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09210010/2022-1574998 | 发布机构 | 南县农业局 | 发文日期 | 2022-04-29 |
---|---|---|---|---|---|
信息类别 | 综合政务 | 公开范围 | 全部公开 | 公开方式 | 政府网站 |
索引号 | 4309210010/2022-1574998 |
---|---|
发布机构 | 南县农业局 |
发文日期 | 2022-04-29 |
信息类别 | 综合政务 |
公开范围 | 全部公开 |
公开方式 | 政府网站 |
南县2022年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力以赴抓好中央环保督察通报问题整改措施落实,切实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南县实际,制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走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之路,将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工作作为农业绿色转型发展重要内容。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理念,按照“精、调、改、替、提、带、策、宣、统、实”的工作路径,通过推进精准施肥、调优结构、改进施肥方式、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技术措施落地,实现化肥减量增效,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目标任务
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业绿色发展为目标,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化,确保全县农作物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力争负增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150万亩次,水稻等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绿肥种植面积7万亩、水肥一体化面积0.55万亩、秸秆还田110万亩次。全面落实化肥减量问题整改措施,确保问题整改如期销号,以过硬整改质量迎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详见附件)。
三、技术路径
(一)精准施肥减量。充分利用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管理系统、湖南省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专家系统,综合近几年取土测土、田间试验、农户施肥情况调查结果,更新优化粮油作物施肥配方,加强果菜等用肥量大的经济作物施肥指导,减少过量施肥和盲目施肥,指导农民精准施肥。
(二)调优结构减量。调优化肥使用结构,优化氮、磷、钾配比,促进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配合施用。调整优化各生育期施肥比例,以及轮作周期各茬作物之间的肥料运筹方案。推广缓释肥料、水溶肥料和生物有机肥等高效新型肥料;调优种植结构,在确保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生产供给前提下,适度规模推广低耗肥作物(或品种),发展稻渔综合生态种养等节肥高效种植,对富磷土壤选择种植喜磷作物,同时减少磷肥施用。
(三)改进施肥方式减量。推进农机、农艺、农技深度融合,改表施、撒施为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叶面喷施等方式,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四)有机肥替代减量。综合考虑作物养分需求、土壤肥力现状和当地肥源状况,引导农民积造农家肥、施用商品有机肥,通过畜禽粪肥还田利用、农作物秸秆还田、发展绿肥生产等措施,合理利用有机养分资源,实现有机无机合理配施。
四、工作重点
(一)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1.加强取土测土工作。各乡镇严格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NYT2911-2016)要求,统筹考虑测土配方施肥和耕地质量调查评价的需要,合理布设点位,规范取土化验,进一步扩大取土测土覆盖面,提高配方精准度。按照“三年一轮回”的要求进行采样,根据土壤类型、作物布局和行政区域,以及工作实际需要,可适当调整采样点位。在采样的同时,同步完成采样地块基本情况和农户施肥情况调查。土壤样品由县农业农村局土壤肥料股统一送至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化验,出具检测报告。土壤检测原始数据及时录入“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管理系统”,每年12月15日前报省土壤肥料工作站。
2.在全县开展大田主要粮食作物肥效试验。按照“统筹规划、区域设点、综合试验”的要求,组织开展主要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经济作物“2+X”田间肥效、肥效校正和中微量元素单因子肥效等试验,严格试验要求、提高试验质量。
3.深入开展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工作。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转变生产和服务方式。支持农业企业建立产、供、销、服务“一条龙”的新型配方肥加工销售网络,解决配方肥入地难的问题,不断优化施肥结构,提高因土、因作物施肥技术水平,促进化肥减量增效。同时选择基础条件好、集中连片的种植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作为示范点,把科学施肥的成效展示给农民看,以点带面,推动广大农户科学选肥、购肥、用肥、节肥,推动配方肥下地。
4.强化科学施肥指导。根据近年测土、田间肥效试验、农户施肥情况调查等数据,组织召开测土配方专家会议,分区域、分作物研究分析和调整施肥配方,优化施肥方案,做好农作物专用配方肥配方的筛选,向社会及时发布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与施肥推荐配方。制作适合本区域的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将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张贴到各村组。开展“科学施肥进万家”主题宣传活动,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大力宣传科学施肥知识,增强农民科学用肥意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2022年,全县计划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150万亩次,实现全县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95%以上。
5.开展农户施肥情况调查。开展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情况调查和满意度调查。每年年底,围绕水稻、油菜等主栽作物,随机调查3个乡镇,每个乡镇调查3个村,每个村调查5户农户,调查表格及时整理归档。全面掌握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和群众满意度,为优化科学施肥奠定基础。
