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09210010/2023-1799271 | 发布机构 | 南县教育局 | 发文日期 | 2023-07-25 |
---|---|---|---|---|---|
信息类别 | 综合政务 | 公开范围 | 全部公开 | 公开方式 | 政府网站 |
索引号 | 4309210010/2023-1799271 |
---|---|
发布机构 | 南县教育局 |
发文日期 | 2023-07-25 |
信息类别 | 综合政务 |
公开范围 | 全部公开 |
公开方式 | 政府网站 |
南县教育简介
一、基本情况
南县地处湘鄂边陲,洞庭湖区腹地,是全国唯一人工围筑而成的湖区移民县,辖12个乡镇、166个村(社区),总面积1065平方公里,总人口48.9万人。这里教育中兴,人文荟萃。爱国志士段乃文等在抗日烽火中创办湖西中学,教育救亡,开兴新学之先河。中国科学院院士黄伯云、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和杨长风、俄罗斯国际科学院院士刘伯操等一大批名人诞生于此。
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05所,其中小学75所,初中21所,普高3所,职高2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完全中学1所,特校1所。全县有幼儿园97所,其中公办园41所,民办园56所。目前在籍学生及幼儿63255人,其中幼儿11527人,小学27938人,初中13100人,普高6623人,中职3846人,特殊学生221人。在编教师4090人。
二、主要工作
(一)加快项目建设,促进办学条件均衡
1.千方百计增投入。南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财政穷县。面对县级财力薄弱状况,南县实施项目建设主要通过狠抓“三手”来确保投入,即“一投、二争、三省”。财政为主保投入。县财政对项目建设投入实现“三个优先”。投入3.8亿元新建职教中心,投入3.3亿元新建南县洗马湖学校,投入1.9亿元建设小规模学校和薄弱学校,投入8000万元新建幼儿园、投入3000万元推进教育信息化,投入1100万元实现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全覆盖。争资引资增投入。南县牢固树立争项目促发展意识,争取7亿元社会资金新建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南县湖心学校,争取1000多万元爱心资金实施“阅读·梦飞翔”、“真爱梦想”等助教项目。内部挖潜促投入。南县严格学校公用经费管理,调整县财政支出结构,逐年加大教育预算,人员经费和教师年终奖励资金全额预算,“口子”经费全额拨付教育,每年还预算薄弱学校改造、化解大班额、教育信息化等专项2000多万元。
2.科学调整优布局。实施乡镇学校布局优化提质工程,按照“科学评估、应留必留、先建后撤、积极稳妥”的原则,分期分批对50人以下农村小规模学校和100人以下农村初级中学进行优化整合,撤并学校教师分批安置、学生就近入学。2023年拟停办11所乡村小规模学校,到2025年,基本完成城区办高中,乡镇政府驻地办寄宿制中学和中心小学,乡村人口集聚地办村小的教育布局。
3.多措并举抓帮扶。县委常委会定期议教、政府常务会常态研教,协调解决教育难点焦点问题。2022年,县委县政府印发了《2022年县级领导和各部门单位办教育联系点安排》,县级领导和县直部门帮助学校解决实际问题80余个,帮扶资金200余万元。2023年,拟出台《关于建立县级领导及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兼任学校“第一校长”制度(试行)的通知》,由县级领导及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兼任1所县内学校的“第一校长”,帮助学校解决发展中的难题及教师生活中的困难。计划通过3年努力,尊师重教氛围更加浓厚,学校常规管理更加规范,家校社教育机制更加健全,教师队伍建设更加优质,学校办学特色更加鲜明。
(二)加快质量提升,促进质量效益均衡
1.全覆盖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快新课标的研究和实践,南县以“疑悟”六元教学为基本课堂框架,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以“互联网+课改”融合为新形式,全力打造高效课堂的整体思路,制定了《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督查评价细则》等12个教育教学评价方案,推进“三段一图”的思维导图课程体系开发,组织校长论坛、培训观摩、送教下乡、课堂验评、教学解剖、课堂调控等形式研讨课改,每年投入100万元强化教育科研,组织2200余人次上过关课、比武课,3000多教师参与听评的教学比赛,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在全县区域纵深推进。
2.全学段推进共同体建设。我县在充分总结推广现有4个县属教育集团(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德昌学校教育集团、五小教育集团、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成功办学经验的基础上,遵循“文化共育、课程共建、教师共研、活动共生、资源共享、质量共进”原则,按照“集团化、结对式、片区型”方式,组建学前教育、小学、初中和高中4个学段的教育共同体,2022年试点推进初中共同体和高中帮扶计划,计划在2023年秋季学期全面铺开。
3.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一是深化阅读教育品牌。打造了“一个理念、两套资源、三个机制、四大特色”的校园阅读“南县模式”。投入600余万元,建成标准图书馆(室)128个。7万余名师生全部参与阅读活动,45425名师生,3425个家庭参加县级“书香少年”“书香教师”“书香家庭”“书香传播人”评选。开发线上、线下两套资源,6万余名师生注册国家中小学智慧读书平台,10个名师、名校长(园长)工作室为城乡学生及家庭提供声像图书资源、培训讲座资料、优质示范课和特色课程资源共享服务。整合下发《1—9年级阅读考级书目》,建立专家团队、种子教师、教学骨干三方合作机制,在不同学段评选6所市级书香学校,立项中小学阅读省级课题9个。
