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商务局2021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根据《南县财政局关于做好2021年度预算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南财绩〔2022〕6号)文件精神,我局成立了主任任组长的绩效评价工作小组,对2021年度部门预算整体支出绩效进行了全面综合评价。整体支出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部分,基本支出的评价重点是厉行节约保运转,降低行政运行成本;项目支出的评价重点是规范管理促发展,做到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经相关业务股室全面综合评价,我局在 2021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分为95分。现将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单位基本情况
南县商务局是南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商务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县委关于商务工作的部署要求,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商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局机关现有在职人员35人,离退休人员81人。总编制为32个,其中行政编制为10个,全额事业编制22个。在职人员35人,其中行政编制为13人,全额事业编制22人。所属副科级事业单位县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全额事业编制12个,县市场服务中心自收自支事业编制50个。内设职能股室7个(办公室、市场体系建设股、商贸服务行业管理股、外经外贸股、电子商务股、财务审计股、人事股)和股级事业单位2个(县商务企业服务中心、县对外贸易服务中心)。所属独立核算的副科级事业单位2个(县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县市场服务中心)。
(一)部门整体支出概况
1、2021年部门决算收入1580.25万元,支出1812.64万元,其中基本支出887.78万元,(人员支出796.26万元,占基本支出68.32%;公用经费支出369.17万元,占基本支出31.68%),主要是为保障行政机关管理工作正常运转而发生的必要费用。项目支出647.21元,其中商品和服务支出265.52万元,对企业费用补贴332.70万元等。
2、“三公经费”支出:根据上级要求和遵循厉行节约的原则,今年局机关严格控制了招待费、公车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因公出国(境)费等 “三公”经费支出,2021年“三公”经费支出15.96万元,比2020年压缩了12.94万元。
3、结转结余情况:年初结转结余2656.76万元,本年收入1580.25万元,本年支出1812.64万元,年末结转结余2424.38万元。其中非财政拨款结转结余2424.38万元。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2021年,我县商务和开放型经济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县商务系统主动适应新常态,狠抓招商引资、优供促销(消)和外贸“补短板”工作,不断强化行业规范化管理,全县商务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
整体绩效目标:
1、完善体制机制,突出精准招商,招商引资成效明显;
2、加快平台建设,注重跟踪服务,外贸外经平稳向好;
3、强化优供促销,助推消费创新,社会消费稳步增长;
4、加强行业监管,正规市场秩序,体系建设更加规范;
5、加强干部管理,强化执纪监督,党风、政风建设不断加强
部门整体支出年度绩效指标: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达到全县平均水平;
2、外贸进出口达到全县平均增速;
3、利用内、外资增速达到全县平均水平,并完成市定任务;
三公经费控制及制度建设情况:一是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管理,无因公出国。强化公车管理,积极参与公车改革,建立健全公车管理制度,公车使用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彻底杜绝公车私用现象;严格公务接待,规范接待标准。在招商引资活动中,能严格按照《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益阳市招商引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益阳市招商引资活动管理规定》等要求,严格落实预算开支,严格接待标准,从严控制外出人员和工作经费。同时,结合单位实际修订完善了《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商务接待管理规定》和财务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接待操作规程等相关文件,确保了专项经费的使用和管理符合财务工作政策要求,保证了专项的使用效益。二是厉行节约,提高思想认识,树立节约观念,通过召开厉行节约、杜绝浪费会议,引导和规范全体工作人员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倡导网络办公,促进办公低碳化,充分利用现在网络技术,通过邮箱、QQ、微信、拷贝等方式传送普通文件资料,尽量减少文件印发。注重是常节俭,养成节约习惯,做到“人走灯灭”,下班及时关闭电脑、复印机等用电设备。三是严格执行预决算公开。严格按省财政厅的要求,对部门预决算在网上及时进行公示,接受各方的监督。
资产管理情况:为全面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及时对国有资产进行了全面清理,并对所清查核实后的资产实行专人管理,对需报废的资产报请财政局行资科审批处置。
部门整体支出实施情况:2021年,我局在资金使用上一直按照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收支,资金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按照财经制度的有关要求,做到专款专用,保证资金使用的合规性。资金使用无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商务管理工作,进一步理清部门职责,规范资金管理,强化资金使用效益意识,提升资金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
