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件公示
  • 标题关于棚户区改造工作的几点建议
  • 来信时间2015-11-21 17:53:59
  • 来信人吴铁明
  • 信件状态 已发布
  • 来信内容

    中共南县县委汪书记,南县人民政府汤县长:

    你们好。

    我是今年7月底,就棚户区改造工作给你们写信的居民。该信得到了你们的积极回应并亲眼目睹了今年该项工作的牛刀初试,首战告捷,为未来的棚改工作开了个好头。谢谢你们及指挥部的同志们,你们辛苦了!

    根据中央常委、付总理张高丽同志10月10日,就棚改工作召开的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我县2016年棚改工作规划制定在即,作为该项工作的关注者,我想就未来的工作提以下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县城棚改分两大片区,即堤外和堤内。拆迁若先从堤外开始,侍堤外大量的居民安置后(因堤外不再建居住区),而后建的堤内新区居民回填量的矛盾将会十分突出,从而加大新区改造、开发的难度,从经济效益角度上考量,先从堤内开始,我认为是比较科学的,如即拆即建,说不定更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因堤内新区必定是堤外居民的首选。(将来堤内的居民甚至不岀门便能欣赏到沿江的风光带)

    二,听说原粮食局,(现已改为司法局)也在拆迁之内。(这是指挥部的同志说的)这种即建(修)即拆的举措,恐引起民众非议。我在粮食部门工作达四十多年,装修后的司法局楼内我无缘光顾,但外观确实较前漂亮多了,尤其是那十八级台阶,比原貌也增添了几分豪气。保留它,也不会伤沿江风光带的大雅。若今后司法局因其它什么原因非要迁走,建议改为洞庭湖区的生态资源方面的博物馆什么的,好象湖区各县市还没有这样的文化场所。如对风光带的整体设计确有影响非折不可,也待整个棚改工作全面完成,那时非议或可淡化。

    三,关于赤松亭重建的问题。赤松亭重建的资金募集,只能面向社会,面向民间,特別是争取或动员各级宗教、慈善机构,海内外华人华侨,信敎群众以及职业宗教人员,使这些单位或个人成为主力军。整个建设应先整体规划后逐步实施。政府不可投入太大,南县是个贫困县,二0二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善贫困人口的居住环境,才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四,保护好拆迁区内的树木花草。原县机械厂拆迁还未完成厂区内,的名贵花木及园圃早巳毁损,令人叹息。未来的拆迁一定要对已成材、成林、成景的树木花草加强管护。今后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地加以利用,既可减少今后的绿化投资,又能缩短绿化时间,还能给曾经为之付岀的单位和个人(也包括你们和我们),留下美好的记憶。此等一举三得的美事,何乐而不为啊!

    以上几点建议,也许早在你们的决策之中,就只当我们是“心往一处想”啰!

    谢谢

受理回复
  • 答复单位南县信息和数据中心
  • 答复时间2015-11-26 09:46:51
  • 答复内容

    尊敬的网友:

      您好!

      来信收悉,现回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我县城市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中心将及时把您所提的建议转呈相关领导和棚户区拆迁指挥部。
      联系电话:5221227
      

    南县信息中心
      2015年11月26日
  • 满意度 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