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09210010/2023-1738490 | 发布机构 | 南县融媒体中心 | 发文日期 | 2023-03-21 |
---|---|---|---|---|---|
信息类别 | 综合政务 | 公开范围 | 全部公开 | 公开方式 | 政府网站 |
索引号 | 4309210010/2023-1738490 |
---|---|
发布机构 | 南县融媒体中心 |
发文日期 | 2023-03-21 |
信息类别 | 综合政务 |
公开范围 | 全部公开 |
公开方式 | 政府网站 |
附件1
2022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指标计分表
级棕 一 指 |
二级 指标 |
三级 指标 |
自评分 |
指标解释 |
指 标 说 明 |
|
目标 设定 (5分) |
绩效目标 合理性 (2分) |
2 |
部门所设立的整体绩效目标依 据是否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 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整体 绩效目标与部门履职、年度工 作任务的相符性情况。 |
①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总体规划计1分;②符合部门“三定” 方案确定的职责计0.5分;③是否符合部 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计0.5分。 |
绩效指标 明确性 (3分) |
3 |
部门依据整体绩效目标所设定 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 可衡量,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 整体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
①将部门整体的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 体的工作任务计1分;②通过清晰、可 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计0.5分。③与部 门年度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计0.5 分;④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计1 分 。 |
||
预算 配置 (15分) |
在职人员 控制率 (5分) |
5 |
部门本年度实际在职人员数与 编制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 核部门对人员成本的控制程 度 。 |
在职人员控制率=(在职人员数/编制数 ×100%小于或等于1计5分,否则按比 例计分。在职人员数:部门实际在职人 数,以财政部确定的部门决算编制口径 为准。编制数:机构编制部门核定批复 的部门的人员编制数。 |
|
“ 三 公 经 费 ” 变动率 (5分) |
5 |
部门本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 与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的 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 门对控制重点行政成本的努力 程 度 。 |
“三公经费”变动率=[(本年度“三公经费” 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 “三公经费”总额]×100%。下降的计5分, 增加的按比例扣减。“三公经费”:年度 预算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车 辆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招待费。 |
||
重点支出 安排率 (5分) |
5 |
部门本年度预算安排的重点项 目支出与部门项目总支出的比 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履 行主要职责或完成重点任务的 保障程度。 |
重点支出安排率=(重点项目支出/项目总 支出)×100%。实际得分=支出安排率*5 分。重点项目支出:部门年度预算安排 的,与本部门履职和发展密切相关、具 有明显社会和经济影响、党委政府关心 或社会比较关注的项目支出总额。项目 总支出:部门年度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 总 额 。 |
||
过 程 (30分) |
预算 执行 (20分) |
预算 完成率 (4分) |
4 |
部门本年度预算完成数与预算 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 门预算完成程度。 |
预算完成率=(预算完成数/预算数) ×100%。完成年初预算计4分,未完成 年初预算按比例扣减,预算完成数:部 门本年度实际完成的预算数。预算数: 财政部门批复的本年度部门预算数。 |
预算 调整率 (2分) |
2 |
部门本年度预算调整数与预算 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 门预算的调整程度。 |
预算调整率=(预算调整数/预算数) ×100%。未调整的计2分,调整了的除 特殊原因外按比例扣减。预算调整数: 部门在本年度内涉及预算的追加、追减 或结构调整的资金总和(因落实国家政 策、发生不可抗力、上级部门或同级党 委政府临时交办而产生的调整除外)。 |
级标 一 指 |
二级 指标 |
级标 指 |
自评分 |
指 标 解 释 |
指标说明 |
|
|
支付 进度率 (2分) |
2 |
部门实际支付进度与既定支付 进度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 部门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和均衡 性程度 。 |
