“质量强县”战略方针,积极引导和推动有潜力的品牌资源的开发和挖掘。组织召开南县第三批公共品牌“南县大米”、“南县小龙虾”、“南洲洞庭蟹”使用资格评审工作会议,进一步推动了南县公共品牌战略发展。
3、深入推进“质量强县”工作。扎实做好质量强县的相关工作,精心部署安排,组织10余家企业赴益阳参加首席质量官培训,并组织县内2家企业积极申报第三届市长质量奖;同时配合组织市局的质量专家对我县的3家企业从人员、设备、制度、质量管理上开展“质量体检进企业”活动。
三是全力推动高效监管,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围绕我县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特种设备、假冒伪劣等重点领域,扎实做好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今年以来,今年来,共立案420起,结案368件,罚没入库1469.41万元;
1、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最严”要求,聚焦人民群众关注的食品安全重难点问题,针对重点区域、重点品种和重点环节开展了冷链食品安全防控、肉类市场整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护苗”行动等专项行动,并聚焦高风险食品品种、项目和区域开展抽检,对不合格食品依法及时核查处置,完成市局下达的食品抽检计划任务1265批次,完成率100%。为较好保障大米产品的质量安全,我局严格要求大米生产经营者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索证索票、不合格食品清理等管理制度,把好生产关、进货关、销售关和退市关,并根据省局要求,对全县大米生产企业列出问题清单,提出整改要求,已实现日常监督检查全覆盖。各乡镇均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有效防范了食品安全重大风险,打击了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2、突出抓好药械保化安全监管。依法督促药品、医疗器械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严把进货查验关、经营过程控制关、临过期和质量缺陷器械清理关,积极强化疫苗、“四类”药品、中药材、基本药物、高风险医疗器械等重点药品医疗器械和保健食品、化妆品日常监管监管,并开展全县医疗机构用药用械安全、药械风险排查、农村地区及城乡结合部药械安全、执业药师“挂证”行为和处方药销售等专项整治行动,着力消除风险隐患。同时完善监测网络,加强对高风险类医疗器械的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评价、早控制”,确保用药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了人民群众用药用械安全,规范了企业经营秩序。
3、盯紧盯牢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今年以来持续全面抓好特种设备领域执法工作,对瓶装液化气、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工业与公用管道和各类气瓶等进行了多次专项排查整治,全面检查了特种设备使用重点单位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项安全措施落实等情况,彻底盘点清楚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定期检验情况,切实消除了特种设备安全风险隐患,杜绝了较大及其以上安全事故发生。
4、做实做细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了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与校准工作,确保了每台加油枪的误差控制在国家允许的误差之内;检定生产、收购企业各类计量器具,确保了贸易结算的公平。同时以质量监督抽查为主要手段,对县内消防产品、电线电缆、污染防治、学生用品等进行监督抽检,并根据省局相关要求和今年市局下达的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计划,联合相关承检机构对电动自行车、建材产品、农资产品、电动自行车电池、消防产品、文具用品、烟花爆竹、电气开关、液化石油气等进行了抽样,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
5、持续开展交通顽瘴痼疾整治。对全县电动车销售门店进行了每周常态化巡查,进一步规范了我县电动车经销门店、摩托车维修店、汽车维修店经营秩序。同时组织人员深入到县城、乡镇电动车销售门店、人口集中地方进行交通顽瘴痼疾政策宣传,督促电动车经营者切实履行责任。
6、深入开展“长江禁捕打非断链”专项行动。按照市场零交易、餐饮零供应、网上零售卖、广告零发布、企业零生产的目标,紧盯市场销售和餐饮消费两个关键环节,突出主体责任落实、登记准入、网络交易、广告宣传、日常监管、案件查办等工作重点,持续打响斩断市场销售长江流域重点水域非法捕捞渔获物的地下产业链攻坚战。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对禁捕退捕工作的认识,营造全社会保护长江流城生态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有效保护了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开展了网络广告市场监管专项检查和执法办案活动,有效规范了广告市场行为。
7、积极开展“禁磷”工作。配合水域环境治理,全力推进洗涤用品污染水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取缔辖区内制售假冒伪劣含磷洗涤用品行为,并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将“禁磷”工作管理纳入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常抓不懈。
四是营造放心消费环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新形势下,我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和全局,着力研究和解决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不断畅通维权渠道,完善消费维权监管体系,提升维权工作的效能。做到消费投诉“快受理、零障碍、快处置、零延误”。开展主题为“守护安全 畅通消费”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向广大群众宣传《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等有关知识以及正确识别假药劣药的方法等。引导广大消费者合理、科学消费,切实提振消费信心。召开了联席会议暨“诚信经营·放心消费”创建工作会议,调整了南县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名单,确保创建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同时组织开展“诚信经营、放心消费”维权宣传进乡村活动,深入推动“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文明消费,切实维护自身的合法杈益。
