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南县2022年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的通知

索引号 4309210010/2022-1574990 发布机构 南县农业局 发文日期 2022-04-29
信息类别 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 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 政府网站
索引号 4309210010/2022-1574990
发布机构 南县农业局
发文日期 2022-04-29
信息类别 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 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 政府网站

南县2022年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为加快科学施肥技术推广,持续推进农作物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制定全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坚持有机无机结合、农艺农机融合、高产高效与生态环保兼顾、营养作物与改土培肥并重,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扎实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严格控制化肥使用总量,调整优化肥料施用结构,切实改进施肥方式,提高施肥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绿、资源节约、环境改善,确保全农作物化肥使用量持续零增长。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增产、经济、环保相协调的施肥理念在确保产量不降低、效益不下降的前提下,注重环保施肥,践行环保施肥理念。在作物施肥推荐上,坚持控氮减磷稳钾。

(二)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牢固树立作物有机碳营养与矿质营养并重理念,恢复发展绿肥生产,推广农作物秸秆还田,加强畜禽粪污等有机肥资源无害化处理与肥料化利用,着力抓好粪肥还田,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

(三)坚持科学施肥与改土相结合。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土及一系列改土培肥措施,不断提高耕地持续生产能力。

(四)坚持分类指导,统筹兼顾。加强肥料周年运筹,既要充分利用前茬作物施肥残留的养分,也要考虑当季施肥对后茬作物的影响。坚持用养结合,注重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提高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水平。对大宗粮油作物,把增产施肥放在首位,着力协调作物增产与最佳施肥量之间的关系,既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又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对高效经济作物,把经济施肥放在优先位置,着重考虑经济效益与最佳施肥量之间的关系,突出提质增效;在水源涵养地、城周边及人口密集区,强调生态保护,把环保施肥放到突出的位置,率先实行区域施肥总量控制。

三、主要措施

(一)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不断夯实取土测土、田间试验、农户施肥情况调查等基础工作,集成肥料机械深施、有机肥替代、水肥一体化、新型肥料应用等技术,不断修正和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优化施肥方案。根据作物种类、目标产量和功能区划,细化、实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方案,因地制宜确定主要农作物化肥推荐施肥量,加强农企合作和产需对接,扩大配方肥应用规模。在施肥推荐上,坚持目标产量定氮,磷钾恒量监控中微量元素养分因缺补缺的技术路线。在氮肥推荐上,目标产量确定后,可用养分平衡法或地力差减法,计算氮肥用量;磷钾肥推荐,采用丰缺指标法和氮磷钾比例法,简单易行。2022年,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150万亩次。主要农作物化肥推荐施肥用量详见附1

(二)着力发展绿肥生产。种植绿肥是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农业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措施,要争取政策支持,实施“百千万”示范工程,计划27个建立“百亩示范点”、环大通湖周边5个乡镇建立“千亩示范片累计示范区面积1万亩”,稳步扩大稻田紫云英绿肥种植规模。在种植模式上,重点推广一季稻双季稻区绿肥种植;因地制宜示范推广果园绿肥种植,通过自然生草或种植绿肥覆盖土壤,减少裸露,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氮肥用量;在城郊区冬闲田种植肥用油菜,既可增加有机肥源,还可丰富城乡居民蔬菜供给。全发展绿肥种植7万亩。

)扎实推广施用有机肥。继续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总结提炼试点示范成果,探索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和社会化服务模式,通过成果展示、现场观摩和示范引领,推动全有机肥替代化肥大面积推广。依托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大力推行粪肥还田,积极引导养殖主体完善配套畜禽粪便腐熟发酵及无害化处理设施,科学核定畜禽粪便消纳能力。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创造有利条件,培育从事畜禽粪污收集处理、运输、施用的社会化服务组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或者政府支持农业生产者购买社会化服务等方式,探索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全产业链发展的有效模式,就近就地肥料化还田。

大力推进秸秆还田。坚持把农作物秸秆就地还田作为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方向,大力推广秸秆粉碎还田、快速腐熟还田、覆盖还田、过腹还田等技术,提高秸秆资源肥料化利用水平,最大限度地替代调减肥用量。全推广秸秆还田面积110亩次。

(五)大力改进施肥方式。一是推广水肥一体化。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特色农业产业园创建,重点选择耗肥量大、附加值高的高效经济园艺作物,示范推广滴灌施肥、喷灌施肥等水肥一体化技术,全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0.55万亩二是推广机械深施。按照农艺农机融合、基肥追肥统筹的原则,因地制宜推进化肥机械深施,重点推广平田时全层机械深施和水稻侧深施肥。三是推广叶面施肥和其他新型肥料。发挥叶面施肥作物吸收快、用肥量相对较少的优势,大力推广作物根外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稳步推广缓控释等高效新型肥料。

