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强化中小学体育评价工作实施方案
详细信息
公开具体内容 |
南县强化中小学体育评价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进学生健康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通过强化体育评价,引导学生锻炼强健的体魄,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优秀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二、组织机构 成立南县强化中小学体育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何树林 副组长:罗 茜 冷凯云 周大昌 肖 云 成 员:贾舒专 伍克兵 肖毅云 王政平 鲁庆华 曹德锋 祁 敏 何治军 谢春成 刘 鸿 白明伟 邝 农 刘跃猛 李光煦 黄 勇 曹 莹 李宏伟 刘学安 刘 娜 晏建坤 辜炳文 樊国强 王 刚 陈正辉 各中心学校、县属各学校校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实施。 办公室主任:周大昌(兼) 副主任:伍克兵 贾舒专 樊国强 成 员:何治军 白明伟 刘学安 刘 娜 曹 莹 易奇明 曹 霞 涂国良 各中心学校、县属各学校教学校长 三、主要措施 (一)夯实中小学生体育评价基础 1.落实国家体育课程计划。 (1)开齐开足中小学体育课,注重体育课程三维目标达成。 (2)强化体育课教学研究,构建“县—乡(镇)—校”体育教学研究,形成“周—月—学期”的常态化研究工作机制。 (3)落实体育技能的“教会、勤练、常赛”。 2.强化学生全员锻炼。 (1)全面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定期开展中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验评考核。 (2)完善“健康知识+基本体育技能+专项体育技能”教学目标,促使每位学生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 (3)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计划,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 (4)组织开展中小学体育特色学校评估认定。 3.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1)对学生视力监测,加强科学用眼教育,有效预防青少年近视。 (2)落实科学的学生作息制度,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完善中小学心理咨询工作,健全心理健康教师培养培训机制。 (4)建立班级、学校体育代表队,举办形式多样、普遍参与的学生体育竞赛活动。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综合性运动会。 (5)健全体育家庭作业布置、督促完成、检查等制度。 (二)完善中小学生体育评价体系 1.建立学生自我、班级、家庭联合监测评价机制。对学生体育活动日常参与情况进行监测,学生针对身体体验、情感体验等进行自我评价,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育课三维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课后评价,班级、家庭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品质培养进行每月小结,按月上传平台。 2.强化学生体质检测机制。 (1)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评分标准,每学年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分析、评价。 (2)建立学生体育技能测试制度。注重发展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和特长,促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两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 (3)定期跟踪学生专项运动技能发展水平。按照《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技能标准(试行)》体育类技能标准和体育课程目标,开展学生技能等级评定。 (三)加强中小学生体育评价结果应用 1.班级按季度、学校按学期、县局按学年分别评选“阳光少年”(县局评选500人),增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荣誉感和自觉性。 2.每学年,全县评选表彰一批中小学“体育强校”(10所)、“体育名师”(20人,体育专、兼职教师皆可参评)。 3.学生每学年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良好以下,不予评先评优;班级不合格学生达到(含)10%以上,对该班级班主任、体育科任教师进行约谈,情况严重者不予评优评先;学校(中心学校)整体不合格达10%以上(含)者,全县通报,情况严重者不予评先评优。 四、进度安排 1.宣传发动阶段(2021年3月—4月) 各中小学认真学习上级关于“强化体育评价”文件精神,领会其精神实质,通过校园广播、公众号、宣传栏等平台进行宣传,确保人人知晓,切实提高师生对“强化体育评价”重要性的认识,并自觉参与其中。通过学校、学生向社会广泛宣传,争取社会各界,特别是家长的支持。 县局制定实施方案,设计评价标准和记录表册,建设数据填报网络平台。 2.全面落实阶段(2021年5月—6月) (1)各学校制定本校“强化体育评价”实施方案。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学校各职能处室和全体教师要共同关心、支持、参与项目实施计划,任务分解到处室,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树立“全校一盘棋”思想,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各学校对学生现有体育水平进行全面调查,根据本校场地和体育教师特长,从“2+1项目”体育类中选择若干项作为“菜单”供学生自主选择,指导学生确定2个体育项目,并填写《南县体育技能评价项目考核登记表》,各学校要将学生选定的项目汇总,形成《南县2021年体育技能评价项目花名册》,并上报县局基教股。 (3)建立《运动与成长》记载表档案,记录每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 (4)开展“阳光少年”评选活动。 3.小结调整阶段(2021年7月) 以体育课程期末考查为契机,各学校按照实施计划,分析全面实施“强化体育评价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方法,并及时修订完善实施计划。 4.加强推进阶段(2021年9月—12月) (1)根据实施“强化体育评价”前三个阶段的经验教训,修订实施方案,修订记录学生体育活动记载表册,完善学生体育发展评价方案、量化评价指标。 (2)县局加强督促指导。 5.总结推进阶段(2022年1月) (1)各学校全面总结“强化体育评价”项目实施情况,挖掘典型,推广经验,形成总结报告,并于2021年12月31日前报县教育局基教股。 (2)县局根据各中小学校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汇总,拟在项目开展好的学校召开现场会,表彰奖励“强化体育评价”项目优胜单位。以此推动全县“强化体育评价”深入、持续、健康开展。 (3)评选“体育强校”。 五、工作要求 (1)县局加强各对单位的督促与协调。各单位成立强化体育评价改革领导小组,明确各方责任,细化工作举措,合理安排进度,健全落实保障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 (2)加大对中小学体育设施的投入,按国家标准配齐配足运动器材,建设好体育器材室。(财建股,基教股,博文公司) (3)加强对学校体育的督导检查。加大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对成绩突出的学校和个人表彰奖励,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学校进行专项督导评估。(基教股,人事股,监察室,教师工作股,督导室) (4)切实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按需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将教师对学生的体育考评纳入工作量。纠正“体育专业教师教文化课程,代课教师教体育课程”的乱象。多渠道加强体育专任教师的业务培训。(人事股,教师工作股,基教股) (5)落实评价基础和网络平台的搭建,完善评价体系,按步骤落实评价工作,收集过程典型案例,形成改革成果,指导评价结果的运用。(基教股,职成股,监察室,仪电站) (6)加强体育安全管理。建立校园意外伤害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完善青少年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推行由政府购买意外伤害校方责任险。(法安股,后勤服务中心) (7)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优势和特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体育活动和团、队活动,充实课外生活,努力把更多青少年吸引到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中来。(基教股) (8)努力营造重视青少年体育的舆论环境。大力宣传和普及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健康观,加大对学生体育活动的宣传报道,形成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社会氛围。(局办公室,基教股) |
基本信息
所属领域 | 义务教育 | ||
一级事项 | 重要政策执行情况 | 二级事项 | 学校体育评价 |
公开时限 | 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 | 公开方式 | 主动 |
公开依据 |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 | ||
公开主体 | 南县教育局 | ||
公开层级1 | 县级 | 公开渠道和载体 | 政府网站 |
- 详细信息
- 基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