(四)效益情况
各项指标在县委、县政府的绩效考核全部合格。
(五)预算决算公开透明
整体预算决算在南县人民政府网站公开。
(六)严控“三公经费”
本单位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原则,严控公务接待、公务用车标准,坚决做到“三公经费”预算只减不增,严格执行压减一般行政性支出的规定,经费开支手续齐全,管理规范,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21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为58.68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43.02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15.66万元。
二、部门整体支出或项目实施情况分析:
2021年南县市监局根据本局的工作特色和职能情况,分别对基层管理所和职能股室在综合管理、市场管理、依法行政、消费维权、服务发展、后勤运行、执勤执法车运行等方面进行计划落实。
2021年,南县市监局项目资金实际使用基本正常,共500万元,从大类来分:①政府质量、品牌质量强县工作支出占7%,约35万元;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支出占27%,约135万元;③打击传销支出占11%,约55万元;④市场监管经费支出占33.6%,约168万元;⑤综合管理经费支出占21.4%,约107万元。
2021年,南县市监局对项目资金和其他资金的管理主要通过《财务管理办法》和《联审会签》制度在多个方面管理项目资金,使项目资金在内容上和性质上能按照部门预算的要求进行使用。
三、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通过绩效评价,了解局属各单位工作情况及取得的效果,总结管理经验,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加强财政支出的规范化管理,健全和完善支出项目和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完善预算编制、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以及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应采取的措施等。
(二)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1、根据绩效评价工作要求,成立了自评工作小组,由主管财务的副局长任组长,财务股负责落实本单位自评工作。
2、为检测项目进展与实施效果,根据评价指标对项目的实施结果进行测评,并对项目经费的资金落实、支出、监督、管理的跟踪问效,了解该项目资金使用的过程、结果,判断资金使用是否科学、合理和有效。
3、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在指标设置中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目标与结果比较、投入与效果比较等方法设置指标体系。通过设置指标的实现值、标准值、权值和权值的记分方法的体系来评价每个指标的最终得分,以最终得分来综合评价项目的绩效,并形成绩效评价报告。
4、征求意见。对履行职责情况的公众满意度征求了局属各单位同志意见。
5、评价组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讨论。
四、主要绩效及评价结论
南县市监局履行职责职能,严格按财经法规及制度使用、管理资金,成效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资金使用效益高。表现在:1.保障了职工工资,津补贴和追加工资的及时足额发放,没有出现拖欠职工工资,离退休费用等现象;2.保障了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资金支付正常;3.财政供养人员控制较好;4.资金使用无虚列支出及随意使用现象,无大额现金支付现象。
二是资金使用社会效益好。1.保障了南县市监局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2.保障了“乡村振兴”及新冠疫情等突发疫情的经费开支。
五、存在问题
预算计划与预算执行存在一定的偏差,绩效目标设立不够明确、细化和量化。我单位在部门整体绩效申报时绩效目标的设置质量不高、绩效目标分解不清晰,绩效指标对项目的一些重要工作领域设置还可以更具体、细化、量化,已设定数量指标、质量指标等因上级对我单位下达的计划目标值在实际操作中有所调整,影响项目计划开展和完成情况的偏离。
六、有关建议
1、目前,我县财政监管经费投入不足,其中食品安全、产品质量及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是民生领域的一项重点工作,建议财政给予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配套资金做出硬性要求,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改变预算资金分配的固化格局,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进一步完善单位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共同参与、协调配合的绩效评价工作机制。
2、开展多种形式的讲座和培训,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意识,提高基层单位绩效评价工作水平。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南县市监局2021年度的项目预算资金量比较大,内容比较多,性质比较复杂,因此自评起来,不可能面面具到。
2、南县市监局的项目资金使用,专业性较强,术语较多,因此绩效自评时,表述把握不准。
3、有些项目资金使用后,它产生的绩效交叉关系,我们无法分解,只能笼统进行自评。
2022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