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生态环境局南县分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索引号 4309210010/2022-1680129 发布机构 益阳生态环境局南县分局 发文日期 2022-01-27
信息类别 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 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 政府网站
索引号 4309210010/2022-1680129
发布机构 益阳生态环境局南县分局
发文日期 2022-01-27
信息类别 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 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 政府网站

2021年,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市生态环境局的关心、指导下,我局全体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生态立县”发展战略,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工作,各项生态环保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有力促进了我县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现将今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1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突出环境问题持续整改。

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强化调度。2017 年以来中央、省环保督察,以及中央、省环保督察“回头看”、中央督办、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督察、全国人大执法检查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等反馈我县环境问题 48个,目前已完成整改销号36个,未完成整改12个。未完成整改的 12个问题中,6个问题为中央、省环保督察及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的问题、需要按程序整改销号,6个问题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反馈的面上问题、整改完成后需将有关情况报市直主管部门备案。

(二)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打好碧水保卫战。一是扎实推进大通湖水环境治理。对标2021年大通湖水环境治理任务清单,以大通湖南县流域通湖沟渠“一渠一策”实施方案为指导,以入湖口湿地建设、农田型湖泊缓冲带建设等项目为依托,推进我县大通湖水环境治理工作。二是制定国省控断面整治方案。针对下柴市,德胜港国控断面,三仙湖水库,南茅运河省控断面水质不稳定的情况,制定一断面一整治方案,对超标因子进行溯源分析,明确了相关部门和乡镇的工作责任。三是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对县级饮用水源地、乡镇“千吨万人”水源地进行常态的问题排查整治。四是积极配合做好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相关工作。参与取水口设置的选址比选,提供了近三年水质断面的监测数据。

打好蓝天保卫战。定期召开空气质量会商会,部门形成工作合力,联防联控。狠抓秸杆禁烧,加强道路杨尘治理,严格落实建筑工地“六个百分百”,组织技术力量对我县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进行走航分析,重点加强对园区涉VOCs气体排放企业的监管。

打好净土保卫战。完成6个社区生活污水治理,完成农村生态环境监测小流域试点扫尾工作,对农村黑臭水体进行了摸排调查,完成土地安全利用排查工作。

(三)全力推进“夏季攻势”。

2021年益阳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任务清单明确的我县的任务涉及5大类、19小项工作任务,其中16项工作任务已经完成,其余的序时推进。

(四)环境管理工作常态推进。

加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的集中共用工作。按照更新优化后的《湖南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工作指南》,结合《建设项目分类管理名录》,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建设要求,精简审批环节条件,压缩审批时限,简化审批流程。

加强对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管理力度,严把项目环境准入关。认真贯彻执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项目环评审批程序,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和联系,互相支持配合,共同把关,提高环评执行率,为经济健康发展做好服务。至 1118日止,我县环境影响评价市级审批项目15个,县级审批7个。建设项目的环保手续及时审批,有力保证我县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

(五)环保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工作有序推进。

今年以来,共争取到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农村环境整治专项资金4750万元用于大通湖流域水环境治理,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4100万元用于大通湖南县流域农田型湖泊缓冲带生态修复工程(1500万元)、农田面源生态拦截工程(1400万元)、通湖沟渠生态治理与修复工程(1200万元)等3个项目的建设,中央农村环境整治专项资金650万元用于明山头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目前,大通湖南县流域农田型湖泊缓冲带生态修复工程正进入施工图设计扫尾阶段。

(五)环境执法与监察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