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09210010/2015-578381 | 发布机构 | 武圣宫镇 | 发文日期 | 2015-12-21 |
---|---|---|---|---|---|
信息类别 | 综合政务 | 公开范围 | 全部公开 | 公开方式 | 政府网站 |
索引号 | 4309210010/2015-578381 |
---|---|
发布机构 | 武圣宫镇 |
发文日期 | 2015-12-21 |
信息类别 | 综合政务 |
公开范围 | 全部公开 |
公开方式 | 政府网站 |
中共武圣宫镇委员会 武圣宫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南县武圣宫镇2014—2020年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规划》的通知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夯实凝聚和服务群众的物质基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湘发[2014]6号和益发[2014]6号文件精神,结合本镇实际,现制定2014—2020年全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新时期农村工作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因地制宜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村级集体组织服务能力。
二、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底,全镇所有村年经营性收入达6万元以上,并培育一批村集体经济强村。
分年度目标是:2014年底,禹贡等5个村年经营收入达6万元以上,即全镇30%的村年经营性收入达到6万元以上;
2015年底,联丰等4个村年经营性收入达6万元以上,即全镇50%的村年经营性收入达6万元以上;
2016年底,天伏等2个村年经营性收入达到6万元以上,即全镇60%的村年经营性收入达6万元以上;
2017年底,兴隆等4个村年经营收入达6万元以上,即全镇85%的村年经营性收入达6万元以上;
2018年底,同跃等1个村年经营收入达6万元以上,即全镇90%的村年经营性收入达6万元以上;
2019年底,学稼等1个村年经营收入达到6万元以上,即全镇95%的村年经营性收入达6万元以上;
2020年底,太白等1个村年经营收入达到6万元以上,即全镇100%的村年经营性收入达6万元以上。
三、工作措施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对自然条件差的村,通过加快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水、电、路三通。同时,引导和帮助经济薄弱村搞好经济发展,规划建设种植、养殖等项目,不断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吸引外地客商和本村在外经商人员回村投资办厂,实现土地升值增值,确保集体创收,农民富裕。
2.依托资源开发,壮大集体经济。土地、荒山、矿产是经济薄弱村脱贫致富的重要资源。因此,对这类村,要帮助加快资源开发,实现强村富民。工作中,按照“有利于国家、有利于集体、有利于村民”原则,按照市场价值规律的要求,可采取租赁、拍卖、联合开发等形式,对土地、荒山、荒滩、矿产资源进行开发。同时,深化产业结构调整,鼓励机关干部和村干部领办、创办示范服务基地,做给农民看,帮助农民干,实现农民增收,集体增收。
3.盘活集体资产,实现资产保值增值。通过出租、拍卖或量化入股等方式,盘活资产,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4.加强组织领导。镇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和副书记任副组长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各村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推进计划,做到“一村一策”,明确任务,靠实责任,抓好落实,切实抓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
附:发展模式
发展模式
一是资源开发型。村域内以集体形式经营山林、水面、矿产和“四荒”等资源,采取租赁承包或吸收其他资金参股联合的方式,进行合理开发,集体收取承包费和租金。二是产业带动型。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村(社区)集体可以自主创办企业,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实力较弱的,可依托当地大中型企业,村集体配套兴办小型加工企业和服务企业,通过发展产业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三是土地经营型。通过土地整治、迁村腾地、土地流转,最大限度的盘活土地资源,成立土地存贷合作社,将农户自愿流转的土地集中起来再统一出租,获得存贷利差收益。四是服务创收型。围绕服务群众生产生活,由村(社区)集体牵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等经济组织,提供农技农机、商品供销、社会关怀、委托代理服务、设施维护、医疗卫生、物业管理、技能培训、法律咨询、休闲饮食等各种服务。五是资产经营型。在建立严格的集体资产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将集体所有的办公用房、厂房、机器设备等闲置资产,以股份合作、使用权有偿转让、租赁等形式,公开招投标,对闲置资产进行处理,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六是资本运作型。村(社区)集体通过将存量资金入股企业经营、异地购买资产等形式增加集体收入。七是乡村旅游型。自然条件优越的村(社区),可利用区位优势开发旅游资源,依托农业产业化相关政策,创办农家乐、餐馆、度假村、休闲观光农业等经济实体。八是文化娱乐型。通过组建红白理事会和民间文艺团体服务村(居)民创收。有条件的可以兴办幼儿园、敬老院解决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管理服务问题,开辟新的领域和服务项目,增加集体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