(二)大力发展绿肥生产。加大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扶持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绿肥生产。创建示范样板。实施绿肥生产“百千万”示范工程,计划在27个村建立“百亩示范点”、环大通湖周边5个乡镇建立“千亩示范片,累计示范区面积1万亩”,通过县乡村三级联创,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辐射带动绿肥生产发展。优化品种布局。全县稻田绿肥以紫云英、肥用油菜为主,果园及旱地绿肥以毛叶苕子、箭筈豌豆等豆科作物为主,兼顾肥用油菜、蚕豌豆等经济绿肥。在一季稻区大力发展适产型迟熟紫云英和蚕豌豆等冬季豆科绿肥,双季稻区选择生育期短的早熟紫云英品种,果园鼓励间作或套种夏季豆科绿肥。推广轻简栽培技术。围绕绿肥播种、开沟、翻压、收种及秸秆协同利用各环节,推广全程机械化轻简栽培与高效利用技术,解决劳动力不足、生产技术与利用方式落后等制约绿肥生产发展瓶颈问题,为稳步扩大绿肥种植面积创造条件。2022年,全县计划种植绿肥7万亩。
(三)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大力推广秸秆粉碎还田、快速腐熟还田、覆盖还田、过腹还田等技术,促进大田传统有机肥应用,提高耕地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化肥使用效益。2022年,全县计划推广秸秆还田面积110万亩次。
(四)大力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建设。在系统总结2021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的基础上,继续整县开展粪肥就地消纳、就近还田补奖试点,扶持一批企业、专业化服务组织等市场主体提供粪肥收集、处理、施用服务,构建1-2种粪肥还田组织运行模式,带动县域内粪污基本还田,推动化肥减量增效,促进耕地质量提升和农业绿色发展。完成绿色种养循环试点面积10万亩以上,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通过5年试点,形成发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的技术模式、组织方式和补贴方式,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经验。
(五)大力推广商品有机肥。鼓励和引导生产者施用商品有机肥,大力推广商品有机肥、有机无机复合肥和缓控释等新型肥料应用,减少化肥施用量。通过施用商品有机肥,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作物抗逆性,改善农产品品质,减轻环境污染。
(六)推进施肥方式转变。一是推广水肥一体化。结合高效节水灌溉,示范推广滴灌施肥、喷灌施肥技术,加强水肥同步管理,促进水肥耦合与一体化下地。通过示范展示,奖补扶持,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稳步扩大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2022年,全县计划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发展到0.55万亩。二是推广机械深施。因地制宜推广水稻侧深施肥、平田全层机械深施、果园有机肥机械深施等技术。三是推广叶面施肥。选用高效新型水溶肥料,通过叶面喷施,提高化肥利用率,有效减少化肥用量。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是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局,是必须对标完成的政治任务。县农业农村局成立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的化肥减量增效工作领导小组(参照《南县农业农村局关于成立化肥减量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南农发﹝2021﹞34号),加强协调指导,凝聚工作合力,推进各项措施落实;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分片包干负责,将各项工作责任到股站、落实到个人,压紧压实责任,细化实化措施,推动化肥减量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确保完成化肥减量问题整改销号任务。
(二)压实示范任务。各乡镇要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作物,打造以精准施肥、绿肥生产、有机肥替代、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等为主要内容的化肥减量示范样板。全县计划创建1个以上化肥减量增效千亩示范片,示范片坚持“四有”(有领导挂帅、有技术责任人、有标识牌、有对照丘)标准,集中展示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减量措施和推进模式,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化肥减量增效。
(三)加强督促检查。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是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污染防治攻坚战等考核内容,各乡镇要对照年度任务目标,加强检查指导,督促工作落实。县将健全完善化肥减量进展月报制度,及时掌握各乡镇工作进展情况并加强跟踪问效,对推进不力、进展迟缓、成效不明显的乡镇将予以通报。
(四)开展技术指导。充分发挥科学施肥专家指导组的作用,分区域、分作物制定完善化肥减量施用技术方案和技术规范,因地制宜制定2个以上本土化,能复制、可推广的主推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在关键农时将组织开展现场观摩、技术培训等活动,组织技术力量分片包干指导各项化肥减量措施落实。每年举办3期以上化肥减量增效专题培训。
(五)抓好宣传培训。广泛运用传统和现代媒介,全方位、多角度加大对化肥减量增效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行性的宣传,提升群众参与化肥减量增效意识。结合科学施肥技术培训行动,以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为重点,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高效新型肥料施用、水稻侧深施肥、粪肥还田、绿肥种植等为内容的化肥减量技术培训,通过专题培训、田间课堂、现场观摩、发卡到户、信息上墙、推广“田间道”手机APP等多种方式,全面普及科学施肥技术。
附件:2022年全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措施推广面积任务分解表
附件:
2022年全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措施
推广面积任务分解表
乡 镇 |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万亩次) |
绿肥种植 (万亩) |
秸秆还田 (万亩次) |
水肥一体化应用(万亩) |
南 洲 镇 |
12.1 |
0.44 |
8.2 |
0.096 |
乌 嘴 乡 |
11.1 |
0.87 |
7.9 |
0.022 |
明山头镇 |
9.3 |
0.87 |
6.5 |
0.016 |
华 阁 镇 |
14.4 |
0.66 |
11.5 |
0.025 |
青树嘴镇 |
12.6 |
0.65 |
9.2 |
0.028 |
茅草街镇 |
13.9 |
0.7 |
10.4 |
0.024 |
三仙湖镇 |
13.6 |
0.44 |
10.4 |
0.034 |
中鱼口乡 |
14.1 |
0.44 |
10.5 |
0.03 |
浪拔湖镇 |
13.8 |
0.53 |
10.3 |
0.063 |
麻河口镇 |
14.9 |
0.53 |
11.6 |
0.17 |
武圣宫镇 |
9.5 |
0.43 |
6.6 |
0.029 |
厂 窖 镇 |
10.7 |
0.44 |
6.9 |
0.013 |
合 计 |
150 |
7 |
110 |
0.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