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仙湖镇2021年工作完成情况及2022年工作计划

索引号 50000001/2022-1683411 发布机构 南县 发文日期 2022-01-24
信息类别 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 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 政府网站
索引号 50000001/2022-1683411
发布机构 南县
发文日期 2022-01-24
信息类别 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 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 政府网站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工业强、农业优、三产活、项目兴、生态好”十五字方针,锚定“一县、一海、一基地”战略目标,勠力同心、砥砺奋进,奋力开创三仙湖镇经济社会繁荣稳定、积极向上的新局面。

  一、2021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社会治理效能加快提升。探索“微服务、小网格、大民生”基层治理模式,创新结合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五个到户”,以镇、村干部为基点的网格化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健全“五老”工作室工作制度,基层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彻底收回恒发公司4000亩水面权属,今年累计收取承包款34.7万元。支持三个行政村依法回收集体资产。综治民调全市乡镇排名第9,中堤村位列全县第1。市级信访工作“三无”乡镇创建推优单位。顺利创建“全市安全发展示范乡镇”、“全市平安建设先进乡镇”。

  (二)经济增长动能不断增强。稻虾产业持续壮大,镇域稻虾种养面积超5.5万亩。累计投入4045.46万元,完成国家农业产业强镇21个项目全部建设任务,县、市验收顺利通过。依曼诗服饰加工厂顺利落户我镇并投产,成功扶持成立村企合办的三仙湖镇振兴电子厂。

  (三)社会民生事业全面发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扎实推进。新冠疫苗各阶段接种工作扎实完成,未被约谈。成立南县教育基金会首个乡镇分会,累计募集爱心资金50余万元。烈士桥村公益性墓地如期完成建设。下柴市水厂水质问题迅速解决,群众用水安全进一步提升。

  (四)生态建设成果持续巩固。全县人居环境整治流动现场会选点我镇观摩。今年3月获评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洁乡镇。完成市级美丽乡村验收。完成改厕1926户,超县定目标近一倍。全力打造全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示范点。河长制、退捕禁捕、秸秆禁烧等工作高质量完成。

  二、2022年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基层治理夯基础。强化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微服务、小网格、大民生”网格化治理模式,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建立健全生活垃圾收费制度,去年以来逐步在全镇开展生活垃圾收费,目前已完成95%以上。开展上柴市村社会治理创新试点工作,成立“五老”(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工作室参与村级管理,大力推广“五老”基层治理模式。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庭院、星级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挖掘、宣传、树立个人道德典型,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强各村(社区)红白理事会建设,坚决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不良风气。

  二是突出特色高效优农业。立足产业基础,做强稻虾米产业。发挥两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一批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扩大土地流转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今年三仙湖镇将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继续扩建产业园,流转三仙湖村万仙路沿线成片稻虾田1000余亩,全力打造集稻虾产业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样板和窗口。

  三是壮大集体经济富农民。培育壮大一批以发展稻虾产业、蔬菜产业、龟鳖鱼产业为主的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带动成立一批家庭工厂、手工作坊、乡村车间。推动农村“三变”改革,整合、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多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继续做好集体资产的依法清收工作,探索14个村(社区)办企业的扩面提质。深入挖掘优势资源,着力打造“一村一产业”的发展新格局。烈士桥村与经开区标美服饰达成协议,引进两条生产线,创办富民工厂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上柴市村振兴电子厂进一步升级完善、创新管理、扩规提质。

  四是推进资产处置促发展。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做好三仙湖大道两厢用地和棚改安置项目腾退土地的开发和利用,联系意向老板召开座谈会,征求两厢用地开发利用的意见建议和引进意向资金,盘活和利用现有资产资源,促进经济效益提升。

  五是提质交通道路助建设。我镇将全力配合县交运局做好三仙湖境内S307的提质改造工作,打造一条集服务产业核心区、稻虾米品牌于一体的高规格公路。打通全镇“断头路”,修缮破损道路、渠道,逐步完善机耕道建设。完成万仙路、文胜路黑化。持续推进棚改工作,彻底拉通三仙湖大道,优化全镇交通格局,加快融入益阳岳阳常德1小时交通圈。

  六是多措并举保民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育壮大镇教育基金会,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奖教助学、改善办学条件。把稳就业、保就业摆在突出位置,精准对接本地企业用工需求,促进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织密社保防控网络,加快建立“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保体系,不断提升居民常规保障、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做好低保、临时救助人员申报审核工作,按时审核发放残疾人补贴,使社会保障更有力度、更有温度、更有质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