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09210010/2024-2028235 | 发布机构 | 南县城市执法局 | 发文日期 | 2024-12-31 |
---|---|---|---|---|---|
信息类别 | 综合政务 | 公开范围 | 全部公开 | 公开方式 | 政府网站 |
索引号 | 4309210010/2024-2028235 |
---|---|
发布机构 | 南县城市执法局 |
发文日期 | 2024-12-31 |
信息类别 | 综合政务 |
公开范围 | 全部公开 |
公开方式 | 政府网站 |
中共南县县委、南县人民政府: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有力领导与县司法局的悉心指导下,我局秉持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决贯彻中央、省、市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部署要求,紧密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目标与县依法治县工作安排,全方位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回顾
(一)强化组织领导,筑牢法治根基
我局将法治政府建设视为重中之重,全力构筑坚实组织保障。一是压实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法治建设中的引领核心作用,主要领导切实扛起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亲力亲为研究部署关键工作、破解重大难题、协调重点环节、督办紧要任务;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做到中心工作与法治建设同谋划、同推进、同督查、同考核、同奖惩。二是健全领导小组。机构改革后,迅速组建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中队及二级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由法规股股长兼任主任,专职负责日常工作推进。三是聚焦重点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把法治建设摆上突出位置,纳入年底绩效考核体系,积极带动全局干部职工投身学法用法守法活动。四是保障经费投入。将法治政府建设所需经费足额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为普法宣传与法治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稳定资金支持。
(二)深化学法普法,提升法治意识
为扎实履行“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制,我局多措并举开展学法普法工作。一是精细规划学习方案。制定《南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2024年法律法规学习培训计划》,组织干部职工集中研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及城市管理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有效增强干部职工法治观念。二是突出关键少数引领。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列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全年开展2次专题学习,引领领导干部当好法治学习宣传的先锋模范。三是严抓学法考试成效。积极组织全局人员参加全县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全局干部职工以参学率、参考率、合格率均达 100%的佳绩完成年度普法考试,为全年普法工作交上亮眼答卷。四是拓宽法规宣传路径。深化“法律九进”活动,借助“国家安全日”“信用关爱日”“宪法宣传周”等契机,深入村、社区、学校等地普及法律法规;同时,以执法检查为切入口,向当事人宣传法规政策,显著提升群众城市法治意识。
(三)强化执法培训,塑造专业队伍
为打造素质过硬、形象优良的城管执法队伍,我局从多维度发力开展执法培训。一是内部轮训强根基。邀请律所律师、法律专家及业务骨干,为执法人员开展针对性轮训,提升执法实操能力。二是积极参训拓视野。依据省、市、县工作安排,多次选派业务骨干参与各级组织的执法业务培训,紧跟行业前沿动态。三是下沉乡镇促提升。响应县政府乡镇职能赋权要求,今年累计组织20余人次深入乡镇指导执法工作,助力乡镇综合执法队伍提升办案能力与执法水平。
(四)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执法流程
一是精细规范执法行为与文书。修订并完善执法相关制度,对执法人员言行举止、着装规范加以明确,同时依据上级要求制作《南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行政执法文书示范文本》,让执法行为与文书更趋标准化。二是严格执法程序与责任落实。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严密规范执法办案流程,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全力杜绝错案、败诉及粗暴执法现象,减少行政诉讼与复议案件。三是夯实办案台账管理。建立信访、执法案卷、执法文书等台账,做到执法文书统一编号、规范登记。
(五)规范决策程序,推进依法执政
