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南县战“疫”“南医人”并肩前行
南县人民医院抗击“新冠”疫情纪实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南县县委迅速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认真研究部署、紧张有序地开展防控工作。南县人民医院作为域内唯一一所二甲医院,担负起全县“新冠”肺炎疫情的筛查、医学隔离观察和医疗救治之重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涌现出了无数让人感动的场景和事迹。
担当使命,义不容辞
1月23日,南县人民医院接县委疫情防控指挥部命令,迅速组织医疗队伍并布置病房,随时准备救治确诊患者和医学隔离观察对象。疫情就是命令,防控是我职责!院党委第一时间发出倡议,在全院征集前往“最前线”的志愿者。各支部党员、团员和积极分子踊跃报名请战,半天的时间,报名人数就达110余人,后续报名参战者依然络绎不绝。通过挑选确定了8名年轻健康、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组成抗“疫”先遣队,后续梯队和力量调配视疫情发展从志愿队伍中补充。阻击战开始了,参战队员一致表示:“担当使命、我们义不容辞;阻击疫情、我们挡在疫情进风口;捍卫人民群众健康,我们做第一盾牌!”
行管支部党员、病友服务中心主任胡能英2年多没有回过娘家了,原本打算春节假期回四川好好陪陪年迈多病的父母,但因为疫情紧急,她主动取消休假。外科支部党员刘杰距离上次献血时间没有超过6个月,刚刚“不听劝阻”地为疫情献血储备,转身又毅然走上抗疫前线。行管支部党员刘超群是一名120老司机,爱人也是人民医院的职工,战斗打响后,他第一时间主动要求将自己开的救护车作为“发热病人”和“疑似患者”的接送车。夫妻日夜奋战在医院,女儿一个人在家照顾自己,一家人偶尔通过微信或电话才是他们唯一“团聚”的方式。
阻击疫情,全力以赴
投入紧张战“疫”后,在每一名“战士”身上体现的都是不怕苦、不惧险、忘我工作的战斗精神。传染科主任杨麟祥带着“肩挑一方责任”挂帅出征,带领感染科护士长倪祝宏等8位医务人员日夜坚守在隔离病房,对收治的患者和医学隔离人员24小时严密观察、精心治疗、照护生活。在医疗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数小时不敢喝水是常态,只为不脱下防护服、不摘口罩。院领导去看望他们时,透过厚厚的隔离玻璃,清晰看到的是他们坚毅的眼神;透过麦克风传出的声音是:“请领导放心,请全县人民放心,我们一定会不辱使命,会坚强地与疫情抗阻到底”!6名“穿好出征盔甲、系好平安丝带”的年轻医生自告奋勇组建一支“抗战疫情小分队”,哪里任务紧、哪里工作忙、哪里情况急,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除原有门急诊救治工作外还承担起预检分诊、普通发热门诊、特殊发热门诊等相关工作。测体温、问病史、按类分流,他们有条不紊;将来自疫区的发热患者引导至特殊发热门诊进一步确诊,他们无漏登、不走流、可追溯,可谓细致精心。2月5日19时,第一批进入疫情防控阵地的8名医护人员从一线有序撤离。呼吸内科江霞副主任医师、护理部李昊慧主任带领的第二批、共10名医护人员又火速进驻阵地,继续战“疫”。当电话采访刚刚下火线进入常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倪祝宏护士长时,她几度哽咽地介绍:医护人员每昼夜分两班倒,白班从上午8时起10个小时,晚班从18时起14个小时。每天除复杂的医疗、护理任务外,还要肩负整个病区的病房隔离区、半隔离区、清洁区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因为所有病人都属于特殊疾病护理对象,要给病人做饭、送饭、为卧床病人每天进行全身清洁护理。除医院配送的餐食外,还熬粥、煮鸡蛋、煲汤等换着花样给病人做“小餐”,以保证所有病人身体营养需求,促进抵抗力提高和康复速度。15天的隔离区工作,上班时多层口罩、一身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加上不停地工作走动,时常感觉呼吸都很困难。一个班下来,头是晕乎乎的、全身是湿透的,但看到患者日渐康复、医学观察人员的平安无事,觉得自己的付出值得。
出征援助,义无反顾
当南县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已达10例,根据“四个集中”的原则,县防控指挥部按上级要求决定将现有病例及后续确诊患者全部集中送至市定点医院救治,并派出队伍前往医疗支援。指挥部命令刚至,全院就掀起了争先恐后的“应征”热潮。医生杨威、护士徐丹等各方面“符合资格”的30多人纷纷请战,只求驰骋在更大战场阻击疫情。2月4日10时,被选拔上的12名医护人员组成志愿队和临时党支部,高举党旗在门诊楼前集结,庄严宣誓、请战出征。一页页“硬核”的请战书在出征台上整齐摆放:“我志愿加入医院疫情防控支援队,积极奔赴全市疫情防控最前线,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甘于奉献、不计报酬、不畏生死,以最严的纪律、最大的决心,全力以赴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嘹亮、高亢的誓言响彻了整个南县人民医院的上空。
抢建新点,并肩再征
疫情防控命令刚刚下达,南县县委就果断决定,必须迅速启用南县人民医院新院区感染楼作为救治点,这也是落实上级“未雨绸缪”、必须以当前十倍以上需求安排救治隔离区的重要决策,否则南县的救治和隔离工作将面临巨大困难和压力。同时明确要求人民医院,必须加班加点抢抓时间进度、奋战10天,2月6日前全面启用新的救治隔离点。
南县人民医院新院区感染楼为地上2层建筑,总建筑面积2660.68㎡,配备了22间病房,可开设66张床位,目前在全市乃至全省县级医院感染科规模都是领先的。在疫情未来临前,一切都是按最快的后期装修速度进行,预计在2020年5月份搬迁进入。然而,时不待我,指挥部命令下达后,院党委迅速明确2名负责人统筹安排新点装修建设,吃住工地,现场督促。1月26日,院党委简单碰头会后,当日紧急组织50多名劳务人员清场施工。因为正值春节,劳务人员难以集中,加之疫情严峻,更是增添几分惧怕。院领导童维、段立连夜分头找多家劳务公司商洽,终于在第二天增至170人,分12个专业组对感染楼的附属工程和配套设施日夜赶工。为确保这样大工程队伍不出现疫情感染,院后勤科每天3次对工地环境消毒、民工入场体温测试、派人24小时检查每个人口罩防护是否到位。1月27日至29日,完成了液氧站工程大基础浇灌;1月30日,立起了4个共20立方米的液氧罐主体、完成了供氧通道与感染楼的连接、完成了污水处理站建设工程;1月31,院领导连夜联系货运,紧急从益阳调运空调20台、从长沙调运消毒机30台;2月1日,放射科DR设备从老院区体检中心拆运到位,安装完毕.....
2月5日,南县“小汤山医院”新感染楼正式竣工,并正式交付一线医务工作者使用。9时20分,在感染楼前进行了工程交接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点启动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