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仰之向南县捐赠《柳林传》系列书籍
在4月22日举行的南县第二届全民阅读暨2025年“护苗·绿书签”进校园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著名作家周立波孙女周仰之向南县捐赠了由其父周健明所著,以南县为主要背景的《柳林传》系列书籍,进一步丰富南县的文化资源,为传承本土文化增添了一抹亮色。
仪式现场
周立波是益阳籍著名作家,曾任湖南省文联主席,荣获斯大林文学奖,代表作《暴风骤雨》《山乡巨变》所流淌的文学琼浆,滋养了新中国几代人。其子周健明子承父业、笔耕不辍,同样紧紧围绕农业农村农民做文章,代表作《湖边》《柳林传》所散发出的芬芳,成为新时期人们喜爱的精神食粮。尤其是《柳林传》,对南县而言有着特殊意义。
“我父亲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南县,他非常喜欢在南县工作生活的经历,离开南县后便以那段经历为背景写下了83万字的长篇小说《柳林传》。”周仰之说道。
《柳林传》追踪着主人公杨青林的足迹,围绕柳林垸的变革历程,勾勒出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洞庭湖区生活的风貌,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与史料价值,再现了一个时代里农村生活的变迁。
“接着连年大丰收,湖乡变得丰衣足食。1956年比较宽松,我又萌发了创作的欲望,辞去了编辑职务,在山区跑了一圈以后,又重新回到武圣宫,住在农民谭少其家里,参加了农业社的活动。熟识的老人都在,对我的态度热情,依旧喊我叫小老周,来往十分密切。我感到这是武圣宫的黄金时代,人们心中充满喜悦,每晚都听到武圣宫剧院的丝竹声,还听见村剧团的锣鼓声。变化最大的是妇女,同工同酬有了自主,她们变得更加豪放,田间充满了清脆的笑声。”
——《柳林传》节选
周立波、周健明这对文豪父子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农民的大爱也传承给了周仰之,本次她所捐赠的书籍除了100册《柳林传》,还有她自己所著的《人间事都付与流风:我的祖父周立波》6册、《梦思故国静听箫》6册、《斯人已远》6册。
在南县阅读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现场,周仰之还与学生代表进行了互动交流,分享了自己的写作经历和阅读心得,鼓励学生们要热爱阅读,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我觉得,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写作爱好,应该给他们更多的自由空间,以兴趣为导向,让他们自由写作和阅读,而不是只选定一个类型或者一个方向,这样才能培养出好的写作人才。”周仰之表示。
当本土作家笔下的故事回归故土,其意义远超文字本身。这场捐赠犹如投入洞庭湖的文化石子,激起的涟漪正层层扩散,引导人们在书香浸润中寻到来路与归途,将湖湘文化传承好发展好,讲好新时代的南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