(二)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为加强我局预算绩效管理,不断提高财政资金配置和使用效益,我局及时成立了预算绩效管理自评领导小组,由一把手郝文辉任组长,分管副局长张伟任副组长,财务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专门负责本次绩效自评工作。自查工作中坚持以绩效考核的各项文件精神为指导,以整体绩效支出为内容,对各项支出的质量指标,数量指标,对指标内容进行一一的评价考核打分,从考核结果来看,通过全局干职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三、主要绩效及评价结论
(一)招商引资
我县共签约34个项目,合同引资20.52亿元。预计全年引进省外境内资金26.4亿元,引进域外省内资金1.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5万美元。引进500强企业两家,分别是海王医药和正邦生态养殖项目。上报新签约项目27个,新开工项目29个,新投产项目21个;其中重大在谈项目转化为三新项目10个。省级重大项目4个,总投资额20.7亿,已到位资金18.7亿,资金到位率90.34%;项目履约率和开工率均为100%。
以医疗健康产业为重点招商产业,推动医疗健康产业的“外延内联”,10月份在浙江宁波主办医疗健康产业园专场推介会,现场与12家企业签约,签约金额达12.4亿元。成功引进了国内医药健康领域的“领头羊”海王集团、德荣医疗、吉华医药等一批优质项目,宁波医疗器械产业抱团转移项目等正在洽谈合同细节。
(二)内贸
1-12月份,全县共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9亿元,高于全市平均增速0.1%,全市排名第三,较去年同期增长17.2%。
举办了益阳市消费促进季暨“惠聚湘鄂边·乐购南洲城”南县第二届购物节活动,以“畅购南县”“寻味南县”“红色南县”3大板块和7大主题活动,分别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南县参加节会活动的门店商铺共29000家、3900余种商品,10家建筑企业12个楼盘、8家汽车销售公司30多个汽车品牌参与;线上线下累计参与人数达320万人次。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1亿元,同比增长42.8%,居民拉动经济增长效果显著。
(三)外经外贸
目前我县共有自营进出口资质企业20家,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91亿美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6%。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总额420万美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4.77%,同比增长12.34%,增速全市排名第一,完成进度全市排名第二,年底预计完成443.16万美元。
积极宣传各类展会活动,组织企业参加进博会、中非经博会、国际消博会等展会活动,并在疫情背景下助力我县外贸企业克服国际市场困局,支持企业多渠道拓宽市场,联通国内国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
(四)电子商务
1-12月电商交易额33.5亿元,农产品上行8.3亿元,到12月底全县电商交易额达33.5亿元,其中农产品上行8.3亿元。
2021年,全县电商销售农产品零售额2.93亿元,达到我市电商交易额的平均水平。获市电商直播大赛第二名;
(五)商贸流通
积极组织全县餐饮企业、“湖南老字号”企业参加中国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电子商务博览会,“南县稻虾米”获组委会金奖并进驻华东市场,以线上线下的方式促销实现订单1966万元。全县420家餐饮企业、门店开展“稻花香里说丰年—国庆大直播”暨“‘味道湖南’益阳味道南县美食季”活动,线上线下推介南县美食,编写《味道湖南.南县美食》。持续推动家政企业和家政人员的信用信息录入工作,2021年全县新增1家龙头企业、221人录入信用平台。
四、存在的问题
(一)社零。本年度由于克明食品有限公司的退出,商贸流通税收锐减,从1月到12月税收排名在益阳市一直垫底,12月份益阳市商贸流通税收平均增速为正增长,而我县的商贸流通税收增速-10.55%,直接影响了社零增速的排名; 12月份商贸流通税收仍然处于低位,截止到12月31 日商贸流通税收入库728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58万元(其中克明减少1869万元),估计排名靠后;由于税收排名不理想,平台数据失去支撑力,以致本年度社零排名靠后,如果第四季度税收排名不能拉上来,将直接影响本年度社零排名。
(二)招商引资。一是职能没有有效转变。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着职能交叉以及空白管理的问题,在工作中往往以管理替代了服务,以审批替代了指导,从而直接影响要素保障水平和营商环境。二是缺乏专业人才队伍。专业招商人员培养困难,人才流动性较大,管理体制单一化,招商工作方式与手段存在诸多不足,导致招商引资授权不当、决策不足等问题逐渐凸显。三是项目承载能力不够。受土地规划、供地、征拆、基础设施等要素制约,影响项目落地。四是引进外商直接投资难。我县存量外资企业过少,目前仅3家,新引进1家(湖南煜丰科技有限公司),而受汇率影响和结汇时间的影响,往往外资注入我县时出现资金亏损,企业外资转入积极性不高。
(三)外贸。一是规模小,产品少。我县仅有20家拥有自营进出口资质的企业,规模小,经济外向度低,产能受限,出口规模难有大的突破。出口产品比较单一,产品品牌优势不凸显。二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我县部分外贸企业原材料无法正常购进,部分外贸进出口企业订单取消,人货出境困难重重,严重影响了我县外贸工作发展。
五、有关建议
(一)强化绩效管理意识
进一步强化绩效理念,将绩效管理理念贯穿于资金分配到资金使用全过程,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强化专项资金管理,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提高财政预算标准
当前执行的公用经费预算标准太低,远远不能满足预算单位维持工作正常运转的需要。办公经费中的差旅费、接待费、水电费、物业管理费、维修维护等支出项目,由于业务工作情况和物业情况不同,建议结合部门实际,科学的制定和提高预算标准,同时,财政增加投入,为单位正常运转提供有力保障。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南县商务局
2022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