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港市村:建设家园“一呼百应” “彩虹积分”“兑”出美好生活
自村(居)民代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开展以来,南县青树嘴镇沙港市村坚持党建引领,把此前创新推出的积分制模式与村(居)民代表工作相结合,升级为“彩虹积分”“德育银行”,实现建设家园“一呼百应”,基层社会共建共治共享。
渠道清淤现场
“四组附近沟里有不少水葫芦......”在沙港市村第四村民小组,村民代表朱胜利耐心地编辑着微信,并将在日常巡护中发现完成清淤后渠道长出水葫芦的情况拍照发送到联户微信群。不到15分钟时间,附近的二十几名村民就带着捞网、钉耙等打捞工具自发来到现场,顶着烈日开展水葫芦清理工作。
一段话、几张图就“一呼百应”的现象,自村(居)民代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开展以来,在沙港市村很是常见。“我作为村民代表,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日常巡护,主要就是看我负责的片区有没有脏乱差的现象,或者谁家里有什么困难。村民们都非常支持我的工作,每当我把一些问题反馈到群里,村民们尤其是党员都会自发赶来帮忙。”朱胜利说道。
积分超市
这都源于沙港市村被确定为南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示范村(区)时,村委会通过“屋场户长会”凝聚群众智慧,创新推出的积分制模式,即群众可通过回收农业投入品废弃物获取积分,再到村部的积分超市兑换各种商品。这一举措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积极性,仅2022年下半年,沙港市村就有近700人次参与废弃物回收和积分兑换,村容村貌因此得到极大改善,获评市级美丽乡村。
随着村(居)民代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推进,沙港市村积极做好结合文章,进一步拓展了积分制模式的内涵,将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与村规民约、公序良俗相结合,量化为分值,创立“德育银行”制度。并就村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另设“彩虹积分”,把履行代表义务、履行岗位职责、发挥带头作用等方面内容量化为4大项60款的考评指标,每月在红绿黄彩虹三色评议榜上公布村民代表履职积分。
村(居)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积极履职获取积分,村民通过互帮互助同样获取积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格局逐步形成,也进一步推进了沙港市村乡风文明建设。过去村民都各人自扫门前雪,现在都争着抢着当好人做好事,总怕评分太低,面子上过不去,担心家风不好会“影响”乡风,真正实现“小积分”激发“大能量”、促推“大治理”、兑出“大文明”。
沙港市村驻村第一书记徐沙表示,“将进一步创新积分管理制模式,以党建引领、村(居)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为抓手,让广大群众真正成为文明风尚与基层治理的推动者、受益者、评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