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厂窖镇2021年粮食生产工作 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4309210010/2021-1341922 发布机构 厂窖镇 发文日期 2021-03-03
信息类别 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 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 政府网站
索引号 4309210010/2021-1341922
发布机构 厂窖镇
发文日期 2021-03-03
信息类别 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 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 政府网站

厂政发〔20212

 

关于印发《厂窖镇2021年粮食生产工作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社区)、部门:

为稳定我镇粮食生产,杜绝耕地抛荒,提高粮食产量,改善粮食品质,确保我镇粮食稳定发展,完成全镇万亩早稻及全年粮食生产总目标,经镇党委、政府研究,现将《厂窖镇2021年粮食生产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                     

 

                                              南县厂窖镇人民政府

                                              202131


厂窖镇2021年粮食生产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增加双季稻播种面积,提高单产、增加粮食总产为方向;以抓好重点路段、重点区域双季稻生产为突破口;以引导土地流转、发展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建立专业化合作组织为手段;以增加投入,建立长效考核机制、严格落实奖罚措施为保障,坚决消灭耕地常年性抛荒、杜绝季节性抛荒,全面提高双季稻覆盖率,紧紧围绕粮食安全这一战略目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实搞好粮食生产工作,确保全镇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二、加强领导

成立由镇党委书记蔡安翔任第一指挥长,镇长周华安任指挥长,镇党委副书记贾宏宇、人大主席陈立军任常务副指挥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指挥长,各村(社区)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厂窖镇粮食生产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周建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地点设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全镇粮食生产工作的协调联系与具体落实。

三、工作目标

(一)强化粮食生产组织领导。各村(社区)要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按照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要求,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层层压实工作责任,村(社区)支部书记对全村的粮食生产工作要做到心中有数,统筹安排。

(二)压实面积产量指标任务。抓好早稻生产是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的重要支撑。县里下达我镇早稻种植面积为10000亩,经镇党政会议讨论、研究,决定在公路沿线、水利条件较好的村组进行推进落实,任务分解如下:汀浃洲村1250亩、汀合洲村1400亩、城西村1250亩、城南村1300亩、祥和村1150亩、肖家湾村1250亩、西洲村1000亩、西福村1400亩。各村要动员农户和组织种粮大户,确定种植面积,抓紧抓好早稻生产。

(三)多途径确保早稻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和种植大户采取早稻+菜经营模式增加我镇的早稻播种面积,大力推广再生稻种植模式确保我镇的粮食总产量。

(四)抓好春耕所需农资储备工作。镇政府向上级申请涉农资金,重点对专业化集中育秧核心示范片创建,免费供应种子、软盘等育秧物资。各村要及早对春耕生产所需的种子等农资数量进行摸底,认真做好当地余缺调剂,针对早稻种子缺口较大的问题,我镇将统一采购早稻种子2-3万斤备用。

(五)抓好宣传发动和农技指导。加强中央、省市县关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和典型宣传,形成重粮抓粮的良好氛围,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成立粮食生产技术指导小组,采取村村响、培训班、微信等形式多样的技术服务,特别搞好早稻集中育秧示范片技术指导工作。

(六)重中之重:一是落实集中育秧。我镇要在主公路沿线至少创建2500亩以上的早稻集中育秧核心示范片,要明确责任人、落实到大户、落实到丘块、落实到育秧主体,辐射带动全县1万亩(可播大田面积)集中育秧和早稻生产任务的完成。二是打造粮食生产示范样板。我镇要创建1个粮食生产千亩示范片。示范片要实现以下目标:①双季稻生产为主、品种优良。早稻推广加工专用型品种,晚稻推广米质达到国标二等及以上的优质品种。②技术先进。集成组装关键配技术,推广新技术新模式新机械,将示范田打造成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的样板。③管理规范。示范片要求整齐划一,做到“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种植模式、统一播栽时期、统一田间培管、统一指导服务”,实现全过程标准化生产。④绿色安全。示范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优良,绿色生产技术措施到位,无直播等粗放生产方式,确保安全齐穗。⑤融合发展。粮食生产示范片区要综合体现高标准农田建设、全程机械化生产、绿色高质高效技术、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农业环境面源污染防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成效显著。四是落实好双季稻高产线路。重点是落实好我镇域县级及以上公路、旅游公路两侧的早稻生产,防止连片“冬闲田”而没种早稻情况的出现。

(七)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做好防灾应急预案,提高粮食产业防灾抗灾水平,降低农民灾害损失。积极争取早、晚稻大灾纳入农业保险,实行真实性査勘理赔,让种植双季稻农户无后顾之忧。

(八)以政策稳面积。将扶持新型经营主体的规模经营、稻谷价格补贴等资金与发展双季稻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对种植双季稻的农户,在每亩补贴70元的基础上,县再奖励每亩200元;对于早稻集中育秧核心示范片的育秧主体,每亩秧田1500元的标准进行集中育秧劳务补贴。我镇也将对集中育秧核心示范户进行奖励。

(九)推广双季稻生产关键技术。一是落实品种合理搭配和适时播种技术。早稻建议以湘早籼32号、湘早籼24号、中早35为主,晚稻以济优1127、桃优香占为主。早稻育秧宜在320日左右的冷尾暖头播种,晚稻宜在62225日播种。二是早稻育秧全面普及“旱育保姆”使用。提高秧苗素质,减少不利气候对秧苗的影响。三是水稻合理密植技术。开展增加一斤种增加十片盘增产一担粮行动。早稻常规稻每亩用种量保证7.5公斤,早稻杂交稻保证3.5公斤,晚稻杂交稻保证2.5公斤。五是推广水稻防灾减灾技术。双季稻尽量选用生育较短的品种,确保晚稻910日前100%安全齐穗。六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重点落实氮肥前移和增施微肥、磷钾肥,减少氮肥用量技术。七是推广病虫草害统防统治技术。重点普及抛秧移栽后2 天内用好芽前除草剂。

四、 定期抽查。

(一)三月下旬,抽查各村宣传发动和春耕备耕情况。查看板田犁翻、早稻育秧和办点示范等情况。

(二)四月下旬,主要抽查水稻播种和移栽情况。查看双季稻区季节性抛荒情况,查看早稻插秧进度。

(三)七月上旬,抽查晚稻插秧进度。

(四)查看“谁种粮、补给谁”粮补政策落实情况。村、组是否公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水稻稻谷补贴和双季稻县补的补贴范围、面积和受益农户。

五、奖惩措施

镇党委政府将根据早稻及粮食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对种植大户、种植户、村支两委干部及相关部门给予奖励,具体奖励方案待党政专题研究后再行文明确,坚决兑现。同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