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运河我的歌丨人物之五:舍身堵坝护工场
他昏迷了大半天,苏醒后的第一句话却是“坝堵住了没有?”50年了,回忆当年开挖运河的场景,胸前佩戴着党徽的胥辉仍然激动不已。稍作停顿,他望着远方,眼里噙了泪花,喃喃地说:“那真是激情的岁月啊。”
胥辉向采访人员讲述抢险经历 肖跃摄
是啊,那是激情的岁月,那是奉献的岁月,那是青春闪光的岁月——
1975年12月8日凌晨4点,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气温下降到-4℃。厂窖工地的拦水坝突然被排渠里的渍水冲垮了,溃口一丈多宽。汹涌的渍水从两米多的高处,向排干不久的哑河倾泻而下,横在溃口的三只小船也被激流冲走。眼看六个兄弟连队的工场和邻近的三岔河公社工地有被水淹没的危险。
“险情就是命令!”西伏连(今西福村)连长胥辉闻讯后,立即带领47名民兵奔向溃口。他一边高喊:“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跟我来!”一边奋不顾身带头跳进刺骨的冰水里,将20多米远的三条小船推着逆流而上,想用船堵塞溃口,挡住激流。但水流湍急,三条船像梭子一样又被冲走。情况十分危急,怎么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胥辉一边自我鼓励一边再次奔向船只。当时,风越刮越猛,雪越下越大,齐肩深的冰水从头上盖过,冻得牙齿咯咯响,两腿也不听使唤,每推进一步,都极其困难。船快到坝边时,他已经支持不住了,但他死死地用肩膀顶着船帮,一寸一寸把船推到溃口处。在他的影响下,20多名民兵一齐下水,稳住船头,抓紧打桩填土。附近的民兵和当地群众也从四面八方赶来支援抢坝。经过一番紧张的战斗,终于堵住了溃口,保护了工场。可是,在冰水里搏斗的胥辉,被战友拉上岸时,已经昏迷了过去。换衣、灌姜汤、打强心针,民兵丁德良光着膀子用自己的体温捂着他冻僵的身体……到第二天中午,胥辉才苏醒过来。由于风寒入骨,水流冲击,引发了胃痛、眼睛痛,但他全然不顾,当天下午又投入战斗中……
胥辉采访图 肖跃摄
时间飞逝,昔日风华正茂的“胥连长”虽已年满80周岁,但他的心始终昂扬向上:“看到运河给南县带来的变化,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