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09210010/2022-1522306 | 发布机构 | 南县民政局 | 发文日期 | 2022-02-10 |
---|---|---|---|---|---|
信息类别 | 综合政务 | 公开范围 | 全部公开 | 公开方式 | 政府网站 |
索引号 | 4309210010/2022-1522306 |
---|---|
发布机构 | 南县民政局 |
发文日期 | 2022-02-10 |
信息类别 | 综合政务 |
公开范围 | 全部公开 |
公开方式 | 政府网站 |
“非常感谢驻村帮扶工作队,考虑到我家里的实际情况,帮我联系在家门口的蔬菜合作社里干活,每天能拿到100元的劳动报酬,挺好的。”近日,笔者走进南县武圣宫镇百联村村富强生态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绿油油的菜薹长势喜人,田间地头里一片繁忙景象,二十多名村民正弯着腰,埋头在田间采摘新鲜的白菜薹。
创办蔬菜合作社是南县武圣宫镇近年来推进产业扶贫的一个重要载体,县民政局驻村帮扶工作队和镇村”两委”通过引进乡贤回乡创业开设扶贫车间,优先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从事蔬菜种植和采摘等业务,“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模式,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务工,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回家创业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企业给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带动他们增收致富,为脱贫攻坚工作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符安祥是南县武圣宫镇百联村人,多年来一直在外经商打拼。村会计黄双喜介绍:“创办合作社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梦。我在合作社主要负责采摘菜薹,既能挣到钱又能照顾父母。”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杨惠兰高兴地说。“我农闲的时候就来合作社打工,一天的劳务费是100元。”“采摘菜薹的活儿挺轻巧,每天在家门口就能赚到一百多元!”“没想到合作社建到家门口,如今打工赚钱方便多了。”谈起合作社带来的喜人变化,村民们有太多的兴奋和激动。
以前,当地群众主要种植水稻,水稻成熟收成后很多土地都闲置。近年来,武圣宫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当地村支两委和驻村干部积极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实施“稻-稻-菜”一年三熟的种植模式,提高产出效益,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我们发动群众,在种植水稻过后,又翻地来种植特色蔬菜,发展我们小菜园经济。”南县民政局驻武圣宫镇龙头嘴村驻村第一书记文先望说。
近年来,南县武圣宫镇把发展产业作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把培育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作为产业扶贫的核心,因地制宜、创新思路、抓好落实,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加快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通过采取“党支部+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着力培育有市场、有效益、促就业、促民富的特色农业产业,全力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如今,该镇越来越多的村民成为了乡村振兴实实在在的受益者。通过小额信贷、发展蔬菜、稻虾产业、引进乡贤捐资助学、修桥铺路等多种方式助力乡村振兴,全镇上下正在为积极打造“美丽示范乡村”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