二是强化艺术测评实效。近三年共投入学校建设经费近1.2亿元,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单列艺术教育经费,建成农村少年宫12个、活动礼堂8个、艺术教室42个。争取教育基金会投入200万元改善美育设施。投入2600万元为全县中小学更新教室多媒体。配齐配强学校艺术教师25名。实施艺术教师专项培训计划,培训艺术教师358人次。采取走教、支教等形式支持23名艺术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引入人机对话新模式。近3年,我县10所小学、24所初中共计33239名学生分批次采用人机对话方式进行艺术测评,家长、学生满意率达到98.6%以上。加快打造心理健康教育高地,新建心理咨询室16个,培育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健康辅导员教师140人。
三是丰富艺体活动开展。一方面,积极丰富艺术活动。全面推动艺术社团文化的发展,全县43.8%的学校引进社会教育资源,选聘戏曲、器乐、等高素质社会专业教师20余人进校园,开发与建设了陶笛、戏曲、葫芦丝、剪纸、地花鼓、竹竿舞、舞龙舞狮等特色校本课堂,编印学习资料与参考资料16册。全县两年一届的中小学生艺术节、中小学生建制班合唱比赛、个人才艺比赛,每年吸纳近5万名学生参与。近三年,在益阳市组织的中小学生“三独比赛”中,我县选送的选手获奖率为100%。连续三年代表益阳市参加全省中学生建制班合唱比赛并获得一等奖。另一方面,持续强化以体育人。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近三年投入学校建设经费近1.2亿元,建成农村200—400米田径场35个、篮球场65片、排球场28片、体育馆4座。县级田径、篮球、排球、羽毛球、跳绳、校园足球比赛、体育大课间评比等常规赛事,普及率参与率均在85%以上,依托课后服务建有体艺社团258个。近两年我县创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5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幼儿园2所,湖南省校园毽球试点学校2所,市级羽毛球特色学校2所,完成22所“体育拔尖人才培养”基地校遴选,“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格局逐步形成。
4.全过程实施拔尖人才培养。出台《南县拔尖人才早期培养工作实施方案》,建立涵盖初、高中两个阶段,七年级至高三等六个层次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模式,坚持融合国家课程、贯通校本课程、对接“强基计划”,构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课程体系。从2021年上学期开始,依据初中七、八、九年级调考或全县学科知识竞赛,遴选30名优生,实行机动跟踪管理。从2021届高中毕业班开始,在高三年级遴选6-8名优生,进行集中培养。
(三)完善队伍建设,促进师资配置均衡
1.清流补血促优质师资“增量”。为破解教师结构化矛盾突出,农村教师老龄化严重的问题。对在职不在岗教师进行彻底摸排,共清除停薪留职人员519名,为深入推进“县管校聘”改革铺路。2020年试点实施“镇管校聘”改革,2022年秋季学期全面铺开,共轮岗校长27人、交流教师623名,有效消除了部分乡镇学校的富余教师。近三年采用公开向社会招聘应届往届大学毕业生、特岗教师、定向师范生培养等方式补充教师994名,95%新进教师向乡村学校倾斜,城乡教师队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2.全员培训促师资水平提质。每年投入100多万元大规模组织教师培训,近三年累计组织4487人次农村干部教师到教育先进地区学习、117名校长赴名校挂职锻炼、8000多人次干部教师参加省市研习培训、321名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基地校“影子师训”实现全覆盖,典型经验在教育快讯刊发。深入推进“青蓝工程”,按“四个一”和“六个一”评价细则,抓实师徒结对的过程性培养、阶段性考核、整体性评价。2023年,计划投入366万元启动教师业务素养能力整体提升行动,开展中小学管理干部能力、新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领导力等12项培训。
3.表彰奖励促教师队伍稳定。南县实施岗位津贴、职称评聘、评先评优向农村教师倾斜的政策,通过实施“三名”工程、教师节表彰、优秀教师巡回报告会等形式,调动农村地区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新增周转房、公租房、改造房共计1155套。从2022年起按人均4000元标准发放年终绩效奖,2022年教师待遇高于县域内公务员3945元,农村基层教育人才津贴和乡村补贴足额发放到位。县委、县政府设立特殊贡献奖、优秀教育工作者、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及优秀学校教研组等荣誉,每年奖励资金150万元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县级财政每年安排校长职级奖励经费50万元,投入108万元专项经费实施教师年度免费体检。
(四)关爱特殊群体,促进入学机会均衡
1.完善资助政策。南县的农民工子女、留守子女全面免除县内就读的贫困家庭子女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及大学教育学杂费;优先保障国家贫困寄宿生生活困难补助、助学金以及国家或社会爱心团体、个人的捐助等各种资助;进一步加大“雨露计划”、“同心工程”、“希望工程”、“春蕾行动”、“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等爱心助学活动实施力度。近3年,共发放各级各类奖助学金3683.3万元,49910人次受益,为945名大学生办理生源地贷款930.3万元。我县连续10年被评为湖南省生源地贷款先进单位和学生资助先进单位。
2.建好特殊学校。近3年,招聘引进特殊教育教师4名,组建22人的专兼职队伍常态化开展“送教上门”,年均服务1700余人次,对父母或子女伤残后丧失劳动力的家庭学校实行一对一帮扶,对帮扶对象提供生活照顾、精神慰藉和学习辅导。2023年,投入1200万元启动国文学校建设,预计2023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届时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将达到99%。
3.拓宽资助渠道。南县联合相关单位,相继与上虞基金会、胡杨基金会、涂灿基金、国华光辉基金会、南县经促会、益阳长沙商会、衣恋集团爱心助学基金会等爱心机构达成协议,建立了资助长效机制。争取香港轩辕教育基金、扶苗教育基金、“阅读.梦飞翔”文化关怀计划等助学资金1000万元在南县实施助学项目。县教育基金会乡镇办事处基本全覆盖,年募集500余万元奖优助困。近年来,争取社会捐助和各类免补助贷资金1.02亿元,受益学生10.4万人次,无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