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鱼口镇:水塘综合种养助农增收

发布时间:2020-03-26 14:48 信息来源:南县人民政府 作者:彭辉虎 李卓林 浏览量:
字体:

人勤春来早,春种正当时。3月25日,在南县中鱼口镇菱角湖村,村民们正忙碌着将一节节无伤无病、藕节粗壮、苫头完整、尾梢齐全的种藕,栽种到水塘里面,露出顶芽和侧芽。“莲藕多在3~4月上旬栽种,现在气温上来了,要抓紧时间埋下种藕。”该镇保红藕虾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致保笑着说道。

孙致保是安徽人,2012年千里迢迢来到南县,承包连片水域和稻田进行特色种养。目前共流转土地2300余亩,大力发展藕、虾、鱼套养,拥有“菜藕+乌鱼、鲫鱼、泥鳅”300亩、“藕尖+小龙虾”1100亩、“菜藕+小龙虾”900亩。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周边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贫困户不仅可以分得每亩600元的流转费,还能在合作社长期稳定的“上班”,赚得一笔不菲的收入。

“合作社长期有事做,很多之前外出务工的村民,在合作社找到了合适的岗位。”已入乡随俗的孙致保,普通话中明显带着当地的腔调。他介绍,合作社套养与南县其他稻虾季节性错开,其他地方的稻虾结束之后他们才开始取虾,而5月份的时候,鲜嫩的藕尖市场上非常紧俏,到了10月份到次年4月,则是连续的采藕,采藕工人正常情况下能采到2000多斤,日赚600余元。

“在家一年下来,也能赚5万多,比外面打工强太多了!”正在水塘中埋种藕的村民蔡元良得意地说道,采藕尖、捕虾、挖藕,他都能干,在家里开支比外面小,赚得的钱基本都能存起来,辛苦点也是值得的。保红藕虾种养专业合作社去年吸纳附近周边农户近40人就业问题,实现当地农民务工收入近200万元。

眼下,又是一年春天开始,蔡元良望着刚小心翼翼埋下的种藕,犹如看到了自己日子越过越红火的希望,做起事来也是格外地充满了劲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