一是严守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健全案审会制度,严格落实合法性审查机制,依法依规开展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与备案工作。以南县城区引入共享电动自行车运营项目为例,严谨起草系列文件,历经征求意见、风险评估、专家论证、听证、公平竞争审查、合法性审查等流程,现已呈交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充分凸显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二是夯实法律顾问制度。聘请跃海律师事务所卢伟群律师担任法律顾问,深度参与我局决策、法制审核、合同审查等工作,保障各项工作合法合规开展。
(六)强化权力监督,规范权力运行
一是深化政务公开。严格遵循《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将政务公开与业务深度融合,实现执法信息网上公示、执法全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切实提升行政执法水平与案卷质量。截至2024年底,累计公示行政许可信息211条、行政处罚信息54条,审核行政处罚案件54件,全年未发生因执法办案引发的行政诉讼案件。二是主动接受多元监督。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积极配合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认真办理人大、政协提案提案,充分吸纳意见建议。三是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妥善处理省长信箱、市长热线等各类群众来信1462余件,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七)加大执法力度,有效规范城市管理。一是深化市容市貌整治。开展市容市貌集中整治80余次,共劝离流动摊贩1800余处,治理出店经营1900余处、占道经营2500余起。二是加大违法建筑的查处力度。深入开展整治违法建设三年专项行动,按照新发违建“零增长”、存量违建处置“三个一批”的原则,新发违建拆除11处,拆除面积196㎡,存量违建办理不动产初始登记证47栋,建筑面积4.79万平方米,共收取建筑和交易环节税费874.07万元。三是打好蓝天保卫战。采取错时执法、突击检查等方式,加强餐饮经营时段巡查,今年检测餐饮油烟排放120多次,对未及时定期清洗维护和油烟超标排放57家门店下达整改通知,复查整改合格率达90%。四是加强交通秩序整治。在春节、五一、国庆等重大节假日期间进行交通疏导保畅,确保节假日期间执法无空档。查处侵占城市道路及违法停放车辆17000余台次,配合交通、交警等部门开展交通顽瘴痼疾整治,县城区内主次干道交通秩序逐步规范。五是持续做好城市深度保洁。生产车队垃圾收运实行定时、定点、定人的“三定”办法,确保车走地净,保证垃圾收集日产日清。2024年1-11月共转运城乡生活垃圾8.56万吨,转运10000余车次,清运率、转运率达100%,无害化处理率100%。深入推进“撤桶并点”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模式,在兴盛路打造“撤桶并点”示范街道,通过优化垃圾收集点的布局与数量,提升垃圾分类的效率和准确性,做到垃圾清运更高效,街面整洁无异味。
二、现存主要问题
(一)依法行政基础工作有待夯实
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推进,依法行政的基础工作尚存短板,尤其是梳理执法依据、界定执法职责、规范执法程序与文书等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关键环节,亟需进一步优化完善。
(二)执法人员系统培训亟需加强
城市管理执法起步较晚,执法队员专业知识储备不足,依法行政与业务水平亟待提升,相关知识的系统性培训力度仍需加大。
三、2025年法治建设工作计划
过去一年,我局在普法依法治理方面虽有收获,但问题亦不容忽视。2025年,我们将聚焦以下重点工作:
(一)创新法治宣传教育
紧扣“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紧密结合城市管理实际,创新宣传方式方法,深入普及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全力营造浓厚法治氛围,促使知法、懂法、守法成为社会风尚。
(二)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程序,明晰执法责任,健全内部评议考核体系;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维护城市管理秩序。持续推行重大执法法制审核、执法全过程记录等制度,严格落实执法队伍管理规定,确保执法人员持证上岗率与培训率100%。
(三)高效化解行政争议
深度剖析政务公开、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的发展态势与重难点问题,找准症结,规范行政行为,稳妥处理各类城市管理领域行政争议。
(四)强化队伍综合素质建设
积极组织学法活动,将普法融入日常工作,通过自学、集中学习等形式,提升基层干部运用法治思维与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一方面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为法治建设筑牢政治根基;另一方面增强依法行政能力,为法治建设提供能力支撑。
(五)提升执法监督效能
一是强化内部督导。优化绩效考核综合评价与奖惩机制,对执法队伍履职情况、行为规范、责任制落实展开动态量化考核。二是引入外部监督。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职能部门人员及群众代表担任特邀监督员,增强执法透明度,规范执法行为,提升群众满意度。
南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2024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