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运河我的歌丨攻坚克难之四:冰天雪地治流沙

发布时间:2025-02-27 11:00 信息来源:南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作者: 浏览量:
字体:

  开挖南茅运河时,沙港市长乐大队(现青树嘴镇长康村)的工地在三仙湖万元桥段,长为170多米。

  可开挖到1米多深的时候,流沙直往中间涌,根本筑不了堤,施不了工。几百号人的心悬了起来,怎么办?

  大家群策群力想点子、出主意。筑堤既要有支撑,不让土垮塌,又要能沥干水,两者都要顾全。工地上你一言、我一语,但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思路。这时,30岁的大队民兵连副教导员曹国昌提出打桩。

曹国昌采访图:南县融媒体中心摄

  怎么打桩?曹国昌和战友们在现场反复试验,摸索出了排桩挟树枝抗流沙的办法:在新修大堤的内侧打一排整整齐齐的木桩,然后把树枝密密麻麻的横挟在中间,这样流沙就被堵住了。

  治流沙的办法有了,可需要大量的木桩和树枝啊。大队领导一商量:自力更生解决!发动社员每家每户出一棵树,在家留守的妇女将树枝砍下来。材料准备好后,由曹国昌带领年富力强的民兵晚上赶回沙港市运到工地。

曾安民采访图:南县融媒体中心摄

  1975年的冬天,寒风裹着冰凌,透着彻骨的寒意。夜色里,公社指挥所的曾安民和曹国昌他们一道,从万元桥步行18里多路,赶到长乐,将柳枝装运好后,连夜往工地赶。手拖不能过河,曾安民、曹国昌他们将柳枝卸到板车上,再拖到船上。河里水浅,又结了薄冰,他们就挽起裤腿,在河里推着船走......到工地上时,已是凌晨一两点!第二天天不亮,他们又是一身霜的出现在工地上,排水挑土、打桩挟柳。流沙被治服了,难工被攻破了,工程进度跟上去了。

征集小贴士

  “我的运河我的歌”专题专栏推出来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专栏编委表示衷心感谢!

  南茅运河是长存于南县人民心中的记忆。如果你有关于她的故事,请讲出来;有关于她的歌,请唱出来;有关于她的线索,请提供出来!敬请关注南茅运河,关注“我的运河我的歌”栏目。

  联系电话:18133811682

  投稿邮箱:1534077217@qq.com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