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尔凯旋时,举杯话团圆——一家人的抗疫故事

发布时间:2020-02-09 14:40 信息来源:南县人民政府 作者:喻青 彭辉虎 浏览量:
字体:

一个“魔鬼”突如其来,一群“战士”共克时艰,一对母子“逆行”而上。

她,杨碧仙,48岁,奋战在南县人民医院传染科一线的一名主管护士。他,胡涛,24岁,奋战在南县人民医院特殊发热门诊的一名医生。她是他的母亲,他是她的儿子。面对汹涌的新冠肺炎疫情,今年春节他们来不及团圆,来不及相拥,毅然选择站出来坚守岗位,为同一个目标共赴抗“疫”一线。

“今年大年初一,大家都分别奔向家庭、奔向幸福、奔向平安,我的儿子却还没有下班,我的妻子却在收拾行李,准备奔向疫情一线,创造幸福,创造平安。一个家庭,两个成员战斗一线,在我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作为医护人员,面对疫情,挺身而出,责无旁贷,我为你们骄傲!”在他们一家三口中,杨碧仙的丈夫胡兆辉,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里,成了母子两人奋战一线最大的鼓励。

杨碧仙在传染科工作了7个年头,有着相当丰富的传染病护理知识。1月25日,她刚回到传染科即南县新冠状病毒感染性的肺炎救治点时,便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到患者身边,观察他们的病情,制定详细的传染病特殊护理措施,细心照护着每一位患者的情绪……一声声亲切的问候,一项项专业的护理照料,一次次暖心的安慰,坚定了患者战胜“新冠病毒”的信心。“搬运医疗物资,我都能干。”除了专业的护理治疗外,杨碧仙还包揽了整个病区大部分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

在接受采访中,笔者问,“您有什么感受?”不善言辞的杨碧仙轻笑一声,顿时不知怎么回答,“我当了几十年护士,从来没有被采访过,我都不知道说些什么,总而言之就是要照护好病人,让病人康复出院。”没有太多的花哨话语,平凡却走心。

“妻子5天都没回个信息,电话又没人接。”1月30日,胡兆辉挺担忧的,他决定前往医院传染科看看妻子,还特意带上了自己一大早做的4个火锅给给妻子及妻子的同事们改善伙食。到了医院门口,胡兆辉远远地看见妻子,挥舞着双手,欣喜涌跃眉间。“把火锅放地上,你赶紧回去!”杨碧仙隔着医院大门玻璃,对丈夫胡兆辉命令地语气隔空喊话。胡兆辉连连点头照做,放下手中的东西,转身缓缓走了十几米后回过头,望着妻子杨碧仙提着火锅快速走进医院的背影,不禁眼角闪出泪花。

儿子胡涛,和医院里的几名年轻医生自告奋勇组建了“抗疫小分队”,经过专业的培训,在特殊发热门诊值守夜班,筛查普通病人和疑似病人。由于疫情蔓延很快,门诊医护人员工作量大,压根没时间联系家人。2月3日,共赴以“疫”线的第10天,杨碧仙拨通了今年第一次与儿子的视频电话,平常很多话的母子俩,在电话接通后突然沉默了,只是浅浅的相视一笑,“妈,我很好,你还好吗?”“我很好,你放心。”“我这里需要接诊了,不说了……”视频通话简单的问候,50秒便匆匆结束了。胡涛看到了母亲眼睛里不停闪烁的泪花,他自己视线也模糊了。

“一家三口两个上前线,其实是害怕的。我妈快50了,但是控制疫情就是抢救生命,我们不站出来,谁来?”采访中,胡涛语气中透露出满满的责任担当。是的,救护生命的时候,永远是你们先来。

昨天,2月8日,又是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胡兆辉一个人在家做了几个简单的菜,独自倒上一两小酒,端起杯,“他日凯旋而归,我们再举起团圆的酒杯,干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