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岸渔民创业忙:易超良“智”叩生态致富门
发布时间:2022-11-10 22:58
信息来源:南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任 杰
浏览量:
字体:大中小
自“长江十年禁渔”以来,上岸渔民易超良依托自身优势,发展精养渔业,走出了一条转产创业之路。
易超良查看鱼的生长状况
今年54岁的易超良是洞庭湖的老渔民,35载漂泊湖中捕鱼为生,一家人挤在一条小船上,生活很是不便。岸上安家是易超良童年时就萌发的“梦想”。2019年实施“长江十年禁渔”,易超良终于如愿以偿“上了岸”。
但上岸以后何以为生曾一度是易超良头疼的问题,不过真正在岸上安家他却发现这些担心只是多余的。自从渔民退捕上岸以后,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开展渔民创业就业培训,给予渔民一定就业资金购买社会养老保险,解决渔民的后顾之忧。
在政府扶持下,易超良开始着手创业转型。凭着对众多鱼种生活习性的了解,他成为了当地黄骨鱼、财鱼的生态养殖专业户,短短几年,承包面积就已达到70亩,年收入更是达到二十多万元。
随着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易超良不再满足现状,一次偶然的创业培训课上,“科技赋能,生态养殖”的概念打破了他对于传统水产养殖的认知,经过他和几位渔民朋友的摸索与交流,一年内,易超良的鱼塘不仅引进了生态的养殖模式,更完善了智能设备,在家用手机就能实现远程控制和监控鱼塘。
十年无渔,为的是年年有鱼。保护生态环境,让一代一代人幸福生活的权益得到保障。今年1月,易超良还兼职了舵杆洲湿地管理巡护员,从洞庭湖的渔民转变为湿地管理巡护员,易超良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生态文明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