支付进度率=(实际支付进度/既定支付进 度)×100%。完成年终进度的计1分, 按季度完成预算进度的计1分。实际支 付进度:部门在某一时点的支出预算执 行总数与年度支出预算数的比率。既定 支付进度:由部门在申报部门整体绩效 目标时,参照序时支付进度、前三年支 付进度、同级部门平均支付进度水平等 确定的,在某一时点应达到的支付进度 ( 比 率 ) 。 |
结转结余 控制率 (4分) |
4 |
部门本年度结转结余总额与上 年结转结余总额增减比例,用 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存量资金 的实际控制程度。 |
结转结余控制率=(本年结转结余总额 上年结转结余总额)/上年结转结余总额 ×100%。低于15%的计4分,每超过5 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结转结余 总额:部门本年度的结转资金与结余资 金之和(以决算数为准)。 |
||
公用经费 控制率 (2分) |
2 |
部门本年度实际支出的公用经 费总额与预算安排的公用经费 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 部门对机构运转成本的实际控 制程度。 |
公用经费控制率=(实际支出公用经费总 额/预算安排公用经费总额)×100%。为 100%的计2分,每超过1个百分点扣0. 分,扣完为止。 |
||
“三公经 费”控制率 (2分) |
2 |
部门本年度“三公经费”实际支 出数与预算安排数的比率,用 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三公经 费”的实际控制程度。 |
“三公经费”控制率=(“三公经费”实际支 出数/“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数)×100%。 为100%的计2分,每超过1个百分点扣 0.5分,扣完为止。 |
||
政府采购 执行率 (4分) |
3 |
部门本年度实际政府采购金额 与年初政府采购预算的比率, 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政府采购 预算执行情况。 |
政府采购执行率=(实际政府采购金额 政府采购预算数)×100%,为100%的计 2分,每低于1个百分点扣0.5分,扣完 为止;政府采购预算:采购机关根据事 业发展计划和行政任务编制的、并经过 规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政府采购计划。 |
||
预算 管理 (5分) |
管理制度 健全性 (2分) |
2 |
部门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 务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 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 门预算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 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 况 。 |
已制定或具有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内部 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 度计1分;相关管理制度合法、合规、 完整计0.5分;相关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 行计0.5分。 |
|
资金使用 合规性 (1分) |
1 |
部门使用预算资金是否符合相 关的预算财务管理制度的规 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 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
①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 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计 0.2分;②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 和手续计0.2分;③项目的重大开支经过 评估论证计0.2分;④符合部门预算批复 的用途计0.2分;⑤不存在截留、挤占、 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计0.2分。 |
||
预决算信 息公开性 (1分) |
1 |
部门是否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 关规定公开相关预决算信息, 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决算管 理的公开透明情况。 |
①按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记0.5分; ②按规定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记0.5分。 预决算信息是指与部门预算、执行、决 算、监督、绩效等管理相关的信息。 |
||
基础信息 完善性 (1分) |
1 |
部门基础信息是否完善,用以 反映和考核基础信息对预算管 理工作的支撑情况。 |
①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真实计 0.4分;②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 完整计0.3分;③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 息资料准确计0.3分。 |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级标 三指 |
自评分 |
指标解释 |
指标说明 |
|
资产 管理 (5分) |
管理制度 健全性 (2分) |
1 |
