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窖镇: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 助力村集体经济“破茧成蝶”
厂窖镇: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
助力村集体经济“破茧成蝶”
西洲村位于厂窖镇西南部,是湖南省农业厅稻油轮作示范基地,村总面积6768亩,耕地面积5519亩。多年来,该村集体经济收入仅依赖于集体资产租赁所得,收入微薄。2022年,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该村成立了“西洲村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通过农机服务培育村集体经济新增长点,半年已创造集体经济收入7万余元,村集体经济焕发新的生机。说起如何成功利用农机服务挖到村集体经济的第一桶金,西洲村有自己的制胜法宝。
找准发展道路,用好帮扶“政策包”
西洲村党总支部多次组织本村“两委”班子成员、致富能手外出参观考察学习,详细了解各个致富项目的运行模式、投资发展、市场前景以及经济效益情况,积极探寻符合西洲村村情的致富发展之路。通过广泛考察调研,村“两委”组织致富能手召开座谈会,通过立足村情实际,深入探讨研究,最终提出把组建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第一步,启动资金要求不高且有机会争取到项目支持,既有市场前景又可以更好地满足本村及周边广大农户的生产需求。确定发展方向后,西洲村借助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与财政涉农资金的补助政策,争取项目资金48万元,购置收割机3台、旋耕机1台,正式成立“西洲村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以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为本村及周边村组居民提供农作物收割、土地翻耕等农机服务。
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发展“新模式”
为规范西洲村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管理,保障合作社健康长效运行,源源不断地为村级集体经济“输血”,西洲村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确定了“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村党总支部制定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章程、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合同、收益分配方案等,建立健全了合作社经济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和使用。由村党总支部安排“两委”班子成员负责农机的管理和维修保养,从本村党员组长中选派“好手”培训成为农机技术“能手”,在提供农机服务时明确由组长、农户、机手三方签字确认服务面积和价格,充分保障村集体、村民、机手三方利益。将农机专业合作社运行情况纳入村民议事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议事日程,收支情况按季度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以“党建引领”护航合作社运行,使党员、群众切实参与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中来,成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中坚力量。
为了快速打开农机服务市场,合作社决定将服务费价位较市场行情下调5-10元/亩,并通过召开群众代表大会、屋场会、利用“村村响”广播等对农机合作社的服务项目及费用进行广泛宣传,号召村民支持村集体经济产业。合作社通过价优物美的服务迅速得到了村里农户的踊跃支持和认可,许多村民还会向周边村镇朋友推介本村农机服务团队,合作社订单供不应求。
西洲村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从5月成立至今,已累计为农户收割农作物1907亩、翻耕农田354亩,收入达14.29万元,提供就业岗位4个,发放工资2.62万元,除去燃料等成本开支,净收入达7.12万元,在加快推进整村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收入、切实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等方面展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村党总支书记曾国辉介绍,今年农机服务合作社启动时间较晚,推广面积不足,待进一步扩大推广后,年收益有望达15万元以上。接下来,西洲村计划将合作社收益的30%用于扩大再生产,50%用于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以及优秀学生奖励、重点人群慰问等,以所赚所得回馈村民,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形成良性循环,共同助力乡村发展。
众人拾柴火焰高,半年来,西洲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借助上级党委帮扶力量,团结党员、群众,走出了一条“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富民强村路。未来,西洲村村支两委将继续孵化壮大集体经济之“茧”,以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为支点进一步开拓致富道路,让群众搭上致富快车、共享发展红利,使西洲村真正完成乡村振兴的“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