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县:巡查不留死角 救助不遗余力

发布时间:2023-10-07 11:20 信息来源:民政局 作者: 浏览量:
字体:

  “虽然近段时间气温有所下降,但这并不意味‘夏日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就此结束了,我们一定要持续做好值班值守,热情服务,进一步加大街面巡救力度,积极主动救助流浪乞讨人员……”9月27日,南县救助管理站负责人在工作例会上,对持续开展专项救助流浪乞讨人员行动再次提出了具体要求。

  为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等临时遇困人员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服务,切实保障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生存权益,南县救助站自7月起深入各乡镇、街道、车站、广场等地持续开展2023年“夏日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包括开展路面巡查救助,前往桥梁、涵洞等流浪乞讨人员聚集地“送清凉”,并引导到区救助站接受救助;在天桥、市场等地向环卫工人、群众发放清凉饮料和宣传单张;在社区开展救助摊位宣传,向群众普及救助基本知识,发放宣传礼品及宣传册;坚持“党建+社会救助”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积极沟通各乡镇、村(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开展夏日送清凉专项活动。

  妈妈,我回来了!”8月28日,在南县浪拔湖镇人民政府大门前,该镇荣福村村民曹某与父母终于团聚了。据悉,曹某在外流浪已有20余年。2023年初,曹某在广东省东源县露宿时突然晕倒,被当地救助站工作人员发现。在了解基本情况后,东源县民政局向南县救助管理站发出了协查函,请求协助调查。后经南县浪拔湖镇社会事务办通过网小格收到群众反馈,荣福村的确有一位同名同姓且与家人失联多年的群众。经入户核实,确认曹某为该失联群众。经湘粤两地民政部门讨论,并征求曹某及家属同意后,8月28日,曹某回到家乡与父母团聚。时隔20年,曹某听到父母叫出自己的名字时,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上前抱住父母嚎啕大哭,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办理完接领手续后,东源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准备返程。临别前,他们细心叮嘱曹某要按时服药,曹某的家人频频向他们挥手致谢。据南县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曹某从小家境不好,自己肢体残疾,头脑也不清楚,20年前离家出走后就一直在外流浪,以乞讨为生。

  9月16日上午11点,一名8岁男孩不慎在南洲广场与亲属走失,被南县救助管理站救助,即发布寻亲信息,通过与公安机关的联动机制,经过数小时后,收到消息的8岁男孩儿奶奶匆匆赶到救助站,抱起孩子流下激动的泪水,不停感谢我们的热心救助。在确认男孩奶奶身份后,孩子被奶奶接走。

  “最近身体还好吗?跟我们回救助站吧?”在一处桥下涵洞,巡查小组工作人员向一名流浪乞讨人员询问他的名字和家庭住址,本着“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劝导其入站接受救助,但其表示暂无入站接受救助意愿。随即工作人员为其进行人脸识别,并为其留下水、食物、衣服等救助物资。对在街面巡查中未能确认身份的受助人员,第一时间将其体貌特征、身份信息发送至寻亲发布平台,并录入全国救助寻亲网发布寻亲公告,积极开展寻亲服务。对寻亲疑似走失、被遗弃、被拐卖的受助人员,第一时间采集DNA数据向当地公安部门报送。对身份信息确认人员,严格按照程序,第一时间联系其家属接领或采取专人专车护送返乡。

  据统计,自开展“夏日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以来,南县救助站共救助各类对象181人次(包括89名老人38名残疾人和 15名疑似精神病人),站外主动救助39人次。下一步,南县救助站将始终遵循“自愿受助、无偿救助”原则,充分发挥“兜底线、救急难”的救助职能,用心用情用力持续做好“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实现高效化、专业化救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