(六)注重技术集成减量。一是在双季稻、蔬菜、油菜等大田作物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控制水稻直播、增加基本苗、机械深施、秸秆还田等途径,实现减肥增效;二是继续推广稻虾、稻蟹、稻龟(鳖)等综合种养模式,降低化用使用量。

四、主要作物施肥指导意见

(一)水稻

1.双季稻区

1.1 早稻

推荐配方20-10-10(N-P2O5-K2O)、15-7-8(N-P2O5-K2O)或相近配方。

施肥建议:施用有机肥或绿肥的田块,化肥总用量可适当减少。化肥施用中氮肥按“541”模式施用,即基肥50%、分蘖肥40%、穗肥10%,在此基础上,再以叶面肥的形式看苗追施壮籽肥。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的50%作为基肥,50%作分蘖肥。缺锌的土壤每亩基施锌肥1公斤

1.2 晚稻

推荐配方:22-6-12(N-P2O5-K2O)、13-4-8(N-P2O5-K2O)或相近配方。

施肥建议:氮肥按“631”模式施用,即基肥60%、分蘖肥30%、穗肥10%;磷肥全部作基肥,土壤有效磷丰富的土壤,可少施或不施磷肥;钾肥的50%作为基肥,50%作分蘖肥。对缺锌土壤每亩基施锌肥1公斤。常年早稻草全量还田地块,钾肥用量应酌情减少30%左右。结合病虫害防治酌情喷施水溶肥料。

2.中稻区或一季稻

推荐配方14-8-8(N-P2O5-K2O)、17-11-12(N-P2O5-K2O)或相近配方

施肥建议氮肥基肥占40%-55%,蘖肥占20%-30%,穗肥占25%-35%;有机肥与磷肥全部基施;钾肥分基肥(占60%-70%)和穗肥(占30%-40%)两次施用。在缺锌和缺硼地区,适量施用锌肥和硼肥。

(二)玉米

推荐配方:18-12-10(N-P2O5-K2O)或相近配方。

施肥建议:

1)产量水平≥500公斤/亩的,配方肥推荐用量43-48公斤/亩,七叶期和大喇叭口期作苗肥和穗肥再分别追施尿素9-11公斤/亩、7-9公斤/亩,穗肥追施氯化钾2-4公斤/亩

2)产量水平400-500公斤/亩的,配方肥推荐用量38-43公斤/亩,七叶期和大喇叭口期作苗肥和穗肥再分别追施尿素7-9公斤/亩、5-7公斤/亩,穗肥追施氯化钾2-4公斤/亩

3产量水平≤400公斤/亩的,配方肥推荐用量33-38公斤/亩,七叶期和大喇叭口期作苗肥和穗肥再分别追施尿素5-7公斤/亩、3-5公斤/亩。苗肥和穗肥结合中耕培土沟施或穴施,深度10-20厘米,施后及时覆土。在缺锌地块,每亩基施硫酸锌0.5-1公斤,或在苗期和抽雄期用0.1%硫酸锌兑水45公斤/亩叶面喷施。同时,提倡在抽雄期看苗叶面喷施一次水溶肥料。

(三)油菜

1.施肥分区

根据区域和生产布局将我油菜主产区分为2个区,即:水田油菜种植区和旱地油菜种植区。

2.不同区域大配方与施肥建议

2.1粮油种植区

2.1.1中低浓度配方施肥方案

推荐配方:11-7-7(N-P2O5-K2O)或相近配方。

施肥建议:

1)产量水平≥160公斤/亩的,配方肥推荐用量55-60公斤/亩,腊肥分别追施尿素和氯化钾3-4公斤/亩、3公斤/亩

2)产量水平120-160公斤/亩的,配方肥推荐用量50-55公斤/亩,腊肥分别追施尿素和氯化钾2-3公斤/亩、2公斤/亩

3)产量水平≤120公斤/亩的,配方肥推荐用量45-50公斤/亩,腊肥分别追施尿素和氯化钾1-2公斤/亩、1公斤/亩。对缺锌的土壤每亩基施硫酸锌1公斤。前茬作物秸秆全量还田、基施600公斤火土灰作基肥的,应酌情减少化肥用量。在油菜抽薹至始花期,应选睛天看苗喷施一次水溶肥料,确保后期不缺肥。对缺硼土壤或潜在性缺硼土壤,应在苗期和抽薹至始花期用0.1%的硼砂溶液叶面喷施。

