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人民政府关于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及洞庭湖专项督查反馈意见第5号问题、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第13号问题整改完成情况的公示

发布时间:2020-11-27 08:57 信息来源:南县人民政府 作者: 浏览量:
字体:

我县已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及洞庭湖专项督查反馈意见第5号问题、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第13号问题整改,现将整改情况公示如下:

一、反馈问题

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及洞庭湖专项督查反馈意见第5号问题:益阳市水环境质量相对较差,2017年湖南省345个省控以上地表水考核断面中,益阳市大通湖断面是唯一一个劣V类水质断面。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第13号问题:益阳大通湖水面面积82.7平方公里,是洞庭湖区最大的内湖,2012年申报为国家良好湖泊,并得到2.3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支持,要求水质目标保持Ⅲ类以上。2013年湖南省政府批复大通湖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方案,要求对湖内围网养殖逐步清理取缔。但益阳市大通湖区对大通湖天泓渔业股份有限公司围网养殖监管不力,企业大量投放饲料、肥料,造成湖水质从2013年Ⅲ类下降为2016年劣Ⅴ类。

二、整改时限

2020年12月31日。

三、整改措施

(一)编制《大通湖南县流域水质达标方案》。

(二)加强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乡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2019年12月31日前,完成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全面开展大通湖流域5个乡镇农村改厕工作。

(三)依法退出畜禽水产养殖。2019年12月31日前,完成大通湖沿线1000米范围内精养鱼池转型和大型养殖退出。

(四)开展垃圾治理。持续开展河湖沿岸垃圾清理工作,清除陈年垃圾。完善村镇垃圾收集中转设施,建立日常保洁机制,确保生产生活垃圾规范收集处理。采取有力措施,禁止向大通湖和通湖渠道倾倒垃圾。

(五)开展清淤清废行动。强化系统治理、区域联治,加强清淤清废工作。疏浚中小型渠道349条、共415公里。

(六)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科学推广“稻虾共生”种养模式。

(七)做好禁航禁捕工作。加强大通湖日常监管和周边巡逻巡查,完成“雪亮工程”探头联网使用,严厉打击非法航行、非法捕捞行为。在重要入湖口设置行船障碍物,实施硬隔离,防止非作业船舶进入大通湖。

(八)加强生态修复。推进湖内生态修复和入湖口人工湿地建设,统筹做好“退林还湿、退养还清”“清理沟渠塘坝淤泥、清理僵尸船”“禁矮围网围、禁非法采砂”等工作。

四、整改措施完成情况

通过整改,已达到整改目标。具体完成情况如下:

(一)编制完成《大通湖湖泊南县流域水质达标方案》和《大通湖南县流域水环境治理实施方案》,明确了大通湖南县流域水环境治理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

(二)截污攻坚方面。一是大通湖南县流域内5个乡镇均建成污水处理厂均建成并投入使用,处理能力4050吨/天。二是推进农村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河口集镇等3处污水处理站均建成并投入使用,处理能力410吨/天。三是积极推进农村改厕,已完成23657个。四是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启动南县畜禽养殖粪污治理整治提升工作,制定并下发了《南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流域内47户畜禽养殖户整治提升工作已基本完成;拟定畜禽养殖专业户“一户一策”粪污治理方案,需要进行粪污设施改造升级的62户畜禽养殖专业户,已完成52户粪污治理设施改造,另有10户已经退养。

(三)大型养殖退出方面。一是严格执行养殖退养政策。2017年12月底前关停退养大通湖沿线1000米范围内畜禽禁养区19户规模畜禽养殖户,拆除栏舍面积近7000平方米。二是推进精养鱼池塘退养,临大通湖1000米范围涉及我3个乡镇11个村603户共有精养池塘11154.48亩,已经全部完成退养。

(四)垃圾治理方面。一是继续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整体服务外包,实现农村卫生保洁有设施设备、有治理技术、有保洁队伍、有资金保障、有监管制度,目前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市场化率达100%;二是沿线5个乡镇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已全部建成投入运营, 加强乡镇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和农村村级垃圾集中点的运营管理,做到农村生活垃圾能及时收集、清运和处理。

(五)清淤清废方面。一是开展沟渠疏浚,完成中小型渠道疏浚349条、共415公里。二是以落实“河(渠)长制”为主要抓手,大通湖沿线各乡镇均建立沟港渠道水面漂浮物清理长效保洁机制,及时清理水葫芦等水面漂浮物;三是大通湖沿线各乡镇采用“钢管+铁丝网”、槽钢拦网的方式完成19处入湖口二级、三级拦网设置。

(六)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面。实施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和绿肥种植工作。强化稻虾养殖尾水的监测,开展稻虾养殖田水质和底泥(土壤)环境质量、养殖尾水排放及养殖田周边水环境监测工作。

(七)全面禁捕方面。一是落实“雪亮”工程建设。在入湖口新增视频监控点位12处,接入“雪亮工程”,明确了专人开展视频巡查值守,实时监控、打击入湖非法捕捞行为。二是大通湖周边部署了3个派出所的警力,建立了日常态化巡逻机制,重点对大通湖周边非法捕捞、禁航禁捕进行处置。

(八)生态修复方面。实施大通湖南县流域通湖沟渠生态修复及入湖口人工湿地项目建设,采取种植绿狐尾藻、菖蒲、美人蕉、苦草等净水植物和设置生态浮床的方式完进行生态修复;通过建设生态布水渠、湿地泡等方式构建河道走廊型湿地。

五、主要成效

根据大通湖水质的监测结果显示,2019年以来,大通湖水质已稳定退出劣Ⅴ类,水质正在进一步改善中。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组织调度。继续加强组织调度,严格按照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大通湖治理工作的进度安排,完成各项治理工作任务。

(二)推动项目建设。一是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努力争取上级专项资金,通过项目建设推动大通湖水环境治理工作;二是着手推进农田型湖泊缓冲带、河滨缓冲带和农田面源拦截工程的建设,解决农业面源污染的问题。

(三)加强监管执法。继续加强对排污单位的排查力度,重点加强对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畜禽养殖粪污治理设施的监管,确保其设施正常运行,对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立即要求整改到位。

 

 

南县人民政府  

2020年11月2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