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694041623/2015-577785 | 发布机构 | 县住建局 | 发文日期 | 2015-11-06 |
---|---|---|---|---|---|
信息类别 | 综合政务 | 公开范围 | 全部公开 | 公开方式 | 政府网站 |
索引号 | 694041623/2015-577785 |
---|---|
发布机构 | 县住建局 |
发文日期 | 2015-11-06 |
信息类别 | 综合政务 |
公开范围 | 全部公开 |
公开方式 | 政府网站 |
南县县城生活垃圾分类及资源利用整体推进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县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加快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进程,逐步建立和完善垃圾分类工作运行机制,实现垃圾资源综合利用,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文明县城、生态县为目标,以垃圾源头分选、分投、分运、分别处理为手段,采取源头控制。抓大分小的办法,强化宣传。整体推动。同时合理选择垃圾处理工艺,逐步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努力推进县城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及资源化利用,提高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工作目标
通过垃圾分类试点,逐步推进县城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实现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初步形成适合我县的垃圾分类工作运行机制。至2015年底在县城范围内初步实施生活垃圾分类;至2016年底基本做到垃圾分类工作全覆盖;至2017底全面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及资源化利用。
三、组织领导
成立南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城生活垃圾分类及资源利用整体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章 希
副组长:何春江 谭科军
成 员:段正杰 舒 毅 梅建斌 涂光明 涂云峰
程建军 吴 健 尹 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梅建斌任办公室主任、涂云峰、殷翠婷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地点设县环境卫生管理处。具体工作由县环卫处负责组织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县环卫处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负责县城生活垃圾分类及资源利用整体推进工作具体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二)负责县城生活垃圾分类及资源利用整体推进工作进展情况、任务落实情况等信息收集、汇总,建立各类基础档案资料;
(三)负责做好相关宣传工作,对城区各部门单位、社区、居民小区、临街门店等进行工作指导;
(四)负责招募垃圾分类推广志愿者,并对志愿者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五)负责制定、呈报垃圾分类设施、转运车辆采购计划,配合县政府采购中心搞好物资采购,并负责设施投放、使用、维护与管理。
(六)负责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考评,并及时提出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的建议。
四、分类办法
根据《新型城镇化省级引导专项资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结合我县实际,县城生活垃圾分为四类:
(一)无机及建筑垃圾,主要包括粉煤灰、煤渣、炭渣、碎砖块等无机垃圾及建筑垃圾。
(二)可回收垃圾,能够被回收循环使用或再生利用的废物,通常指再生资源回收站点长期收购的有价值的废旧物品,主要包括废纸、织物、塑料、金属、橡胶、玻璃等。
(三)有毒有害垃圾,主要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物质,包括废旧日用电子产品、废旧电池、废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等。
(四)其他垃圾,指以上分类中未包括的垃圾,不明确归属的生活垃圾都归入其他垃圾,县城食物残余、菜梗菜叶、水果残余等厨余垃圾也划入其他垃圾收运体系内。
五、工作步骤
(一)初分类阶段(2015.7 – 2015.12)
在此阶段要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初步分类,将生活垃圾分四类进行收集、运输、处理。
(1)无机及建筑垃圾由专用车辆进行收集运输,杜绝与生活垃圾混装、混运。投放煤灰专用收集桶收集煤灰煤渣,再由专用收集车进行转运处理。建筑渣土、碎砖块由渣土车运输至指定消纳场地处理。
(2)居民(单位)的可回收垃圾投入专用收集容器,由环卫负责收集、转运、处理。
(3)居民(单位)的有害有毒垃圾实行分类袋装,不得与其他生活垃圾混装,投入专用收集容器,由环卫负责收集、转运、处理。同时,设立有害有毒垃圾有偿回收点,鼓励居民(单位)将有害有毒垃圾送回收点回收。
(4)其他垃圾投入专用收集容器,由环卫负责收集、转运、处理。
(二)全面分类阶段(2016.1 – 2016.12)
进一步细化、深化垃圾分类及资源利用工作,实现全面分类处理。
(三)巩固提高阶段(2017.1 – 2017.12)
总结成绩与经验,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垃圾分类及资源利用工作长期、有效开展。
六、保障措施
(一)广泛深入开展宣传工作。环卫处要组织一支宣传队伍,分布在每个社区,开展走访调查、散发宣传资料和倡议书。同时通过出宣传栏(画)、小手拉大手活动、社区活动、校园活动等多种方式,对居民(单位)进行宣传教育,使垃圾分类理念进入民心,并保证大多数居民能够正确掌握垃圾分类方法,使用垃圾分类工具。
(二)组织和培训志愿人员。面向社会招募垃圾分类推广工作志愿者,在社区设垃圾分类辅导员。对垃圾分类推广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迅速建立起一支热心、负责的宣传队、工作队。
(三)加大配套设施建设投入。配套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容器、车辆,完善终端处理设施。建立有毒有害垃圾定点回收点,实行公益回收与有偿回收相结合。
(四)建立监督机制。提请县政府督查室、县“三创”办联合对部门单位和社区垃圾分类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并通报督查情况,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同时,对工作不落实的部门单位和社区,督促整改,情况严重的进行问责。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齐心协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环保工程、民心工程,也是综合系统工程,更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各单位必须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利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中心工作抓好、落实、抓出成效。
(二)加强管理,落实责任。建立“条块联动、齐抓共管、协调有序、责任明确”的工作机制和岗位责任制,依据阶段目标,层层抓落实。将垃圾分类工作列入年度绩效考核和“三创”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进行考核奖惩。同时,督促街道、社区安排专人负责,明确职责和任务,充分调动基层的积极性。
(三)稳步实施,巩固成果。垃圾分类工作一定要夯实基础、规范有序,按照要求分步稳妥推进。垃圾分类容器配套要标准化、规范化,分类标识要符合标准,分类投放要符合要求,确保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的目标实现。
南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5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