部门为加强资产管理、规范资 产管理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 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 核部门资产管理制度对完成主 要职责或促进社会发展的保障 情 况 。 |
①制定或具有资产管理制度计1分;② 相关资金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计 0.5分;③相关资产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 行计0.5分。 |
资产管理 安全性 (2分) |
2 |
部门的资产是否保存完整、使 用合规、配置合理、处置规范、 收入及时足额上缴,用以反映 和考核部门资产安全运行情 况 。 |
①资产保存完整计0.4分;②资产配置和 理计0.4分;③资产处置规范计0.4分; ④资产账务管理合规、账实相符计0.4 分;⑤资产有偿使用及处置收入及时足 额上缴计0.4分。 |
||
固定资产 利用率 (1分) |
1 |
部门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与 所有固定资产总额的比率,用 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固定资产使 用效率程度。 |
固定资产利用率=(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 额/所有固定资产总额)×100%。利用率 为100%的计1分,每降1个百分点扣0.1 分,扣完为止。 |
||
产 出 (30分) |
职责 履行 |
实际 完成率 (8分) |
7 |
部门履行职责而实际完成工作 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 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工作任务 目标的实现程度。 |
实际完成率得分=完成市委、市政府绩效 考核得分或上级主管部门考核指标得分 指标分值*8分 |
完成 及时率 (4分) |
4 |
部门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完成的 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 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时 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
完成及时率=(及时完成实际工作数/计划 工作数)×100%。1-4季度各得1分 |
||
质量 达标率 (8分) |
6 |
达到质量标准(绩效标准值) 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 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 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质量达标率=(质量达标实际工作数/计划 工作数)×100%。实际得分=达标率*8分 |
||
重点工作 办结率 (10分) |
8 |
部门年度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 与交办或下达数的比率,用以 反映部门对重点工作的办理落 实 程 度 。 |
重点工作办结率=(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 /交办或下达数)×100%。实际得分=办结 率*10分 |
||
效 果 20分) |
履职 效益 (20分) |
经济效益 (5分) |
3 |
部门履行职责对经济发展所带 来得直接或间接影响。 |
按经济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5分); 按社会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5分); 按生态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5分) |
社会效益 (5分) |
5 |
部门履行职责对社会发展所带 来得直接或间接影响。 |
|||
生态效益 (5分) |
4 |
部门履行职责对生态环境所带 来得直接或间接影响。 |
|||
社会公众 或服务对 象满意度 (5分) |
4 |
社会公众或部门的服务对象对 部门履职效果的满意程度。 |
按收集到的服务对象的满意率计算得分 ( 5 分 ) |
附件2
2022年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指标计分表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 指标 |
自评分 |
具体指标 |
评价标准 |
项 目 决策 (20分) |
项目目标 (4分) |
目标 内容 (4分) |
4 |
设立了项目绩效目标;目标明确;目标 细化;目标量化 |
设有目标(1分) 目标明确(1分) 目标细化(1分) 目标量化(1分) |
决策 过程 (8分) |
决策 依据 (4分) |
4 |
有关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某一经济社 会发展规划;某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某 一实际问题和需求 |
符合法律法规(1分)符合经济社 会发展规划(1分) 部门年度工作计划(1分) 针对某一实际问题和需求(1分) |
|
决策 程序 (4分) |
4 |
项目符合申报条件;申报、批复程序符 合相关管理办法;项目调整履行了相应 手续 |
符合申报条件(2分)项目申报 批复程序符合管理办法(1分) 项目调整履行了相应手续(1分) |
||
资金 分配 (8分) |
分配 办法 (3分) |
3 |
根据需要制定的相关资金管理办法;管 理办法中有明确资金分配办法;资金分 配因素全面、合理 |
有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1分) 办法健全、规范(1分) 因素全面合理(1分) |
|
分配 结果 (5分) |
4 |
资金分配符合相关管理办法;分配结果 公平合理 |
符合分配办法(2分) 分配公平合理(3分) |