2.1.2高浓度配方施肥方案

推荐配方:16-12-12(N-P2O5-K2O)或相近配方。

施肥建议:

1)产量水平≥160公斤/亩的,配方肥推荐用量33-39公斤/亩,苗肥和腊肥分别追施尿素2-3公斤/亩、4-5公斤/亩,腊肥追施氯化钾3-4公斤/亩

2)产量水平120-160公斤/亩的,配方肥推荐用量27-33公斤/亩,苗肥和腊肥分别追施尿素1-2公斤/亩、3-4公斤/亩,腊肥追施氯化钾2-3公斤/亩

3)产量水平≤120公斤/亩的,配方肥推荐用量21-27公斤/亩,腊肥分别追施尿素和氯化钾2-3公斤/亩、1-2公斤/亩。对缺锌的土壤每亩基施硫酸锌1公斤。前茬作物秸秆全量还田、基施600公斤火土灰作基肥的,应酌情减少化肥用量。在油菜抽薹至始花期,应选睛天看苗喷施一次水溶肥料,确保后期不缺肥。对缺硼土壤或潜在性缺硼土壤,应在苗期和抽薹至始花期用0.1%的硼砂溶液叶面喷施。

2.2 旱地油菜种植区

推荐配方14-8-8(N-P2O5-K2O)或相近配方。

施肥建议

1)产量水平≥160公斤/亩的,配方肥推荐用量50-56公斤/亩,腊肥分别追施尿素和氯化钾2-3公斤/亩3公斤/亩

2)产量水平120-160公斤/亩的,配方肥推荐用量44-50公斤/亩,腊肥分别追施尿素和氯化钾1-2公斤/亩2公斤/亩

3)产量水平≤120公斤/亩的,配方肥推荐用量38-44公斤/亩,腊肥分别追施氯化钾1公斤/亩。对缺锌的土壤每亩基施锌肥1公斤。前茬作物秸秆全量还田,另基施600公斤火土灰,化肥总用量可适当减少。在油菜抽薹至始花期,应选睛天看苗喷施一次水溶肥料,确保后期不缺肥。对缺硼土壤或潜在性缺硼土壤,应在苗期和始花期用0.1%的硼砂溶液叶面喷施。

(四)棉花

1.基追结合施肥方案

推荐配方16-12-17(N-P2O5-K2O)或相近配方。

施肥建议

1)产量水平(籽棉,下同)≥300公斤/亩的,配方肥推荐用量33-38公斤/亩,在1-2个成铃时追施配方肥22-27公斤/亩作花铃肥,打顶后7天左右,分别将尿素15-17公斤/亩、氯化钾3-4公斤/亩作盖顶肥追施

2)产量水平250-300公斤/亩的,配方肥推荐用量28-33公斤/亩,在整地时作基肥深施,在1-2个成铃时追施配方肥17-22公斤/亩作花铃肥,打顶后7天左右,分别将尿素10-15公斤/亩、氯化钾2-3公斤/亩作盖顶肥追施

3)产量水平≤250公斤/亩的,配方肥推荐用量22-28公斤/亩,在1-2个成铃时追施配方肥12-17公斤/亩作花铃肥,打顶后7天左右,将尿素7-10公斤/亩。追肥时,先在两行棉花之间挖深度为15-20厘米的施肥沟,然后施肥覆土。结合有机肥1000公斤/亩作为基肥施用,化肥总用量可适当减少。对缺硼土壤,每亩基施硼肥0.5-1公斤,对潜在性缺硼和缺锌土壤应在苗期和始花期用0.1%的硼砂和硫酸锌溶液叶面喷施。

2.一次性施肥方案

推荐配方18-9-18(N-P2O5-K2O)棉花专用缓释配方肥。

施肥建议

1)产量水平≥300公斤/亩的,配方肥推荐用量70-79公斤/亩,作为基肥一次性施用

2)产量水平250-300公斤/亩的,配方肥推荐用量61-70公斤/亩,作为基肥一次性施用

3)产量水平≤250公斤/亩的,配方肥推荐用量52-61公斤/亩,作为基肥一次性施用。对施用有机肥1000公斤/亩基肥的棉田,应酌情减少化肥用量。对缺硼土壤,每亩基施硼肥0.5-1公斤,对潜在性缺硼和缺锌土壤应在苗期和始花期用0.1%的硼砂和硫酸锌溶液叶面喷施。

