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湖南省中小学校“厕所革命”工作方案》的通知
详细信息
公开具体内容 |
湘教通〔2020〕201号
“厕所革命”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市州、县市区教育(体)局、发展改革委(局)、财政局、生态环境局、卫生健康委、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农业农村局: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等七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校“厕所革命”行动计划>的通知》(教发厅〔2019〕8号)精神,为切实做好我省中小学“厕所革命”工作,省教育厅等七部门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湖南省中小学校“厕所革命”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湖南省教育厅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湖南省财政厅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2020年7月23日 湖南省中小学校“厕所革命”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中小学校、幼儿园卫生厕所建设,加强卫生健康教育,努力补齐影响师生生活品质的短板,为广大师生营造卫生、健康、文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场所,根据《教育部办公厅等七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校 “厕所革命”行动计划>的通知》(教发厅〔2019〕8 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义 小厕所,大民生。厕所问题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改善,关系国民素质提升、社会文明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大力推进中小学校建设,全面实施“四改三化”,幼儿园卫生厕所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部分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幼儿园还有数量较多的不卫生厕所,卫生不达标、安全隐患、蹲位数不足和隐私难保障等问题突岀。中小学校、幼儿园卫生厕所建设既是办学条件的重要内容,也是“厕所革命”的重要任务。推进中小学校厕所革命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本质要求。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广大师生对良好卫生环境的期待,基本解决中小学校、幼儿园厕所环境卫生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中小学校、幼儿园卫生厕所建设,加大厕所使用管理维护力度,加强学生卫生健康文明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二)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分校施策。中小学校、幼儿园卫生厕所建设应统筹规划,坚持“安全、卫生、经济、适用、环保”的理念。实事求是,立足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合理选择适宜的厕所建设方案。 统筹建管,务求长效。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统筹厕所当前建设和长期管理维护,坚决克服短期行为,建立完善“厕所革命”长效机制。厕所建设要做到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厕所管理要体现既提升满意度又开文明之先。 以县为主,省级统筹。落实县级为主投入责任,发挥中央和省级资金引导作用,统筹使用各类资金,重点用于支持近年自身投入积极性高、经济条件薄弱的地区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厕所建设改造。各地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发挥地方主体作用,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如期完成改厕任务。 (三)工作目标 力争用两年多的时间,完成学校卫生厕所建设改造,实现中小学(含教学点)、幼儿园厕所基本达到安全、卫生、环保等底线要求。2020年,基本解决全省中小学校、幼儿园不卫生厕所改造问题,2021年,基本解决全省中小学校、幼儿园卫生厕所面积不足、男女蹲位比例不合理等问题。不断提高治理能力,形成健全的卫生厕所管理维护制度,规范学生如厕行为,提升学生卫生健康文明素养。 三、重点任务 (一)全面摸排评估不卫生厕所情况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参照农村无害化厕所,城镇公共厕所建设相关标准,对中小学校、幼儿园厕所情况进行摸排评估,逐校逐园核实,以县域为单位摸清中小学校、幼儿园不卫生厕所的数量、面积、模式以及涉及学校和学生人数,分析卫生厕所建设、管理维护等方面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情况。 (二)编制卫生厕所建设实施方案 各地要按照本方案有关要求结合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年初制定的《湖南省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小学改厕项目实施方案》制定工作方案,大力推进中小学校、幼儿园卫生厕所建设改造,压实工作责任,落实工作任务,坚决杜绝形成不实用、不耐用、“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市级教育、卫健和生态环境等部门要加强对改厕技术、模式、经验、案例的指导推广,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以县、区为单位编制中小学校、幼儿园卫生厕所建设方案,明确工作任务、资金来源、保障措施等。 (三)制定卫生厕所改建设计方案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与住房和城乡建设、农业农村、卫生健康等部门联系,组织设计企业,按照教育部《中小学校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技术方案》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教育厅编制的《湖南省中小学校建设指南》等相关技术规定,借鉴城镇公共厕所设计标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卫生厕所改建设计方案,力争做到建设可行、维护方便、实用耐用。 (四)分类分校确定改厕模式 各地要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一校一策,确定改厕模式。原则上,新建校舍均应设置水冲式厕所。供水、污水管网配套完善的地方,可建设水冲式厕所,安装节水型卫生便器和节水控制器。有供水能力,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地方,可将旱厕改造为使用节水便器的三格式化粪池等无害化卫生厕所,并推广使用操作简便、成本经济的智能节水控制器。 (五)落实卫生厕所建设要求 严格执行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标准、设计规范等国家标准,落实《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卫生设施建设与管理规范》(教体艺〔2011〕5号),参照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城镇公共厕所建设相关技术要求,建设符合中小学生、幼儿生活和卫生健康教育需要的卫生厕所。加强学校卫生厕所人性化设计,提高女性厕位比例,特殊教育学校、接收随班就读残疾学生的学校,要建设方便残疾学生使用的卫生间及附属的盲道、轮椅坡道、扶手抓杆等人性化设施设备,提高厕所使用便利性。突出质量安全、适用实用、环境整洁、方便舒适、干净卫生等实用功能。合理设计蹲位数量,基本满足学生课间高峰期如厕需求;设置蹲位隔断或厕门,注重保护学生隐私。独立式厕所原则上应建在校园内地势较高、地基排水通畅、不易被雨水淹没处,贮粪池远离供水系统。应采取保温御寒措施,贮粪池(无害化处理设施)应建在冰冻线以下。厕所蹲位不得建于贮粪池之上,并与之有隔断。厕所地面应防渗、防滑,厕所应设置洗手设施,一般配有纸篓和清洁工具,非连续性供水的水冲式厕所内应备有贮水设施。 (六)提高卫生厕所建设质量 中小学校、幼儿园卫生厕所建设改造,必须确保改造一所、合格一所、保障一所,绝不能搞形式主义,要严把工程施工关、质量关、技术关。防止出现改厕模式不适宜、厕所不好用的问题;防止出现化粪池下沉、硬化部位断裂、粪污处理设施漏底、返味问题;防止出现储水设施、化粪池等部位防冻措施不到位问题;防止出现厕具等设施质量不合格等问题。 (七)加强厕所管理维护 各地有关部门、各学校要更加注重卫生厕所的后期运行管理,制定落实厕所环境保护措施,建立健全学校厕所日常保洁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切实提高常态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厕所日常保洁管理,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厕所环境保护措施和保洁制度,专人维护管理,每日适时清扫,保持厕所地面清洁,墙面无乱涂鸦、牛皮癣广告及不雅文字,便器内无粪迹、尿垢、杂物等,及时清除贮粪池内的粪渣、污水。厕所内设置废纸篓,引导和教育学生勿向便池内扔手纸及其他杂物。加强厕所设备养护、维修,定期检查维护厕所安全卫生设施,及时更换损坏的零部件,保证厕所卫生设施正常运行。定期科学开展消毒、消杀工作,加强通风换气,强化病媒防制,安装必要的防鼠和防蚊蝇设施,防止蚊蝇滋生。 (八)抓好粪污处理 中小学校、幼儿园卫生厕所建设的重点、难点是粪污处理。各地有关部门、各学校要从实际出发,通过多种方式,推进厕所粪污分散处理、集中处理或接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加快解决好厕所粪污处理问题。建设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地区,要将学校厕所粪污接入污水处理系统,统一处理。没有污水设施,但市政环卫提供粪污清运服务的地区,可通过多种方式将学校厕所粪污纳入市政环卫部门统一上门清理运输至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对农村偏远地区小规模学校、幼儿园卫生厕所,可以建设分散式处理设施,鼓励各地探索粪污资源化、污水达标排放等经济适用技术模式,或运用生物、物理手段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解决好粪污排放和利用、污水净化和利用问题。 (九)提升学生如厕行为文明 各学校要把文明如厕的养成性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内容,深入开展学生卫生健康、文明如厕教育。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不断增强学生卫生防疫防病意识,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小便入池、大便入坑、便纸入篓、便后洗手、做好个人卫生防护;教育和引导学生爱护厕所设施设备,不乱扔乱丢、不乱涂乱画,正确使用冲水设施、洗手设施,节约用水;教育和引导学生注意保护隐私,注意安全。