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干部群众防汛抗灾纪实(五)

发布时间:2024-07-06 16:45 信息来源:红 网 作者: 浏览量:
字体:

南县中鱼口镇:人大代表开展农技服务 助力护好汛期“粮袋子”

查看稻田排水、水稻生长和水稻病虫害等情况。

  红网时刻益阳7月5日讯(通讯员 易啸)连日以来,受强降雨和上游来水影响,藕池中支南县中鱼口镇水位进入警戒线,该镇干群紧张地投入到防汛抗灾工作当中。通晓农业技术的人大代表们活跃在田间地头,带领农户打响汛期农田“保卫战”。

  在中鱼口镇育新村大户孙继武中稻种植基地,县人大代表陈柏华在田里与种植户查看稻田排水、水稻生长和水稻病虫害等情况,详细了解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发放农情资料,现场进行答疑解惑,指导种植户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持续降雨对农作物带来的不利影响。

  “眼下水稻正处于生长重点时期,汛期帮助群众进行田间管理非常有必要,人大代表为人民,在关键挺身而出是理所应当的。”陈伯华表示,下一步,会主动到各村开展走访摸排,深入了解当前农户的困难,积极帮助群众渡过难关。

  农业技术领域的人大代表只是中鱼口镇众多人大代表参与防汛一线工作的缩影,进入汛期以来,全镇50余名人大代表响应中鱼口镇党委、政府的号召,发挥特长优势,坚守在大堤一线,主动参与汛期巡堤值守、清基扫障、查险找险、后勤保障等工作当中。

南县明山头镇:拉网式排查全方位守护防汛“安全堤”

拉网式查险排险。

  红网时刻益阳7月4日讯(通讯员 欧阳铮子 陈典儒)“报告,这里漏水了,大家快过来!”7月3日傍晚,南县明山头镇丰安坝村党总支书记杨柳正组织当值人员对所负责的防汛堤段进行拉网式查险排险,查险人员严志兵突然发现有一处正在漏水,立即大声报告。

  一大队工程员汤凯接到报告电话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经过仔细勘察,发现该处漏水是由一根水管破裂引起,立即采取措施修补漏水处。得知真相后,大家都松了口气。从发现险情到处置完毕,用时不到一个小时。“这种地毯式的排查一定要仔细看,每一处都不能放过,要用铁锹拨、用脚探,在险情面前容不得一丁点马虎。”杨柳拍了拍胸口平复好心情说道。

  据了解,自防汛工作开展以来,明山头镇积极应对汛情,稳步推进防汛工作,组织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群众每日定时开展拉网式摸排工作。大家手拿锄头、铁锹等工具,由老手带领新手,一边查险排险一边传授经验,及时排查堤坝是否有漏洞、裂缝、管涌等各类险情,并做好相关应急准备,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巡堤查险是当前防汛工作的头等大事,我们要做到险情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处置,用实际行动加固防汛‘安全堤’。”该镇党委书记刘慧坚定地说道。

  下一步,明山头镇将持续开展24小时不间断拉网式、地毯式巡堤查险,做到巡堤查险全覆盖,全力以赴开展防汛救灾工作。

南县武圣宫镇:暖心转移筑防线 心系群众显担当

转移群众。

  红网时刻益阳7月4日讯(通讯员 欧晓军)“我不走!跟着你们去敬老院太麻烦,家里也没人看管。”“鲁姨,这次汛情比较严重,水已经蔓延到家门了,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我们这次来,一定要把您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希望您听从安排。”这是7月4日上午9点,发生在  武圣宫镇等伴洲村监测户鲁春香与村干部史静的对话。

  近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天气形势,武圣宫镇提前谋划,周密部署,全面加强防汛应急体系建设。在强降雨来临之前,镇、村两级干部深入一线,对地势低洼、基础设施薄弱的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特别是对危旧房屋及低洼地带居住人员进行重点摸排,并实施提前转移安置措施。

  据统计,本次防汛行动中,武圣宫镇共安全转移群众8人,其中3人被妥善安置在敬老院等避灾点,另有5人通过投亲靠友方式得到安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