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694041623/2018-582644 | 发布机构 | 武圣宫镇 | 发文日期 | 2018-08-02 |
---|---|---|---|---|---|
信息类别 | 综合政务 | 公开范围 | 全部公开 | 公开方式 | 政府网站 |
索引号 | 694041623/2018-582644 |
---|---|
发布机构 | 武圣宫镇 |
发文日期 | 2018-08-02 |
信息类别 | 综合政务 |
公开范围 | 全部公开 |
公开方式 | 政府网站 |
各村(社区)、部门:
为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精神,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经镇党委、政府研究,结合我镇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客家传统美德,破除大操大办、不赡养老人、聚众赌博等各种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实现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
——乡风民风美起来。在各村(居)全覆盖成立红白理事会,由红白理事会全程操办各村(居)婚丧喜庆事宜,控制婚丧喜庆事宜规模,简化婚丧嫁娶仪式,消除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等现象。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消除“巨额彩礼”、“天价彩礼”,倡导和推广“请客不收礼”、“随礼不坐席”新风尚,引导群众用合理金额的彩礼和简单的礼品表达美好祝愿。弘扬孝道文化,营造孝老爱亲、崇尚文明的良好氛围。深化殡葬改革,加强公益性墓地规划建设。严厉打击聚众赌博等违法行为。
——人居环境美起来。建立健全村庄保洁队伍和县、镇、村三级垃圾处理机制,构建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格局。引导群众自觉维护和整治门前院后环境卫生,消除垃圾乱倒、粪便乱堆、禽畜乱跑、柴草乱放、污水乱泼等现象,做到庭院内外环境卫生整洁、农作物摆放有序、村(居)环境整洁美观。
——文化生活美起来。教育引导广大农村群众培育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常态化开展“文明家庭”“文明信用农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引导、鼓励和扶持农村“乡土艺术家”和群众业余文艺团队,打造群众喜欢的文艺宣传队伍。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二、重点举措
(一)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每个行政村(居委会)由群众推举德高望重、热心服务、公平公正、崇尚节俭、有一定礼仪特长的人士组成1个红白理事会,全程免费操办本村(居)所有红白事。在充分尊重民俗、坚持群众自愿基础上,制定红白事的办理流程、标准要求,实施“一镇一策”、“一村一策”。加强对红白理事会成员的业务培训和日常工作指导,提高其政策把握能力和为群众服务水平。
(二)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按照有关程序要求,修订完善符合本地实际的村规民约,将倡导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有关要求纳入其中,并在综合文化服务站、村委会等显著位置长期张贴。相关部门将加大指导力度,确保内容和程序合法、群众广泛参与制订,提高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实行党员干部带头。农村广大党员特别是村干部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从自家做起,带头宣传倡导移风易俗,带头文明节俭办婚丧事,带头火葬和生态安葬,带头文明低碳祭扫。落实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报告制度,对违反规定的党员干部,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四)实施环境整治。大力推进环境卫生整治,突出抓好农村环境保洁长效机制建设。深入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立健全户分类、村收集、镇集中、县处理的农村垃圾清运模式,实现农村垃圾日产日清。
(五)提升文明素质。培育良好村风民风。加强村民教育培训,开展文体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六)完善基础设施。推动厚养薄葬,支持在农村中心社区或较大的村建设为老年人提供生活居住、日间照料、休闲娱乐、精神慰藉等服务的农村养老院。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
(七)开展专项治理。严厉查处婚丧活动中的低俗表演等行为,大力整治农村“黄赌毒”、封建迷信、非法宗教等。加强丧葬活动管理,依法治理违规土葬、乱埋乱葬、骨灰装棺再葬、超标准建墓立碑等行为。对办理丧事活动中宣扬封建迷信、妨害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和污染环境的行为,坚决予以打击。支持老年人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涉及赡养、继承等方面的合法权益,依法处置一批农村不赡养老人的典型案例。
三、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全面推进。要把“乡风文明行动”作为“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行动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重点工作,统一部署,统筹推进。
(二)发动群众,注重实效。要把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摆在首要位置,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通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务实举措,争取群众支持,吸引群众参与,真正让活动热在基层、热在群众。
(三)重点突破,典型引路。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通过签订承诺书等形式,让各级党员干部在“乡风文明行动”中做表率,坚决查处党员干部顶风违纪大操大办案件。
武圣宫镇人民政府
2018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