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09210010/2022-1576394 | 发布机构 | 南县司法局 | 发文日期 | 2022-04-18 |
---|---|---|---|---|---|
信息类别 | 综合政务 | 公开范围 | 全部公开 | 公开方式 | 政府网站 |
索引号 | 4309210010/2022-1576394 |
---|---|
发布机构 | 南县司法局 |
发文日期 | 2022-04-18 |
信息类别 | 综合政务 |
公开范围 | 全部公开 |
公开方式 | 政府网站 |
南法办〔2022〕4号
关于印发《2022年南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
现将《2022年南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南县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
2022年4月18日
2022年南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2022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的关键之年。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决策部署,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以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为主体工程,重点抓好宪法学习宣传,深化重点对象普法教育,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不断创新普法方式方法,增强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南县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一、提高政治站位,突出普法工作重点
1.深入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结合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结合深入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列入党校重点课程,作为法治专门队伍和法律服务队伍教育培训内容,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的重点内容,组织“八五”普法讲师团开展专题宣讲,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
2.突出做好宪法学习宣传。将宪法学习宣传作为贯穿全年的重点,结合喜迎党的二十大和现行宪法颁布40周年,统筹好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系列活动。组织开展好2022年“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深入开展全市学生“学宪法讲宪法”、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等活动。
3.聚焦中心工作开展普法。紧紧围绕“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促进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加强对民法典实施以来典型案例和配套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解读。加强党内法规学习宣传,促进党内法规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抓好“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法治宣传教育。
二、创新方式方法,推进基层依法治理
4.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研究制定《关于创新开展“送法下乡”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元旦春节送法下乡、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月活动,常态化开展送法下乡活动,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出台《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措施》,明确县级培训主体责任,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统筹运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载体平台,加强乡村法治宣传教育。
5.加强基层依法治理。进一步提高创建标准,做好全国第九批、全省第十批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推荐评选。加大对创建成功的全国、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奖励扶持力度,完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电子地图。深化“依法治校”“依法治企”“依法治网”等基层依法治理工作。
三、增强普法效能,提升全民法治素养
6.强化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实行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制度,抓好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继续开展国家工作人员分众分类在线组考,提高在线学法考法实效性。组织开展厅级干部在线学法考法。推动将普法工作列入党政主要负责人年终述法重要内容。
7.强化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周活动,丰富校园普法形式。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加强青少年法治实践教学,不断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和规则意识。推动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完善法治副校长工作制度,做好法治副校长选任派出工作。
8.深化分层分类分众普法。推动宪法法律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进宾馆、进景区。结合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重点增强企业负责人依法经营意识和合规理念。加大对职工权益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引导企业职工依法理性维权。加大《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宣传,依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四、拓展平台载体,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9.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加大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力度。进一步提升全县法治文化阵地质量,加强日常维护和更新,推动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持续深入推动乡镇、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10.丰富法治文化产品供给。重点打造一批法治文艺精品节目,充实法治文化资源产品库,为基层提供方便实用的法治文化产品。开展精品法治文艺节目评选,鼓励支持法治文艺节目创作。
11.挖掘新媒体普法潜力。加强普法网络、新媒体平台管理。深化“互联网+法治宣传”,推进传统媒体普法栏目、节目在新媒体上二次传播。支持鼓励县直各部门运用网络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制作发布普法作品。
五、健全工作机制,压实各方普法责任
12.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汇总公布年度任务清单,坚持完善和落实履责报告评议、以案释法等制度。
13.全面落实媒体公益普法责任。推动广播、电视等媒体发挥各自特点和优势,在重点时段刊播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公益广告和法治节目。深化县融媒体中心公益普法,推动县直各部门运用公交、户外广告牌、电子显示屏、楼宇电视等媒介开展普法宣传。
14.健全社会普法机制。建立以高校法学院(系)师生、律师等法律专业人才队伍为骨干的普法志愿服务队伍,建立大学生、律师、退休法官、检察官、人民调解员参加的南县普法志愿服务站,充分发挥大学生寒暑假送法下乡专题活动在普法宣传中的志愿功能。进一步完善“八五”普法讲师团工作制度,提高讲师团成员宣讲积极性,指导推动县“八五”普法讲师团发挥作用。加强优秀公益普法组织和个人宣传。
六、夯实基础保障,加强普法能力建设
15.加强队伍建设。深入实施法治宣传教育能力提升工程,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人员进行轮训,提高全县普法队伍能力和水平。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和“我为基层解难题”活动,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基层能力。
16.强化基层基础。坚持强基导向,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进一步加强对基层普法工作的督促和指导,健全上下贯通的普法责任落实机制,打通普法“最后一公里”。坚持结果导向,严格工作考评,推动“八五”普法规划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