)大豆

推荐配方15-16-14(N-P2O5-K2O)或相近配方。

施肥建议:100%的有机肥和磷肥以及50%的氮、钾肥在移栽前结合整地作基肥深施,做到土肥融合;30%的氮肥和钾肥作苗肥追施;20%的氮肥和钾肥作花前肥追施,追肥时先在两行大豆之间挖10-15厘米深的施肥沟,然后施肥覆土。

对缺钙土壤,每亩施用钙肥50-100公斤;对缺硼、钼的土壤分别在苗期和始花期用0.1%的硼砂和钼酸铵叶面喷施。

)葡萄

推荐配方16-14-15(N-P2O5-K2O,硫酸钾型)或相近配方。

施肥建议:

1)基肥。在上年采果后,按推荐施肥量,将100%的有机肥、100%的磷肥和30%的氮、钾肥作基肥深施,施用后立即覆土。

2)花前追肥。一般在葡萄开始萌芽前施用,施用量占氮、钾总施肥量的30%。

3)花后追肥。一般在谢花后施用,施用量占氮、钾总施肥量的30%。

4)幼果发育期追肥。一般在幼果分化期施用,施肥量占氮、钾总施肥量的10%。

5)施用方法是在距根系60厘米处挖宽、深分别为50厘米的施肥沟,施后及时覆土。

6)叶面施肥。一般在初花期和幼果期分别用磷酸二氢钾100克、硫酸锰100克、钼酸钠100克兑水100公斤/亩叶面喷施。

7)对缺锌、硼的土壤补施锌、硼肥各0.5-1公斤/亩,或在始花期和幼果期用0.1%的硼砂和硫酸锌溶液叶面喷施。

8)有条件的地方,加大水肥一体化设施建设,推广喷微灌等水肥一体化技术。

)蔬菜

1.叶菜类蔬菜

推荐配方20-12-13(N-P2O5-K2O,硫酸钾型)或相近配方。

施肥建议:

1)基肥。一般在移栽前,将100%的有机肥、100%的磷肥和20%的氮、钾肥作基肥深施。

2)苗肥。苗肥的施用量一般为氮、钾肥施用总量的10%。

3)旺盛生长期。旺盛生长期的施肥量一般为氮、钾肥施用总量的70%。在此期间,每隔10天左右追肥一次。

4)大部分叶菜类蔬菜都是喜钙作物,当不良的环境条件发生生理缺钙时,往往会出现干烧心,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应注重钙肥的施用。

5)叶面喷肥。分别在苗期和旺盛生长期喷施0.3%氯化钙溶液或0.25%—0.5%的硝酸钙溶液,以降低因缺钙而引发的多种生理病害。有喷灌设施的优先采用水肥一体化施肥方式。

2.瓜类、茄果类和豆类蔬菜

推荐配方18-14-13(N-P2O5-K2O,硫酸钾型)或相近配方。

施肥建议:

1)基肥。一般在移栽前施用有机肥2000公斤/亩,100%的磷肥和氮、钾肥施用总量的20%。

2)苗肥。苗肥的施用量一般为氮、钾肥施用总量的10%。

3)果穗发育期。果穗发育期的施肥量一般为氮、钾肥施用总量的70%。在此期间,应分次追肥,每间隔10天左右追肥一次。

4)在缺钙、镁土壤上,应注重钙、镁肥的施用。

5)叶面喷肥。在生长的中后期,叶面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

3.根茎类蔬菜

推荐配方20-13-12(N-P2O5-K2O,硫酸钾型)或相近配方。

施肥建议:

1)基肥。一般在移栽前施用有机肥2000公斤/亩,100%的磷肥和化学氮、钾肥施用总量的30%。

2)苗肥。苗肥的施用量一般为氮、钾肥施用总量的50%。苗期氮肥的施用应以少量多次的原则,一般每隔10天左右追肥一次,促进茎叶生长。

3)发稞肥。发稞肥的施用量一般为氮、钾肥施用总量的20%,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块茎膨大和提高产量。

4)在缺钙、缺镁土壤上,应注重钙镁肥的施用。

5)叶面喷肥。在生长发育的中后期,叶面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

 

附件1:主要农作物推荐施肥量表

附件2:2022年全科学施肥主推技术任务面积分解表


附件1:

主要农作物推荐施肥量表

区域

作物

名称

产量水平

(公斤/亩)

推荐施肥量(公斤/亩)

有机肥

 

