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党群携手严密织就暑期青少年防溺水安全网
“前面就是沟渠,小朋友可千万不要过去玩耍,防止滑入水塘里。要牢记防溺水‘六不’,严防意外事故发生!” 7月21日上午,南县麻河口镇一群平均年龄不到12岁的防溺水志愿者们,正进村入户宣传防溺水知识。
随着暑期来临,青少年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为切实预防和减少青少年溺水等危险事故的发生,南县通过党建引领、主动作为,推动建立完善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严密织就暑期青少年防溺水安全网,为青少年健康成长
防患未然 上下联动抓推进
“要强化ʻ生命至上'意识,压实工作责任,完善防控机制,严格执纪问责,筑牢青少年防溺水安全防护网。”县委书记罗讯在学生防溺水暨学校安全工作书记调度会上强调。县委组织部迅速发出《关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切实做好暑期青少年防溺水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把预防青少年溺水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点任务,乡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形成书记抓、抓书记,通过抓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广泛发动党员群众积极参与预防工作。全县各乡镇党委积极行动,提前部署,拧紧青少年防溺水工作“安全阀”,实现防患于未然。
线上线下 下好宣传“先手棋”
“乡亲们,学生暑假到来,现在又正值汛期,要知道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我们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7月14日,南县浪拔湖镇牧鹿湖村党支部书记刘凤祥像往常一样准时打开“村村响”广播系统,播报假期安全教育知识。
自6月中旬开始,县教育工委利用微信公众号、学生安全教育平台等媒介组织学生及家长参加防溺水知识学习和网上答题。认真开展预防溺水“八个一”工作(悬挂一张防溺图、学唱一首防溺歌、发放一封家长信、观看一次教育片、上好一节安全课、撰写一篇主题文、签订一份承诺书、发放一本宣传册)。各学校和各村(社区)党组织启动校园广播、“村村响”,每日定时播放防溺水提醒。同时协同公益组织开展预防溺水知识宣讲和应急演练,学生受训达70%。目前,全县108所中小学校、112所幼儿园,62780名学生实现宣传教育全覆盖。南县学生在益阳市学生安全教育平台登陆率全市第一。
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7月20日,南县首个农村夏令营在三仙湖镇下柴市小学正式开营。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开放全县各类文体场所,为青少年开展暑期书法、美术、摄影和舞蹈等系列免费培训活动。各乡镇将利用妇女儿童之家、青年之家同步集中开展农村夏令营活动,在开展预防溺水工作的同时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
群防群控 构建预防新格局
“今年防汛形势这么严峻,连日来暴雨不停,大河里的水看着涨,但看到政府把大家都发动起来,各方面的工作都很到位,我们放心多了。”浪拔湖镇学生家长冯静说。
连日来,各乡镇党委在全力投入防汛抗灾的同时,发动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前移预防关口,完善防控机制,力争安全标识全覆盖、日常巡查全覆盖、动态监管全覆盖。
厂窖镇结合主题党日活动观看防溺水警示教育片,各村(社区)成立防溺水巡查小组,包村干部下沉力量,对全镇范围进行溺水隐患排查,形成隐患台账,限期整改到位。华阁镇积极组织全镇广大志愿者、村干部及看护员定期对镇内河渠等地进行隐患排查,对标识不清、字迹不明的安全警示牌责令及时更换。浪拔湖镇在各村沟池水渠边竖立防溺水警示牌,成立防溺水青年志愿巡视队,加大巡逻力度,全方位保证学生假期安全。
在加强防控的基础上,南县压实责任,实行“九长负责制”(即县长、局长、乡镇长、校长、班长、村长、河长、组长、家长),建立“家——班——校——局”三级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建立安全隐患整改“不作为”问责机制,将预防溺水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交纪监部门备查,推动隐患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