||
项 目 管理(25 分 ) |
资金 到位 (5分) |
到位率 (3分) |
3 |
实际到位/计划到位*100% |
根据项目资金的实际到位率计算 得分 |
到位 时效 (2分) |
2 |
资金及时到位;若未及时到位,是否影 响项目进度 |
到位及时(2分) 不及时但未影响项目进度(1分 不及时并影响项目进度(0.5分) |
||
资金 管理 (10分) |
资金 使用 (7分) |
7 |
支出依据合规,无虚列项目支出情况; 无截留挤占挪用情况;无超标准开支情 况;无超预算情况 |
虚列套取扣4—7分 依据不合规扣2分 截留、挤占、挪用扣3—6分 超标准开支扣2—5分 超预算扣2—5分 |
|
财务 管理 (3分) |
2 |
资金管理、费用支出等制度健全;制度 执行严格;会计核算规范 |
财务制度健全(1分)严格执行制 度(1分)会计核算规范(1分) |
||
组织 实施 (10分) |
组织 机构 (1分) |
1 |
机构健全、分工明确 |
机构健全、分工明确 (1分) |
|
项 目 实施 (3分) |
3 |
项目按计划开工;按计划进度开展;按 计划完工 |
按计划开工(1分); 按计划开 展(1分);按计划完工(1分) |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 指标 |
自评分 |
具体指标 |
评价标准 |
|
|
管理 制度 (6分) |
4 |
项目管理制度健全;严格执行相关管理 制度 |
管理制度健全(2分) 制度执行严格(4分) |
项 目 绩效 (55分) |
项 目 产出 (15分) |
产出 数量 (5分) |
5 |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 数量 |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数量率 计算得分(5分) |
产出 质量 (4分) |
4 |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 质量 |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质量率 计算得分(4分) |
||
产出 时效 (3分) |
3 |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 时效 |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时效率 计算得分(3分) |
||
产出 成本 (3分) |
3 |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 成本 |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成本率 计算得分(3分) |
||
项 目 效果 (40分) |
经济 效益 (8分) |
5 |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所产生的直接或间 接的经济效益 |
对照绩效目标,按经济效益实现程 度计算得分(8分) |
|
社会 效益 (8分) |
5 |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所产生的社会效益 |
对照绩效目标,按社会效益实现程 度计算得分(8分) |
||
环境 效益 (8分) |
8 |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对环境所产生的积 极或消极影响 |
对照绩效目标,按对环境所产生的 实际影响程度计算得分(8分) |
||
可持续 影响 (8分) |
8 |
项目产出能持续运用;项目运行所依赖 的政策制度能持续执行 |
项目产出能持续运用(4分) 所依赖的政策制度能持续执行(4 分 ) |
||
服务 对象满 意度 (8分) |
7 |
项目预期服务对象对项目实施的满意程 度 |
按收集到的项目服务对象的满意 率计算得分(8分) |
||
总分 |
|
|
90 |
|
|
附件3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部门整体支出概况
南县融媒体中心2022年总收入1754.66万元,其中:非税收入400万元,占23%,预算内拨款1354.66万元,占77%;
南县融媒体中心2022年支出预算1754.66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500.76万元,占86%;项目支出253.9万元,占14%,其中项目支出中包括税金9.9万元;
年初预算完成率100%,年终无结转结余。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2022年总支出为1754.66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1082.35万元,占61.69%。一般商品服务支出327.46万元(基本支出73.56万元,项目支出253.9万元),占18.66%。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344.85万元,占19.65%。
经济效益:为了充分发挥上级资金的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南县融媒体中心充分利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深入基层、问需于民。
社会效益:南县融媒体中心“集百家所长,为我所用”,充分发挥移动优先战略,集中“南县发布”微信公众号、“南广视界”微信公众号、“生态南县”移动新闻客户端等各媒体集体发声,采纳各类权威咨询、动态和科普文章,总点击量达200多万次。一是升级传统采编发流程,形成协同生产与创新机制,对信息数据进行汇聚、管理、存储和挖掘,实现多元化生产、全终端发布。二是在融媒体“中央厨房”运行机制下,内容生产能通过分发端口推送到中心全媒体矩阵,同时可以通达中央、省、市各级平台,向上级媒体供稿。三是依托全媒体平台的素材资源和发布优势,以图文、动漫的形式对各种核心业务数据进行直观呈现。四是第一时间发现相关的舆情信息、负面信息,重大舆情及时预警。五是通过微信社群系统实现融媒体中心生产内容向微信群推送,大大提升了当地新闻资讯的覆盖率、传播力、影响力,同时形成了上行功能和互动调查功能,并填补了微信群监测的空白,通过移动端实时推送监测结果,并定期自动形成报表报告。六是用链接的方式打通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及主要职能部门的网站、APP、两微一端的发布渠道。实现了县域内重大事件首报率100%。媒体客户端的升级,使受众在传播过程中更具有参与性、主动性,受众对信息的挑选、加工、处理能力增强,对媒体信息内容和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手机新闻客户端在同题新闻竞争中采取了服务式的传播理念,呈现出更加人性化、更加关注用户体验的产品设计风格。