把厕所卫生教育同日常管理相结合,营造共治共享的文明如厕环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中小学校“厕所革命”主体责任在地方,各地有关部门、各学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从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认识和对待中小学校、幼儿园“厕所革命”,进一步健全省级统筹、以县为主的推进机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工作情况及时向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报告,提请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有关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落实工作任务和责任单位,强化组织和政策保障,建立部门间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各地有关部门、各学校要把“厕所革命”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工作方案编制、落实建设资金、加强公共设施建设、优化技术方案等工作,确保完成中小学校、幼儿园“厕所革命”目标任务。 (二)保障卫生厕所建设维护资金 建立县级为主、中央和省级引导、多元投入的资金保障体系。各地有关部门、各学校要多方筹措资金,切实保障卫生厕所建设和运行维护,要按照国家和省级发改、教育部门关于在实施教育现代化推进等工程中大力推进中小学改厕工作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正在实施的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等项目,优化资金使用结构,统筹支持卫生厕所建设。民办学校(幼儿园)厕所建设改造所需资金,由举办者负责保障足额投入。 (三)加强沟通配合 各地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形成推进中小学校幼儿园“厕所革命”工作合力,着重解决好项目审批、资金保障、技术方案、粪污处理等问题。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做好建设方案、搞好工作统筹协调、组织项目建设、加强学生卫生健康教育等工作。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结合实际简化项目审批手续,依据县域中小学校、幼儿园卫生厕所建设方案集中打捆审批改厕项目。财政部门支持学校卫生厕所建设运行。住房和城乡建设、生态环境部门支持城镇以及距离城镇较近学校接入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支持未接入污水处理设施的学校厕所粪污清运、无害化处理。卫生健康部门支持学校开展卫生健康教育,配合指导学校选择合适的厕所建设方案。农业农村部门指导地方统筹推进农村学校卫生厕所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四)建立推进落实机制 各地有关部门要紧盯目标任务和实际效果,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切实有效举措,推动解决中小学校厕所问题。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研究明确年度目标任务,明确工作措施和时限,压实工作责任,教育行政部门安排专人负责,各学校由校长负责。建立台账管理制度,动态掌握卫生厕所建设和使用情况,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信息化管理。建立监督检查制度,通报卫生厕所建设情况;按照有关资金管理规定,加强对各级各类资金支持的卫生厕所建设情况监督检查。建立报告制度,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将中小学校、幼儿园卫生厕所建设情况,根据要求及时报送省教育厅。 五、其他有关事项 各市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协调有关部门全面摸排辖区内中小学、幼儿园不卫生厕所情况,根据要求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将已纳入国家正在实施的“教育现代化推进等工程”和“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以及各县市区自筹资金建设的中小学、幼儿园卫生厕所项目,填报到《湖南省中小学校、幼儿园卫生厕所实施计划》(见附件),并请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汇总后于2020年9月30日前报送省教育厅财务建设处。省教育厅将在2020年9月份和12月份对中小学、幼儿园“厕所革命”工作实施情况开展调研督促。 联系人:王昌、赵建军 电 话:0731-82287359
附件:1.XX市州中小学校卫生厕所实施计划 2.XX市州幼儿园卫生厕所实施计划
附件1 XX市州中小学卫生厕所实施计划
附件2 XX市州幼儿园卫生厕所实施计划
|
基本信息
所属领域 | 义务教育 | ||
一级事项 | 政策文件 | 二级事项 | 规范性文件 |
公开时限 | 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 | 公开方式 | 主动 |
公开依据 |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 ||
公开主体 | 南县教育局 | ||
公开层级1 | 县级 | 公开渠道和载体 | 政府网站,政府公报,两微一端 |
- 详细信息
- 基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