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鱼口镇:冬藏时节冬瓜“俏” 质优价好产销“热”
“这种墨宝系列冬瓜,皮硬肉嫩个头大,10月成熟后,可以一直采收到来年元月,不用单独建仓储存,有订单直接在地里采收后运到市场或者加工厂即可。”11月28日,在南县中鱼口镇艳洲村的千亩冬瓜种植基地内,负责人廖正平正在地里察看最后一批即将采摘外运的墨宝冬瓜,处于冬藏时节后,冬瓜的线上线下订单暴增,价格也一路上扬,廖正平打算将最后这批冬瓜分等级、错时段发货,提高冬瓜整体产出效能。
采摘墨宝冬瓜
今年58岁的廖正平,从事墨宝系列冬瓜种植已有20余年。由于肯干、肯钻研,20年的时间内,他在冬瓜种植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南县土壤、气候条件的种植技术,也正是靠着这一“独门绝技”,使得基地内的冬瓜产量逐年攀升,亩产量最高时达到了2.6万斤,单个冬瓜重量更是突破了95斤,他也因此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冬瓜种植“土专家”,省内外不少冬瓜收购商和食品加工企业慕名前来签订合作协议。
墨宝冬瓜装车发货
为了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廖正平在完成了自己1000余亩种植面积的基础上,还带领周边村镇的近10余户农户种上了冬瓜,并为其常年提供种苗、技术、植保、收购、代销等服务,让农民产销均无后顾之忧。
“成色不太好的冬瓜,遇到雪天,在地里容易烂,所以我们现在将它们都筛选出来,采摘、装车后,统一发往食品加工厂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的整体产出率。”除了拥有较成熟的种植技术外,对于提高冬瓜整体销售额,廖正平也有着自己的一把“小算盘”。结合现有的销售网络、市场需求、时令需要和冬瓜产出特点,他将不同个头、不同成色、不同成熟批次的冬瓜进行了精细分类,按不同的市场需求主体,精准发货,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以普通冬瓜亩产值估算,廖正平的冬瓜亩产值涨了近三倍,今年基地总产值有望突破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