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嘴乡人民政府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实施方案

索引号 694041623/2017-581889 发布机构 乌嘴乡 发文日期 2017-12-27
信息类别 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 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 政府网站
索引号 694041623/2017-581889
发布机构 乌嘴乡
发文日期 2017-12-27
信息类别 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 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 政府网站

乌嘴乡人民政府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系列决策部署,有效预防和遏制一般生产安全事故,杜绝较大以上事故,根据《湖南省安委会关于印发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湘安〔2016〕11号)益阳市安委会《关于印发遏制较大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益安发〔2016〕17号)和南县安委会南县遏制一般事故杜绝较大以上事故工作实施方案(安办〔2016〕12)结合我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扎实构建事故应急救援最后一道防线。坚持关口前移,超前辨识预判岗位、企业、区域安全风险,通过实施制度、技术、工程、管理等措施,有效防控各类安全风险;加强过程管控,通过构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闭环管理制度,强化监管执法,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事故隐患,防患于未然;强化事后处置,及时、科学、有效应对各类重特大事故,最大限度减少事故伤亡人数、降低损害程度。

(二)主要工作目标。到2018年,构建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无缝对接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体系,全社会共同防控安全风险和共同排查治理事故隐患的责任、措施和机制更加精准、有效;构建形成完善的安全技术研发推广体系,安全科技保障能力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构建形成严格规范的惩治违法违规行为制度机制体系,使违法违规行为引发的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构建形成完善的安全准入制度体系,淘汰一批安全保障水平低的小矿小厂和工艺、技术、装备,安全生产源头治理能力得到全面加强;实施一批保护生命重点工程,根治一批可能诱发重特大事故的重大隐患;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二、工作任务

(一)着力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

1.健全安全风险评估分级和事故隐患排查分级标准体系。建立非煤矿山、危化品、油气输送管道、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行业领域和冶金、机械、商贸等工贸企业可能诱发重特大事故的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基础数据库。结合本辖区、本行业领域实际,研究制定区域性、行业性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辨识、评估、分级标准,为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提供依据。

2.全面排查评定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等级。各村(社区)各行业在深入总结分析事故发生规律、特点和趋势的基础上,每年排查评估本辖区、本行业的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依据相应标准,分别确定安全风险“红、橙、黄、蓝”(红色为安全风险最高级)4个等级,分别确定事故隐患为重大隐患和一般隐患,并建立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数据库,绘制以及企业安全风险等级和重大事故隐患分布电子图。

3.建立实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按照“分区域、分级别、网格化”原则,实施安全风险差异化动态管理,明确落实每一处重大安全风险和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管责任,强化风险管控技术、制度、管理措施,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健全安全风险公告警示和重大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定期对红色、橙色安全风险进行分析、评估、预警。落实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岗位责任,建立企业安全风险公告、岗位安全风险确认和安全操作“明白卡”制度。

4.实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建立自查、自改、自报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建设政府部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网络管理平台并与企业互联互通,实现隐患排查、登记、评估、报告、监控、治理、销账的全过程记录和闭环管理。

(二)强化安全生产技术保障。

1.强化信息化、自动化技术应用。针对可能引发重特大事故的重点区域、单位、部位、环节,加强远程监测预警、自动化控制和紧急避险、自救互救等设施设备的使用,强化技术防范。完善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储存设施自动化控制和紧急停车(切断)系统,可燃有毒气体泄漏报警系统,鼓励推广“两客一危”车辆(长途客车、旅游包车、危险货物运输车)安装防碰撞系统。建立完善县级营运车辆和危险化学品运输车等“一车三方”动态监管平台建设。加快全县安全生产预警体系建设,提升信息化在事故风险预测、预警、预防等方面的支撑能力。

2.推进企业技术装备升级改造。按照国家已发布的淘汰落后和推广先进适用安全技术装备目录,通过法律、行政、市场等多种手段,推动、引导高风险企业开展安全技术改造和工艺设备更新,淘汰一批不符合安全标准、安全性能低下、职业危害严重、危及安全生产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推动一批高危行业企业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

3.加大安全科技支撑力度。充分利用国内外关键安防技术装备的研发成果,引导和支持企业采用先进的安防技术装备。加大安全科技成果推广力度,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完善国家、地方和企业等多层次科研成果转化推广机制。

(三)严厉打击惩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1.加强安全监管执法规范化建设。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制定完善权责清单,制定安全监管执法工作细则,进一步规范执法内容、执法程序、执法尺度和执法主体。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强化执法信息公开,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2.依法依规严格落实执法措施。健全“双随机”检查、暗查暗访、联合执法和重点执法制度,对情节恶劣、屡禁不止、可能导致重特大事故的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严格落实查封、扣押、停电、停止民用爆炸物品供应、吊销证照,以及停产整顿、上限处罚、关闭取缔、从严追责“四个一律”执法措施。

3.运用司法手段强化从严治理。加强安全执法和刑事司法的衔接,建立公安、检察、审判机关介入安全执法工作机制。对抗拒执法、逾期不执行执法决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对涉嫌犯罪的违法案件,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坚决杜绝有案不移、有案不立、以罚代刑。探索设立安全生产审判庭、检察室,建立查办和审判安全生产案件沟通协调制度。

4.强化群防群控。推行执法曝光工作机制,强化警示教育。加大举报奖励力度,鼓励发动群众举报、媒体曝光违法违规生产经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