(三)部门整体支出或项目实施情况分析
南县融媒体中心2022年项目专项工作经费244万元,其中融媒体中心专项拨167.2万元,实际使用167.2万元;农村电影放映经费21.8万元,实际使用21.8万元;省级平台服务专项40万元,实际使用40万元;显示屏电费专项15万元,实际使用15万元;所有项目资金已按进度拨付到位,资金使用率100%。
二、 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通过绩效评价全面分析该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和项目实施情况,进一步规范南县融媒体中心 2022年度各项专项工作经费的使用,强化财政资金支出绩效理念,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1.前期准备
我单位抽调专人成立了绩效评价工作组,明确了工作职责,制定了现场评价方案,设计了相关表格,联系了相关部门和单位,确定了实施时间。
2.实施情况
项目绩效评价实施步骤:
(1)召开座谈会
组织项目单位管理层、责任人员及相关代表召开座谈会,听取该项目有关情况介绍;
(2)收集核查资料
收集各项目相关文件和项目单位相关制度等资料;核查相关制度是否完善,项目支出是否合规,资金拨付手续是否齐全,是否存在截留、挪用等情况;
(3)现场查看
进入实地查看,拍照取证,调查走访,发放问卷调查。
(4)归纳汇总
对提供材料及自评报告,结合现场评价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汇总;
(5)评价结论
得出评价结论,形成绩效评价报告。
三、主要绩效及评价结论
南县融媒体中心2022年度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全面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县级专项涉及资金244万元,其中:省级平台服务费专项40万元,电影公司专项21.8万元,融媒体中心专项167.2万元,显示屏电费15万元。通过各项目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基层宣传工作,保障了南县融媒体中心对内外新闻宣传工作的及时性,特别是面对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精准发声,将政府的最新疫情防控指令、工作部署、疾病预防知识第一时间传导至千家万户,预防负面舆情,使南县融媒体中心更好地服务于党委政府工作,更好地服务群众生产生活,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从评价情况来看,项目立项程序完整规范,执行及时有效,为上级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了较为有力的支撑,绩效目标得到较好的实现,绩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专项资金坚决执行“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项使用”的原则,在专项资金拨入时努力做到来源明确并单独核算,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审批程序。
四、存在的问题
南县融媒体中心绩效目标申报工作有待完善,绩效自评报告质量有待提高,核算工作欠规范,监督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五、有关建议
无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附件4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的背景和必要性
南县融媒体中心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做有态度、有温度、有能量的新闻,讲好南县故事、传播南县声音、展示南县形象。努力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二)项目的立项依据
全年完成新闻稿件2300条以上,全年上中央媒体稿件2条,上省级媒体40条以上,上市级媒体200条以上,打造《南县新闻》品牌栏目,增强新闻时效,加强节目包装,丰富节目内容,美化电视荧屏,提高队伍综合素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
南县融媒体中心对省级平台服务费的整合与共享平台资源,更好地加大了对南县主流媒体的传播功效,同时也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为了充分发挥上级资金的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南县融媒体中心充分利用专项文化资金,深入基层、问需于民。
2022年县内预算拨款《农村电影公益放映项目》按照一村一月免费放映一场公益电影要求,全县按133个行政区域村和33个社区,共完成放映任务3024场。观影人次达到40万人左右。
2022年南县融媒体中心三块显示屏及维护费运行,全年累计大约播放3000多条新闻及各类政策宣传,维持画面清晰、内容丰富、时效及时,推动融媒体事业发展、提高广告创收力度,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及时播放各类新闻、保持良好宣传效果,宣传多途径,民众多渠道加收新闻及政策宣传,使服务对象满意。
(三)项目的主要用途
1.人员交通支出;
2.人员稿费支出;
3.编辑、制作支出;