N

P2O5

K2O

双季稻区

早稻

≤375

绿肥或秸秆还田

7.0-8.0

3.0-3.5

3.5-4.0

375-450

8.0—8.5

3.5-4.0

4.0-4.3

≥450

8.5-9.0

4.0-4.2

4.3-4.5

晚稻

≤400

早稻草全量还田

8.0-9.0

0-1.5

3.0-3.2

400-500

8.5-9.5

0-1.5

3.2-3.5

≥500

9.0-10.0

0-1.5

3.5-4.0

一季稻区

中稻

≤500

绿肥或秸秆还田

9.5-10.5

4.5-5.0

4.3-4.8

500-600

10.5-11.5

5.0-5.5

4.8-5.0

≥600

11.5-12.0

5.5-6.0

5.0-5.5

玉米

≤400

腐熟农家肥800公斤

12.0-12.5

4.0-4.5

4.5-5.0

400-500

12.5-13.0

4.5-5.0

5.0-5.5

≥500

13.0-13.5

5.0-5.5

5.5-6.0

油菜

(粮油轮作制)

≤120

前茬作物秸秆全量还田

6.0-6.5

1-4.0

4.0-4.5

120-160

6.5-7.0

1-4.0

4.5-5.0

≥160

7.0-8.0

2-4.0

5.0-5.5

油菜

(早地种植)

≤120

腐熟农家肥600公斤

6.5-7.0

1.0-4.0

4.0-4.5

120-160

7.0-8.0

1.0-4.0

4.5-5.0

≥160

8.0-9.0

2.0-4.0

5.0-5.5

棉花

≤250

腐熟农家肥1000公斤

14.0-15.0

5.0-5.5

8.0-9.0

250-300

15.0-16.0

5.5-6.0

9.0-10.0

≥300

16.0-18.0

6.0-6.5

10.0-12.0

大豆

≤150

腐熟农家肥1000公斤

4.0-5.0

3.0-4.0

3.5-4.5

150-200

5.0-6.0

3.0-4.0

3.5-4.5

≥200

5.5-6.6

3.5-4.5

4.5-5.0

葡萄

≤1500

腐熟农家肥2000公斤

10.0-11.0

4.5-5.0

8.0-8.5

1500-2000

11.0-12.0

5.0-5.5

8.0-9.0

≥2000

12.0-13.0

5.5-6.0

9.0-10.0

叶菜类蔬菜

≤1500

腐熟农家肥2000公斤

9.0-10.0

4.0-4.5

5.0-5.5

1500-2000

10.0-11.0

4.5-5.0

5.5-6.0

≥2000

11.0-12.0

5.0-6.0

6.0-6.5

瓜、茄、果、豆类

蔬菜

≤2000

腐熟农家肥2000公斤

10.0-11.0

5.0-5.5

6.0-7.0

2000-2500

11.0-12.0

5.5-6.0

7.0-8.0

≥2500

12.0-13.0

6.0-6.5

8.0-9.0

根、茎

类蔬菜

≤2000

腐熟农家肥2000公斤

8.0-9.0

5.5-6.0

7.0-8.0

2000-2500

9.0-10.0

6.5-7.0

8.0-9.0

≥2500

10.0-11.0

7.0-7.5

9.0-10.0

 

说明:1.腐熟农家肥氮磷钾养分含量分别为N0.45%、P2O5 0.21%、K2O:0.52%,各地根据当地有机肥种类及养分含量,坚持就地取材以氮(N)为基准进行换算;2.表中棉花为籽棉产量;3.若不施用有机肥或有机肥施用量不足,则根据所施有机肥养分含量,适当增加化肥的用量;4.采用喷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化肥可减量15%-20%。5.稻虾田化肥用量可减少10-20%,忌用碳铵、磷肥等单质肥料,建议施用中等含量缓释复合肥(40%及以下)作基肥。

 

附件2:

2022年全科学施肥主推技术

任务面积分解表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万亩次)

绿肥种植

(万亩)

秸秆还田

(万亩次)

水肥一体化应用(万亩)

洲 镇

12.1

0.44

8.2

0.096

嘴 乡

11.1

0.87

7.9

0.022

明山头镇

9.3

0.87

6.5

0.016

阁 镇

14.4

0.66

11.5

0.025

青树嘴镇

12.6

0.65

9.2

0.028

茅草街镇

13.9

0.7

10.4

0.024

三仙湖镇

13.6

0.44

10.4

0.034

中鱼口乡

14.1

0.44

10.5

0.03

浪拔湖镇

13.8

0.53

10.3

0.063

麻河口镇

14.9

0.53

11.6

0.17

武圣宫镇

9.5

0.43

6.6

0.029

窖 镇

10.7

0.44

6.9

0.013

150

7

110

0.5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