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鱼口镇:特困供养户的“疫”点心意
2月12日清早,一辆多日不见的老旧三轮车仍像疫情蔓延前一样,停在育红村村部前坪。车上下来的老人边走边摸索着衣服内里口袋掏出一个报纸包,走到村里的爱心捐赠箱前,他打开报纸,里面是厚厚的一沓面额不等的人民币,“我想捐1000块钱。”老人说道。
这位老人叫夏毛清,年逾七十,是育红村的一名特困供养户(五保户)。夏老平日里生活十分节俭,烟酒不沾,住的是政府帮建的房屋,穿的是别人送他的旧衣裳。每月虽有固定的特困供养金405元,老人却从没有过“等靠要”的思想,一辆老旧三轮车、一捆捆新鲜蔬菜,就是他“老年奋斗史”的全部。无论风霜雨雪,烈日炎炎,他总会开着三轮车在村里转悠,将自己园子里种的一点瓜果蔬菜卖给有需要的村民,有时蔬菜卖不起价,一天下来赚10来块是常事,幸运的话一天能有20来块。
当他几乎将全年的卖菜收入都拿来捐赠的时候,育红村村干部们感动之余又于心不忍,他们劝老人留着这点积蓄以备不时之需,不愿意接受老人的捐款。年逾七十的老人却发起了小孩子脾气,执意要捐,他说:“政府每月帮我发钱,用着足够,捐款是我自己挣来的,以后也还可以继续赚,这种时刻我想尽自己一份力量。”但其实大家都知道,因为疫情影响,村民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出入,老人家今年的“赚钱之计”恐怕要耽搁数月。几个回合之后,村干部们拗不过他,只好接受了老人的捐款,私下里悄悄商议,今年一定想办法多关照他。
生活的艰难和困苦从来不会磨灭一个人高尚的品格。在中鱼口镇组织的抗击新冠肺炎社会捐赠活动中,涌现出了很多像夏毛清老人这样无私奉献的人。他们身居偏隅,一生清寒,却情系疫区,心怀博爱,尽己所能延续着这场“爱的接力”。据悉,截止当前,中鱼口镇接受社会爱心捐赠数额已逾40万元,预计将超60万元。“镇域13个村,每村都在踊跃捐款,一分一角代表的都是我们中鱼口镇老百姓的真心实意”镇党委书记谈悝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