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嘴乡:完善基层文化阵地 深耕湖乡文化沃土
详细信息
公开具体内容 |
南县乌嘴乡综合文化服务站严格按照上级部门要求配套建成,总占地面积2300多平,其中房屋建筑面积510平,室内设有书刊阅览室、网络信息服务室、农耕文化保护室、培训室、多功能活动厅、广播电视机房、管理与辅助室等,室外建有达1800多平米的高标准全民健身体育广场,场上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台及各类体育健身器材一应俱全。 近几年来,该站竭力搞好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努力打造该站的特色和亮点,具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开展读书文化,提升文化氛围 乡文化站图书室书藏书达5000多册,长期免费对外借阅,总借阅人次达3500多人次,全乡9个村,村村建有农家书屋,配有专业的图书管理员,每周对公众提供服务的时间不低于40个小时,赛南村农家书屋管理员何冬元被评为全省优秀图书管理员。开卷有益,润物无声,农家书屋帮农民富了脑袋鼓了口袋,成为引领乡村振兴强有力的精神引擎。 满足群众需求,开展文体活动 到目前为止,乌嘴乡共有各类文体队伍达23支,每支队伍不少于40人,其中体育健身类包括广场舞、健身舞、排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10余项,文化娱乐类包括各类民间演艺队、地花鼓队、舞龙舞狮队、腰鼓队、军鼓队等。该站每年组织开展大型综合文艺活动3次以上,其他各类文体活动7次以上,每次活动做到有方案、有安排、早准备、早落实,确保各项活动顺利开展。 利用文化长廊,打造宣传窗口 该站文体广场周围建有长达100多米的文化墙,张贴公共文化活动照片、介绍文化动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普及健康知识,诸多信息通过文化墙的展示使群众一目了然。 整合农耕资源,传承湖乡文化 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质量,弘扬湖乡农耕文化,该站自2012年起致力于收集南县民间特有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渔乡文化等方面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农耕具、渔具,成立了乌嘴乡独有的湖乡文化旅游实物陈列室,现已收集此相关物件达四百多件,并有二十余件已上交至上级博物馆,目前仍在不断地收集、修缮、整理、保护,尽可能地还原老物件的原貌,诠释其使用时间、用法及其所承载的湖乡文化内涵。因为收集的老物件不断增加,该站正准备再扩建一间阵列室,着力打造全县乃至全市乡镇级最美潇湘文化阵地独特的文化亮点。 该站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努力完善基层文化阵地,深耕湖乡文化沃土,充分利用农家书屋、农耕文化保护室、文体广场等场地,开展形式各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宣传党和政府方针政策,树立文明新风气,打造文明新生活。 |
基本信息
所属领域 | 公共文化 | ||
一级事项 | 公共服务 | 二级事项 | 公共文化机构免费开放信息 |
公开时限 | 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公开 | 公开方式 | 主动 |
公开依据 |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文化部 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文化部 财政部关于做好城市社区(街道)文化中心免费开放工作的通知》 | ||
公开主体 | 乌嘴乡人民政府 | ||
公开层级1 | 县级 | 公开渠道和载体 | 政府网站 |
公开层级2 | 乡、村级 | 公开渠道和载体 | 政府网站 |
- 详细信息
- 基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