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圣宫镇:社区防控办法多 群策群力效果显

发布时间:2020-02-18 11:27 信息来源:南县人民政府 作者:崔雯 浏览量:
字体: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社区成为了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而农村社区又因为其性质特殊,使得疫情防控工作更具复杂性。南阳社区作为武圣宫镇唯一的社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高招频出,工作人员、志愿者、党员齐上阵,众志成城,形成了群策群力、联防联控的强大合力。

电话、登门两手抓,人员摸排全覆盖

“您好!我是武圣宫政府的工作人员,大数据显示您曾经到过湖北,可以说说详细情况吗?....”2月16日,武圣宫镇青年干部欧晓军又拨通了一个返乡人员的电话号码。

从防控疫情始,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就根据通讯公司反馈的大数据,逐个拨打电话询问信息,多一份细致、多一点耐心,尽量将信息掌握到最全面。但考虑到个别群众可能隐瞒返乡情况,造成底数不清形成防控漏洞,镇党委、政府组织开展实行拉网式排查,召集社区和站所工作人员逐户上门登记居民信息,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这样的方法使得人员排查实现了全覆盖、信息掌握更细致,个别居民接触过返乡人员、个别家庭曾经有过湖北亲戚来访等相关信息也被汇总。电话摸排、入户登记信息最终与镇中心卫生院反馈信息进行比对、实时更新,从而全面的掌握南阳社区人员状况,特别是重点摸清了需要居家观察人员的身体状态和生活情况。截至2月17日,南阳社区共摸排出湖北返乡人员26人,其中武汉地区返乡人员15人,其中有26人已经观察超过14天以上并解除隔离观察,无人离开武圣宫镇。且没有出现过1例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您一定多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情况及时报,早治疗早痊愈。”“家里有没有口罩?给你们几个,这个是在外出购买生活所需时用的,如非必要不要出门。”无论是电话摸排,还是入户排查,工作人员总是不忘多关心一点,多叮嘱一次。

党员当旗帜,群众齐上阵

一清早,田国喜和杨志福这对好搭档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他们分头行动,对各自的责任区域开始消毒,人员进出较多的几家超市、农贸市场、集中安置区,还有社区的大街小巷、犄角旮旯都能看到他们身影。一天两次的消毒作业,背着的不仅是厚重的设备,更是消毒灭菌的重任。

田国喜和杨志福只是南阳社区党员代表的一个缩影,还有许许多多的党员在这种关键时刻,挺在防控工作的第一线。有家人患病却主动请缨值守南阳桥卡口的麻望华和王学兵,有身患残疾却走遍社区角角落落的许传真,有不让须眉坚持值守的女党员余兰菊......

正是因为有党员带头行,越来越多的群众也不甘落后,主动请缨,走到了疫情防控工作的最前沿。退休工人郭金娥和贫困户刘卫群也成为了一对搭档,他们俩主动报名参与社区的防疫志愿服务,每日戴上红袖章,站在鲜红的党旗下,值守着武圣宫镇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守卫着家园。

如今,南阳社区的2个主要出入口和3个主要居住小区均实现了24小时封闭式管理,由志愿者和党员共同值守,出入登记、体温检测、宣传劝导……“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路线在这里得到了充分践行。

小喇叭大作用,宣传死角被破解

“不要出门溜达!不要扎堆聊天!不要集中晒太阳!”响亮的喇叭声打破了武圣宫镇南阳社区的宁静。每天一大早,社区干部汤国秋和党员许传真就会带上宣传小喇叭开始“走街串巷”,小喇叭里循环播放的防疫知识换成了简单的三短语。经过一场风雪,暖阳高挂,社区的居民们宅了这么许久,心又蠢蠢欲动了。“社区没有装大喇叭,个别群众的自觉性又不高,所以我们就想到了用小喇叭走街串巷搞宣传。小喇叭机动性强,宣传人员也是巡逻队员,可以根据现场情况随时更换宣传内容和劝导内容。”南阳社区的支书高绍良说。

“......到处游走,极有可能涉嫌故意传播新型冠状病毒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最高判刑死刑”“父老乡亲听我说,安全防疫记在心......”另一边,南阳社区的其它小喇叭也开始进行防疫知识普及,这是一支由武圣宫镇青年干部组成的突击队。有的手举着文化站借来的小喇叭,有的手托着平时欣赏音乐的小音箱,十八般工具齐上阵。

“小喇叭巡逻队”一直游走在中心广场、生活超市、农贸市场、大街小巷中,只为把防控疫情宣传知识送到每家每户,全力覆盖着社区疫情防控的角角落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