4.运行及维护支出。
(四)绩效目标设定及指标完成情况
丰富全县人民的娱乐生活,使新闻报道工作影响力增强,增加群众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良好。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通过绩效评价全面分析该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和项目实施情况,进一步规范南县融媒体中心 2022年度各专项工作经费的使用,强化财政资金支出绩效理念,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项目资金
南县融媒体中心2022年项目专项工作经费244万元,其中融媒体中心专项拨167.2万元,实际使用167.2万元;农村电影放映经费21.8万元,实际使用21.8万元;省级平台服务专项40万元,实际使用40万元;显示屏电费专项15万元,实际使用15万元;所有项目资金已按进度拨付到位,资金使用率100%。
(三)项目组织情况分析
为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管理,强化财政资金支出绩效理念,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南县融媒体中心成立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认真遵照执行《南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南政发〔2014〕7号文件;制定了资金管理制度,要求实行“明确职责、分类管理、科学设岗、以岗定薪统筹兼顾、绩效考核”的指导思想,指定专人负责项目资金的支出审核与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四)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南县融媒体中心制定了《南县融媒体中心财务管理制度》《南县广播电视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等资金管理制度,要求实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项使用”的管理办法和建立集中管理专账,专人负责资金及管理经费的支出审核与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项目绩效情况
南县融媒体中心2022年项目专项工作经费实际支出244万元,其中融媒体中心专项167.2万元,资金使用率100%;县级平台服务费专项40万元,资金使用率100%;县农村电影放映工作专项21.8万元,资金使用率100%;显示屏电费15万元,资金使用率100%。各项目均属于经常性、延续性项目,项目由南县融媒体中心实施,为了保证各项工作持续有效进行、新闻报道高质量播出,提升节目水平,为“洞庭明珠、生态南县”做出贡献的目标,以工作职能、制度规范、专项项目内容为基础,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各项目均有专人负责组织管理和实施,明确了分管负责人及时跟踪项目实施情况,并对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存在的问题
(一)专项管理方面的问题
专项立项依据充分,专项资金坚决实行“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项使用”的原则,在专项资金拨入时努力做到来源明确并单独核算,所有支出尽量纳入财政预算架构。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审批程序。
(二)资金分配方面的问题
南县融媒体中心资金分配合理,突出重点,公平公正;无散小差现象;资金分配和使用方向与资金管理办法相符。
(三)资金拨付方面的问题
南县融媒体中心各项专项资金拨付及时到位,无滞留、闲置等现象。
(四)资金使用方面的问题
南县融媒体中心各项专项资金使用合规,无截留、挪用等现象,资金使用产生效益通过各项目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基层宣传工作,保障了南县融媒体中心对内外新闻宣传工作的及时性,使南县融媒体中心更好地服务于党委政府工作,更好地服务群众生产生活,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后续工作计划
不断提高对绩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及时做好各阶段的绩效管理工作并使之常态化,认真开展绩效自评工作,提高专项项目工作质量。
(二)主要经验做法、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等
一是加强绩效管理工作理论学习,提高绩效目标申报质量,做到绩效目标明确、各指标细化、量化准确,完善绩效指标体系,健全绩效管理工作机制
二是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各项目实施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制度规定,确保项目建设资金专款专用,明确专项资金专账核算制度。要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保证资金支出合法合规性。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使各项目在立项、申报、批复及执行过程中均有据可查,有章可依;在专项资金使用上应对资金的申请、拨付,使用的范围、标准以及监督检查等有明确的规定,使制度和办法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始终。
三是重视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控制解决问题,保证财政预算的执行质量。监督能杜绝暗箱操作或腐败行为,保证财政预算的编制效果,因而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以规范各有关预算执行部门的行为