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运河我的歌丨南茅运河工地生活杂忆(二)

发布时间:2025-03-13 08:30 信息来源:南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作者: 浏览量:
字体:

跟随领导走工地

  第二天清早,我带了简单的洗漱用品赶往运河工地。等赶到牧鹿湖公社工地,老远就看到王美成书记、刘应元指挥长正与牧鹿公社指挥部的领导交谈。旁边站着王书记的秘书李庆厚。见我走近,刘指挥长赶紧向王书记介绍:“这是县文工队的笔杆子马永森。”王书记连忙说:“我们是老朋友了, 欢迎你的加入。”

  我们一行从来来往往的民工队伍中穿过。王书记边走,边与民工们打招呼。接着就询问牧鹿湖工地的出勤情况,有什么困难与问题?牧鹿公社指挥部的负责人一一作答,并表示没有什么困难,请领导放心。

运河工地场景 易晖摄

  来到九都公社的工地,这里已经遇到了黄泥硬土层,他们开始用羊角锹代替锄头挖土了。其它地段可以一挖两挑,他们这里两挖一挑都赶不赢。王书记上前看到几位民工的手上都起了血泡,马上交代工地上的负责人,要赶紧去买些手套来发给大家。等那位负责人派人去买手套后,王书记才带我们离开。

  当我们来到武圣宫公社工地,王书记看到土坑里闲放着几件挖土、挑土的工具,便转身说:“指挥长,我们也来挑土吧。” 刘指挥长马上应允:“好哇!”接着,刘应元和李庆厚忙着挖土,王书记和我挑土。我看王书记挑土的样子比较专业,知道他也是干过农活的。他关心地问我:“小马,挑得动啵?”我马上回应:“我也是农村出来的呢!”

  过了一阵,听见有位民工在不远处喊:“童支书,县指挥部的领导来了呢!”接着,一位个子不高的女青年来到我们面前,李庆厚连忙介绍:“她叫童曙兰,是武圣宫公社兴农大队的支部书记。” 王书记一见,连忙询问有什么困难等。交谈过后,童支书热情地留我们用了中餐。

  吃完中餐,继续前行。说来也怪,所到之处,并没有打电话通知,但每到一个公社的工地,都有公社指挥部的领导在边界上等候。王书记问他们怎么知道的,他们说:“工地上8万多人,人传人啊!县领导到工地来视察,这是头条新闻啊!”王书记纠正他们的说法:“只有你们每个公社都上足劳力,鼓足干劲,争取在冰冻到来之前开通南茅运河,那才是头条新闻呢!”

左三:王美成 易晖摄

  天将快黑之时,我们来到了游港公社工地。准备在此晚餐、住宿。这时,三岔河公社的陈书记不由分说,要把我们拖到他们指挥部去用晚餐,并安排游港的李书记:“你们工地上有两座大工棚,可以安排他们的住宿,准备明天的早餐。” 李书记只好说:“好,好,就听你的安排。”

  我们随着陈书记走进垸子中间一栋民房。只见客厅一张圆桌上已摆满了鱼肉鸡等菜肴。王书记赶紧摆手:“这不行,这么丰盛不行!”陈书记说:“住户家收媳妇,今天中午办酒席,我们午餐在工地上,房东特意为我们留了一桌菜。” 这时房东出来了:“是的是的,你们这些贵客,平常请都请不来呢!”王书记、刘指挥长赶紧向住户表示祝贺,我们享用了这桌难得一遇的喜宴。

  从那户人家出门,李书记就赶紧来接我们。我们沿着田间小路走向游港的大工棚。夜深了,王书记、刘应元指挥长他们听李书记汇报工作。李秘书从挎包里掏出感冒药来,要王书记吃两粒。刘应元指挥长埋怨说:“您感冒啦怎么声都不作?”王书记挥挥手“没问题,小意思。”

刘应元(本人提供)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出发了。到达三仙湖镇时,在县指挥部用了中餐,又继续到后面几个公社的工地去巡察。直到下午两点多钟,看完了最后一个新安公社的工地时,到了茅草街了。王书记对刘指挥长说:“一定要在雨雪天气到来之前,完成所有土方的开挖任务,否则麻烦就大了。”刘指挥长马上表态:“请书记放心,根据目前的进度,我们一定能如期完成任务。”“那就好,地委领导也十分关注南县这件大事。”正在交流时,县委办的小车来了。地委召开全地区县委书记会,王书记要在下午赶到益阳。我也告别了刘指挥长,又步行回到沙港市公社滨湖大队工地,继续参加劳动。我的两个弟弟见到我:“昨天是你30岁生日呢。”我说“难怪啰,我昨天还吃了酒席呢。”

征集小贴士

  “我的运河我的歌”专题专栏推出来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专栏编委表示衷心感谢!

  南茅运河是长存于南县人民心中的记忆。如果你有关于她的故事,请讲出来;有关于她的歌,请唱出来;有关于她的线索,请提供出来!敬请关注南茅运河,关注“我的运河我的歌”栏目。

  联系电话:18133811682

  投稿邮箱:1534077217@qq.com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